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 |
杜芳悦
刘俊娥
牛百成
朱启明
崔钦凯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
刘仟仟
贺康宁
左亚凡
程唱
邹星晨
刘婧雯
石正阳
李睿
彭小静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张雪
王冬梅
温文杰
刘若莎
李平
张鹏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
|
4
|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人工林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
赵嘉玮
杨海龙
曲梦雨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5
|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
赵宣
韩霁昌
王欢元
张扬
郝起礼
孙婴婴
张海欧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6
|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过渡带研究 |
赖晓玲
张先康
方盛明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7
|
1961—2010年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可能蒸散率的变化特征 |
王建兵
汪治桂
蒋友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8
|
基于密集台阵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精细结构及九寨沟地震震源区结构特征分析 |
李敏娟
沈旭章
张元生
刘旭宙
梅秀苹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9
|
林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侯庆春先生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藏北羌塘比隆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
赖绍聪
秦江锋
李永飞
刘鑫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1
|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与构造地球物理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
滕吉文
熊绍柏
张中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
|
12
|
地形对色季拉山典型植被过渡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王君惠
喻武
|
《高原农业》
|
2021 |
2
|
|
13
|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制图 |
曾永年
靳文凭
何丽丽
吴孔江
于菲菲
徐艳艳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
|
14
|
从大漠孤烟到雪山草甸——走近阿尼玛卿山 |
杨天逸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在巴山蜀水间川流不息 记“长江水学校”四川区域 |
纪玉梅
傅之屏
|
《地理教学》
|
2010 |
0 |
|
16
|
适宜豫西地区栽培的主要仁用杏品种及采后处理方法 |
姬延伟
李红苍
梁臣
|
《烟台果树》
|
2011 |
0 |
|
17
|
2017年青稞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
《农村科学实验》
|
2017 |
4
|
|
18
|
关于和政县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思考 |
白丰源
|
《甘肃林业》
|
2006 |
0 |
|
19
|
甘南州鸡病的血清学调查 |
万玛吉
马玉花
拉毛草
惠阿玲
|
《畜牧兽医杂志》
|
2005 |
0 |
|
20
|
九寨沟针阔混交林能量平衡特征 |
李桐
鄢春华
王蓓
赵文利
张杨
邱国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