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Ⅲ.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8
1
作者 潘保田 李吉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新生代出现的几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与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几次强烈构造运动在发生年代上的良好对应关系表明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或许正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和现代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高大的高原对大气系统有... 新生代出现的几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与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几次强烈构造运动在发生年代上的良好对应关系表明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或许正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和现代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高大的高原对大气系统有两个重要影响,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它们在亚洲冬季形成蒙古高压、夏季形成印度低压,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出现.青藏高原越高,其对大气的作用越显著,形成的蒙古高压、印度低压和东亚季风越强大.因此,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加强是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东亚季风的加强和高原动力作用使西风带波动增加,造成冰期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侵、气候波动变大.青藏高原抬升和季风造成的化学风化增强还使大气CO2含量降低、气候变冷.因此,青藏高原隆起是控制新生代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隆起 驱动机 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池胜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利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对高原主体共设计了平均高度分别为1000m,2000m,3000m,3500m和4000m5组试验。结果表明:(1)高原及其东南侧的热... 利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对高原主体共设计了平均高度分别为1000m,2000m,3000m,3500m和4000m5组试验。结果表明:(1)高原及其东南侧的热源随着高原的隆起而加强,其中从3000m到3500m的隆起所引起的热源变化呈“突变”性质,迅速加强的热源将引起季风环流产生相应的明显变化。(2)当高原隆起达3500m时,南亚高压出现,热带东风明显加强,同时地面低压中心迅速西移上高原;当高原隆起高于3500m后,作为高原夏季风环流显著特征之一,即在高原上上升而在其两侧下沉的经圈环流就得以完整地建立;高原季风叠加在海陆季风上,使亚洲夏季风更为强大。(3)高原隆起所引起的降水量增加和减少主要分别位于高原的东南侧和孟加拉湾的东岸附近,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青藏高原隆起 季风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环境演变——李吉均院士论文选集
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66,共1页
本书采撷了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地理学、冰川学、地貌学等领域学术著作的精品,共29篇。论文大致反映了李先生关于高山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探讨、冰... 本书采撷了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地理学、冰川学、地貌学等领域学术著作的精品,共29篇。论文大致反映了李先生关于高山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探讨、冰川地貌与沉积相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季风三角”理论、黄河阶地和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明、青藏运动、西部开发研究和其他重要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环境演变 论文 院士 第四纪冰川 亚洲 青藏高原隆起 地理学家 黄河阶地 大陆性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新世—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磁性地层学证据
4
作者 郑洪波 陈惠忠 +2 位作者 靳鹤龄 李孝泽 董光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2,共6页
对新疆叶城剖面西域砾岩及下伏第三纪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 ,西域砾岩的沉积时代为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磁性地层年龄为 3.5至 <1.8Ma。阿图什组沉积于早上新世 ,古地磁年龄为 4 .6~ 3.5 Ma。阿图什组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薄层... 对新疆叶城剖面西域砾岩及下伏第三纪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 ,西域砾岩的沉积时代为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磁性地层年龄为 3.5至 <1.8Ma。阿图什组沉积于早上新世 ,古地磁年龄为 4 .6~ 3.5 Ma。阿图什组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砾岩 ,为河流相及冲积扇前缘相。西域砾岩以厚层砾岩为主夹风成粉砂岩 ,为典型洪积—冲积扇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 早更新世 磁性地层学 西域砾岩 磁性地层 青藏高原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祝贺大地构造学家常承法研究员80华诞暨当选为美国地质学会终生荣誉会员
5
作者 边千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荣誉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藏高原隆起 常承法 美国地质学会 大地构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专家介绍
6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曹文宣(1934-),男,汉族,四川彭州人,无党派人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鱼类生物学研究.对团头鲂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武昌鱼”的人工养殖;创造性地论证了高原鱼类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对水... 曹文宣(1934-),男,汉族,四川彭州人,无党派人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鱼类生物学研究.对团头鲂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武昌鱼”的人工养殖;创造性地论证了高原鱼类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域生态保护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议将赤水河纳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监测到其对保护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6年起,呼吁长江全面休渔10年,让鱼类资源休养生息,此“休渔十年”的建议已被国家采纳,正逐步施行.曾担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鱼类生物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隆起 珍稀特有鱼类 专家 水利工程建设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