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青铜器修复钎焊用钎剂与钎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光敏 张佩琛 +3 位作者 张茗 周浩 吴鲁海 薛小怀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27-35,共9页
锡铅钎料和氯化锌钎剂的烙铁钎焊是传统的工艺方法。由于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 ,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的影响。本工作通过对钎剂筛选和复配及钎料的选择 ,研制了针对青铜文物修复钎焊用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 ,并... 锡铅钎料和氯化锌钎剂的烙铁钎焊是传统的工艺方法。由于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 ,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的影响。本工作通过对钎剂筛选和复配及钎料的选择 ,研制了针对青铜文物修复钎焊用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 ,并在 8种古青铜模拟试样上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有良好的工艺性、抗腐蚀性、可获得高强度的钎缝。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在青铜文物修复中应用结果表明 ,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有较好的钎焊工艺 ,钎焊接头饱满光亮 ,对于不同时期及不同合金的青铜文物具有很好的钎焊性 ,钎焊后青铜文物存放半年 ,钎焊接头依然保持光亮 ,焊缝周围没有出现锈蚀物和氧化现象。用新型无氯钎剂替代传统氯化锌钎剂 ,并且和含银钎料匹配进行古青铜的钎焊是可行的 ,改良后的钎剂进行青铜文物修复过程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避免了钎剂在钎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修复 钎焊 钎剂 钎料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展示利用研究——基于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传昌 李铭 蔡友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127,共6页
文物保护既要治理文物病害,最大程度延长文物寿命,还应尽可能多的提取文物信息,让其能够"活"起来。保护成果可通过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展陈宣传,以彰显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济南刘家... 文物保护既要治理文物病害,最大程度延长文物寿命,还应尽可能多的提取文物信息,让其能够"活"起来。保护成果可通过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展陈宣传,以彰显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济南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正是基于此种思考,开展青铜器科学分析、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最大程度保留原始信息,为后期科学展示与利用积累资料。通过文物保护讲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丰富山东地区商代文化内涵,并为此类文物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保护 展示利用 青铜器修复 济南刘家庄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3D打印铸造的青铜器可拆卸式修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珮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推陈出新,3D打印早已从单一输出树脂材料发展为多材质复合输出的方式,其中以直接金属增材为主的金属3D打印以及3D打印结合铸造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青铜文物修复技艺得到了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本工作通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经过“改制”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斝的修复案例,对“完美复原式”的传统青铜器修复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将可拆卸式补配方式结合3D打印铸造的方法,融入到文物修复流程中,在补配残缺器物的同时,不对文物本体产生干扰,保留具有研究价值的“改制”痕迹,在最少干预性与展陈效果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传统文物修复变得更为安全、精准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修复 3D打印 打印铸造 可拆卸式配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Devcon铜质修补剂在修复青铜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文熙 郭移洪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年第1期51-54,共4页
美国Devcon铜质修补剂,系用青铜粉作填充物,与性能优良的树脂及固化剂构成的双组分修补剂。树脂与固化剂调配方便,一经混合便产生放热式的化学固化反应。通过修复虢国墓等地的青铜器表明用这种修补剂修复青铜器效果颇佳,固化快,粘... 美国Devcon铜质修补剂,系用青铜粉作填充物,与性能优良的树脂及固化剂构成的双组分修补剂。树脂与固化剂调配方便,一经混合便产生放热式的化学固化反应。通过修复虢国墓等地的青铜器表明用这种修补剂修复青铜器效果颇佳,固化快,粘附力强;可塑性好,没有流淌和坍落的现象;坚韧性强,一般器表填补16h(夏季4h)后,便可锉磨,錾刻纹饰,是一种较理想的铜器修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修补剂 修复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T结合AR技术在出土青铜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珮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8,共9页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精度不断提升,高精度的工业级CT系统集现代化射线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于一身,并在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体现出日益明显的优势。本工作通过南京出土春秋青铜鼎的修复案例,将高精度...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精度不断提升,高精度的工业级CT系统集现代化射线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于一身,并在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体现出日益明显的优势。本工作通过南京出土春秋青铜鼎的修复案例,将高精度工业级CT技术运用到传统青铜文物修复中,并将检测影像数据与视觉增强现实(AR)相结合,为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为修复实施提供了更为直观与便利的操作环境,也是对传统青铜器修复技艺的发展进行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修复 X-CT A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