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PBP3的功能与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宇 王长振 +2 位作者 侯粲 李爽跃 杨曙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319-3322,共4页
PBP3作为肺炎链球菌唯一的D,D羧肽酶,能够从肽聚糖五肽上移除最后一个末端D-Ala,导致转肽反应中供体不可用,因此控制了肽聚糖的网状交联水平,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对PBP3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了综述,为今后PBP3的深入研究与... PBP3作为肺炎链球菌唯一的D,D羧肽酶,能够从肽聚糖五肽上移除最后一个末端D-Ala,导致转肽反应中供体不可用,因此控制了肽聚糖的网状交联水平,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对PBP3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了综述,为今后PBP3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3 肺炎链球菌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Bt-pbp2)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青霉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鞠守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129,140,共5页
从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克隆到一种新型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Bt-pbp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蛋白,通过微量热泳动仪(MST)证实该蛋白与青霉素G有特异相互作用,其Kd值为10.36 nmol/L,利用该蛋白与青霉素G特异性相互作用,设计了竞争性酶联法检... 从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克隆到一种新型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Bt-pbp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蛋白,通过微量热泳动仪(MST)证实该蛋白与青霉素G有特异相互作用,其Kd值为10.36 nmol/L,利用该蛋白与青霉素G特异性相互作用,设计了竞争性酶联法检测牛奶中青霉素G残留的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当青霉素G浓度在4~256μg/L之间时,浓度与吸光度有线性关系,其添加回收率在93.4%±5.24%以上。研究表明,Bt-PBP2蛋白可以用于检测牛奶中青霉素残留,为进一步开发快速、高效青霉素残留检测试纸条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青霉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地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BPs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峰 郑敏巧 +3 位作者 曾爱平 丁玎 文思远 王升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5-971,共7页
为阐明浙江地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特点,对温州医学院自2000年11月~2004年1月收集的26份肺炎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及青霉素药敏实验,并对每株链球菌的PBP1A、PBP2B、PBP2X基因... 为阐明浙江地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特点,对温州医学院自2000年11月~2004年1月收集的26份肺炎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及青霉素药敏实验,并对每株链球菌的PBP1A、PBP2B、PBP2X基因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通过序列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中的PBP1A的主要突变位点是保守基序KTG之后的4个连续氨基酸替换Thr574Ala、Ser575Thr、Gln576Gly、Phe577Tyr和保守序列STMK内的氨基酸替换Thr371Ser;PBP2B的主要突变位点是保守序列SSN之后的氨基酸替换Thr451Ala;PBP2X的主要突变位点是保守基序STMK内的氨基酸替换Thr338Ala.以上突变类型以及菌株的青霉素耐药水平与文献报道相符.研究检测的PRSP的PBPs基因中暂未发现本地区特有的(新的)基因突变,也未检测出文献报道的某些与青霉素抗性相关的氨基酸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SP) 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氨苄西林-舒巴坦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变异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淑珍 褚海青 +3 位作者 赵兰 张静波 李冰 郭庆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扩增所有临床株的7种PBP基因并测序。比较该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结果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67.6%。测序结果显示敏感株及耐药株间未发现PBP的氨基酸变异。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PBP变异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 氨苄西林-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结合蛋白与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欣慧 蒋燕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0-822,F0003,共4页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是革兰阳性球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革兰阴性细菌中因PBPs的改变导致耐药的出现却十分少见,这一观点忽视了革兰阴性细菌中PBPs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是革兰阳性球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革兰阴性细菌中因PBPs的改变导致耐药的出现却十分少见,这一观点忽视了革兰阴性细菌中PBPs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文章对PBPs的结构、功能、检测方法及与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革兰阴性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结合蛋白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澜 冯朝艳 +3 位作者 黄鑫 陈卓婧 阎淑男 龚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092-8092,8270,共2页
近年来,青霉素结合蛋白在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上的应用已成为一个趋势,克服了其他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一些不足。因此全面了解和关注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十分必要。文中通过阅读近10年相关文献,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发现分类、研究... 近年来,青霉素结合蛋白在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上的应用已成为一个趋势,克服了其他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一些不足。因此全面了解和关注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十分必要。文中通过阅读近10年相关文献,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发现分类、研究方法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结合蛋白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标记羟氨苄青霉素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栗 王浴生 雷幼导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报道用放射性^(125)碘对羟氨苄青霉素进行标记后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研究。结果表明:^(125)I-羟氨苄青霉素能较好地与细菌内膜上所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进行竞争性结合实验,头孢噻肟的主要靶位是PBP_3,Mecillinam的主要... 本文报道用放射性^(125)碘对羟氨苄青霉素进行标记后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研究。结果表明:^(125)I-羟氨苄青霉素能较好地与细菌内膜上所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进行竞争性结合实验,头孢噻肟的主要靶位是PBP_3,Mecillinam的主要靶位是PBP_2。我们建立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测定方法,关键性的材料价廉易得,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是一个值得继续开发和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结合蛋白 头孢噻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唑西林对金葡球菌ATCC25923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岚 王其 南文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4-297,共4页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荧光放射自显影术及竞争分析法检测苯唑西林对金葡球菌ATCC25923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结果发现金葡球菌有5条青霉素结合蛋白,即PBP1、PBP2、PBP3、PBP4、PB...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荧光放射自显影术及竞争分析法检测苯唑西林对金葡球菌ATCC25923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结果发现金葡球菌有5条青霉素结合蛋白,即PBP1、PBP2、PBP3、PBP4、PBP5,分子量范围41~87kD。苯唑西林主要与金葡球菌ATCC25923的PBP1和PBP2亲和力强,尤其是与PBP2亲和力很强。由此说明金葡球菌的PBP1和PBP2是苯唑西林的主要作用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结合蛋白 苯咪西林 亲和力 金葡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耐药粪肠球菌的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检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
9
作者 姚杰 唐伟 +3 位作者 程娟 汪林翠 任影丽 周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4-1479,共6页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粪肠球菌的耐药性、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pbp4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78株,使用自动化仪器检测其耐药性;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EM基因和pbp4基因突变的突变情况;应用...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粪肠球菌的耐药性、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pbp4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78株,使用自动化仪器检测其耐药性;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EM基因和pbp4基因突变的突变情况;应用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进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78株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以及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3%,未发现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78株粪肠球菌中有8株扩增出TEM基因,全部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耐药,阳性率为10.3%;78株粪肠球菌共分为16个序列型,其中ST179型和ST16型最多,分别有21株和20株,占26.9%和25.6%,其余依次为ST6型8株(10.3%),ST4型7株(9.0%),ST585型6株(7.7%),ST480型4株(5.1%),ST28型3株(3.8%),其余各ST型只检出1株;分析ST型别与耐药性的关系显示相同ST型别的粪肠球菌具有类似的耐药谱。结论粪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产生由TEM基因介导的β-内酰胺酶所致,与pbp4基因的突变没有必然联系;粪肠球菌分离菌株主要以CC16(包含ST16和ST179)克隆株为主且耐药情况严重,需要针对其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并加强院内感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耐药性 青霉素结合蛋白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能对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的研究
10
作者 齐俊英 程巧梅 +2 位作者 宋建新 王以光 高美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22-525,共4页
应用[14C]-青霉素对5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及与膜通透性、β-内酰胺酶、药物敏感性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液闪同位素计数法测定青霉素蛋白结合率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①亚胺培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致死靶位... 应用[14C]-青霉素对5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及与膜通透性、β-内酰胺酶、药物敏感性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液闪同位素计数法测定青霉素蛋白结合率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①亚胺培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致死靶位蛋白为PBPs2。②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能耐药率达14%;所有敏感株的膜通透率(35.0%)与PBPs结合率(46.58%)均高于耐药株(23.61%、34.50%,P<0.05)。③耐药株中高产酶株( ~ )可达28.59%远高于敏感株13.95%(P<0.01),其β-内酰胺酶产酶量越高则膜通透率及PBPs结合率越低。④无论膜通透率是0还是100%,PBPs结合率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耐碳青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细菌膜通透性改变及β-内酰胺酶水解有关,而与PBP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 亚胺培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阳性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竟赫 郭文洁 +3 位作者 刘耀川 赵敬翠 庞杰 刘明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一类在肽聚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酶类。聚合过程中存在3种关键的酶类,即糖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和D-丙氨酰-D-丙氨酸羧肽酶(D,D-羧肽酶)。A型高分子质量PBPs是一类双重功能的PBPs,它具有糖基转移酶... 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一类在肽聚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酶类。聚合过程中存在3种关键的酶类,即糖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和D-丙氨酰-D-丙氨酸羧肽酶(D,D-羧肽酶)。A型高分子质量PBPs是一类双重功能的PBPs,它具有糖基转移酶和肽基转移酶的作用。B型高分子质量PBPs只有肽基转移酶的活性,低分子质量PBPs普遍具有D,D-羧肽酶的活性。PBPs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均会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不同革兰阳性菌PBPs的数量、种类和功能不尽相同,但在发生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时,往往是PBPs相应的基因发生变异,构成了细菌耐药机制中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 耐药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苄青霉素对绿脓杆菌K799/WT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立农 李家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357-360,共4页
本文对呋苄青霉素等五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绿脓杆菌K799/WT靶位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呋苄青霉素对绿脓杆菌K799/WT的致死性PBPs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对PBP-1a、PBP-1b、PBP-2、PBP-3的IC_(50)值分别... 本文对呋苄青霉素等五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绿脓杆菌K799/WT靶位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呋苄青霉素对绿脓杆菌K799/WT的致死性PBPs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对PBP-1a、PBP-1b、PBP-2、PBP-3的IC_(50)值分别为0.13、1.03、2.89、0.014 mg/L。羧节青霉素对PBP-1a、PBP-2、PBP-3的亲和力仅分别为呋苄青霉素的34%,<9.6%,与2.9%。呋苄青霉素对绿脓杆菌PBPS亲和力与苯咪唑青霉素相似,优于氧哌嗪青霉素与头孢哌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苄青霉素 绿脓杆菌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化合物HL-J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PBP1的相互作用研究
13
作者 徐铭琦 史祥睿 +6 位作者 刘威 段浩 魏静 邓炎 江悦 高英英 李海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2-921,共10页
目的 探究新型抗菌化合物HL-J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1(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1, PBP1)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MRSA252基因组DNA为模板,PBP1F/R为上下游引物,以Nde I/Xho I为酶切位点构建表达质粒pET30a-pbp1-39-608。将质... 目的 探究新型抗菌化合物HL-J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1(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1, PBP1)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MRSA252基因组DNA为模板,PBP1F/R为上下游引物,以Nde I/Xho I为酶切位点构建表达质粒pET30a-pbp1-39-608。将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PBP1-39-608蛋白;利用肽聚糖侧链主干肽的硫酯类似物S2d作为底物,测定HL-J6对PBP1-39-608转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检测HL-J6与PBP1-39-608的亲和力,并通过细胞热转移实验(cell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确证结合作用;分别利用AutoDock Vina和Desmond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明确HL-J6与PBP1-39-608蛋白的结合模式和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 成功构建pET30a-pbp1-39-608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经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103的PBP1-39-608蛋白;HL-J6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PBP1-39-608的转肽酶活性(P<0.001);HL-J6与PBP1-39-608的结合解离常数Kd约为64.92μmol/L;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L-J6通过与ILE-348、ASN-370、THR-516、PHE-423等主要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结合在PBP1-39-608的活性口袋,结合评分为-8.38 kcal/mol(<-5.00 kcal/mol);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结合后50 ns趋于稳定。结论 HL-J6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PBP1的转肽酶活性,并与其存在稳定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 HL-J6 重组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PBPs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寨 李耘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1-284,共4页
描述了由我所在Sprat经典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的MRSAPBPs分离方法。包括:(1)细菌的培养;(2)膜蛋白的制备;(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放射自显影。
关键词 金葡萄球菌 MRSA 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霞 唐晓华 谢闺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初步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为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鼠源性mAb, 间接ELISA鉴定IgG亚类、腹水效价及亲和常数, Wester...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初步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为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鼠源性mAb, 间接ELISA鉴定IgG亚类、腹水效价及亲和常数, 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 用所得mAb致敏聚苯乙烯乳胶, 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结果: 筛选出2 株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和F2, 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类; 腹水效价为0.5×10^6 ~1×10^6, 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57×10^8 M^-1和5.43×10^9 M^-1.Western blot显示F1、F2抗体均能有效识别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及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天然PBP2a, 用 mAb F2建立了乳胶凝集法, 敏感性达1 mg/L.结论: 获得2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为研制MRSA快速鉴定试剂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2A 单克隆抗体 乳胶凝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GFP-PBP1b融合蛋白的猪链球菌菌株的构建及PBP1b蛋白细胞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柳君 卫东 +3 位作者 高广娟 陈平 刘思国 张跃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107,共7页
为鉴定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A型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b在S.suis中的细胞定位,本研究经PCR扩增S.suis pbp1b基因融合位点上下游序列UP和DN、强启动子Peno基因片段及绿色荧光蛋白(GFP)gfp基因片段,再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构建融合片... 为鉴定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A型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b在S.suis中的细胞定位,本研究经PCR扩增S.suis pbp1b基因融合位点上下游序列UP和DN、强启动子Peno基因片段及绿色荧光蛋白(GFP)gfp基因片段,再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构建融合片段UP-Peno-GFP-DN。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UP-Peno-GFP-DN转化含反向筛选标记的PSS-pbp1b中间菌株,经含7%蔗糖的TSAS平板筛选,挑单菌落进行PCR及测序鉴定。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菌株中Peno-gfp片段替换了PSS-pbp1b中的PSS片段,表明融合强启动子Peno、GFP及PBP1b(GFP-PBP1b)的重组菌株P-GFP-pbp1b正确构建。以S.suis 05ZYH33株和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GFP-pbp1b为对照,培养P-GFP-pbp1b菌株并测定OD600nm值,绘制各菌株的生长曲线;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GFP-pbp1b菌株中GFP-PBP1b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GFP-pbp1b菌株进行比较;利用Alexa Fluor 633-WGA染色,经超高分辨显微镜观察GFP-pbp1b和P-GFP-pbp1b菌株形态及GFP-PBP1b融合蛋白在S.suis细胞中的定位。生长曲线结果显示,S.suis融合菌株GFP-pbp1b和P-GFP-pbp1b均正常生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FP-pbp1b和P-GFP-pbp1b菌株均能够表达GFP-PBP1b融合蛋白,但强启动子驱动的P-GFP-pbp1b菌株中GFP-PBP1b蛋白表达量较GFP-pbp1b菌株提高了6倍(P<0.01);超高分辨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GFP-pbp1b和P-GFP-pbp1b菌株形态均正常,GFP-pbp1b菌株中GFP荧光较弱,难以定位GFP-PBP1b,而P-GFP-pbp1b菌株中GFP荧光较强,能够明显观察到融合蛋白GFP-PBP1b定位在S.suis的细胞横隔和两极。本研究通过构建高表达GFP-PBP1b融合蛋白的P-GFP-pbp1b菌株首次观察到PBP1b在S.suis中的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BP1b在S.suis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荧光蛋白融合菌株 A型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1b 细胞壁肽聚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与蛋白结合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7
作者 李发美 郭兴杰 +2 位作者 乔明曦 熊志立 周大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Drugs in the body are bound to metabolizing enzymes, targets/receptors and transport proteins in certain extent. The binding of drugs to targets or receptors is mainly specific and responsible for its pharmacological ... Drugs in the body are bound to metabolizing enzymes, targets/receptors and transport proteins in certain extent. The binding of drugs to targets or receptors is mainly specific and responsible for its pharmac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metabolizing of drugs by enzyme involves both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binding. Drugs interact to a different degree with proteins in blood non-specifically, which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se binding properties are characteristic for a particular drug. Therefore,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binding of drugs is important not only in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but also in early drug development. The binding of drugs to various protein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However, drugs ma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these binding reactions.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influences their protein binding behavior, subsequently their absorption, excretion, distribution, efficacy and toxicity, which has been observed in many cases such as warfarin and phenylbutazone[1], cefazolin and cefoperazone[2]. Depending o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affinities for the binding sites, one drug may compete with another and displace it from the binding si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emphasized on the evaluation of drug interaction in binding to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结合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发光检测 青霉素 头孢哌酮 血清白蛋白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蛹和成虫期GOBP/PBP亚家族基因簇基因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升祥 张瑶 +4 位作者 徐世清 王更先 胡增娟 赵春晓 崔为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9-1076,共8页
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普通气味结合蛋白/性信息素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pheromone binding p... 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普通气味结合蛋白/性信息素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GOBP/PBP)是鳞翅目昆虫OBP家族的一个重要单系群。为进一步明确家蚕Bombyx moriGOBP/PBP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定位及半定量表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以基因簇的形式存在于第19染色体的nscaf3052上,基因结构相似,转录方向一致,表明这些基因可能由同源基因复制产生,并具有类似功能。对家蚕蛹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虫多种组织中进行表达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间差异明显(P<0.05),相对表达量均以触角中为最高,其他非嗅觉组织中也多有表达,性别间差异不大,说明了该基因簇基因除了具有嗅觉相关的功能外,很可能具有其他尚未被发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气味结合蛋白 pbp1-GOBP2亚家族 基因簇 表达分析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及β-内酰胺类靶位编码基因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亚丰 耿先龙 +4 位作者 王春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一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J65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MDR-ABA J65株分离自2011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 目的研究一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J65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MDR-ABA J65株分离自2011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该菌株的PBP1a、PBP2、CarO和33种A^D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并对检出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作了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结果 MDR-ABA J65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 TEM-1、bla ADC-62、bla OXA-23、bla OXA-66,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显示ISaba1-ADC-62和ISaba1-OXA-23为阳性。PBP1a、PBP2和CarO编码基因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相比均存在有义突变,且三维结构同源建模显示,与SDF株PBP1a、PBP2和CarO蛋白分子立体结构有明显差别。结论 MDR-ABA J65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为PBPs和孔蛋白CarO变异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异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外排泵蛋白 青霉素结合蛋白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PBP2a型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邵海枫 谢玮 +1 位作者 王卫萍 李珍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3-104,108,共3页
目的 :探讨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苯唑西林 (OXA)耐药 (O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是否存在mecA基因以外的耐药机制。 方法 :表型为OXA耐药 (OR)的金葡菌 130株 ,其中五种非β 内酰胺类药物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四环素、... 目的 :探讨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苯唑西林 (OXA)耐药 (O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是否存在mecA基因以外的耐药机制。 方法 :表型为OXA耐药 (OR)的金葡菌 130株 ,其中五种非β 内酰胺类药物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 )三种以上耐药 (OR R) 12 5株 ,三种以上敏感 (OR S) 5株 ;表型为OXA敏感 (OS)的金葡菌 ,五种非 β 内酰胺类药物 3种以上耐药 (OS R) 14株。采用OXA ,OXA/克拉维酸 (CA)双纸片扩散试验 ,青霉素和苯唑西林酶浸出三维试验和mec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PCR)三种试验 ,分别检测青霉素酶、苯唑西林酶和mecA基因。 结果 :130株OR和 14株OS双纸片试验均为阴性 ,三维试验中青霉素酶均阳性 ,苯唑西林酶均阴性。 12 5株OR R型菌均检出mecA基因 ;5株OR S菌中有 3株未检出mecA基因 ,2株检出mecA基因 ;14株OS R菌均未检出mecA基因。 结论 :表型为OXA耐药而非 β 内酰胺类药物以敏感为主的金葡菌中 ,存在mecA基因和苯唑西林酶均为阴性的耐药型菌株 ,占OXA耐药株中的 2 .3% (3/ 130 )。其耐药机制可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A基因 青霉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