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丝绸之路形成的地理机制
1
作者 苏海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中国与西方之间在纺织和农业技术上的互补,是丝绸之路形成并延绵数千年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说,这种互补关系是由欧亚大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引起的。中国文明核心区位于东亚季风区,雨热同期,是桑蚕、黍、粟和水稻的起源地,形成了... 中国与西方之间在纺织和农业技术上的互补,是丝绸之路形成并延绵数千年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说,这种互补关系是由欧亚大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引起的。中国文明核心区位于东亚季风区,雨热同期,是桑蚕、黍、粟和水稻的起源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丝纺和农业体系;旧大陆其他文明起源中心气候干旱或雨热不同期,是小麦、大麦、绵羊、山羊、马等农作物和家畜的故乡,以亚麻、羊毛和棉花为主要纺织纤维。地域分异和由此引起的中西方纺织体系与农业体系的差异,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互补提供了地理基础。然而,以丝绸为媒介的跨文化交流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彩陶之路、青铜之路再到丝绸之路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距今5500年和4800年、4000年、28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分别推动了彩陶之路、青铜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斯基泰人的西迁和由此引发的欧亚草原的民族迁徙浪潮,最终使丝绸之路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全新世 经济地理学 欧亚大陆 彩陶之路 青铜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金正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应用Pb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 ,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 ;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青铜之路”
关键词 铅同位素示踪 考古 商代青铜 高放射成因铅 青铜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