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宪政
孟海波
《中国乳业》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牦牛凭借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征,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针对牦牛乳的优越品质及其开发潜力,提出了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在技术方面,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来提高牦牛的泌乳性能;在建立草地乳用牦牛生...
牦牛凭借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征,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针对牦牛乳的优越品质及其开发潜力,提出了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在技术方面,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来提高牦牛的泌乳性能;在建立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方面,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的四季转场的习性,二是为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三是建棚圈,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草地
乳用牦牛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寒草地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东
侯晨
+3 位作者
马文明
王长庭
邓增卓玛
张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92,共14页
灌丛化是影响草地土壤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为探究草地灌丛化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3种典型灌丛高山绣线菊、小叶锦鸡儿、金露梅和未灌丛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丛化梯度下(未灌丛化、轻度灌丛化和...
灌丛化是影响草地土壤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为探究草地灌丛化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3种典型灌丛高山绣线菊、小叶锦鸡儿、金露梅和未灌丛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丛化梯度下(未灌丛化、轻度灌丛化和重度灌丛化),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理化性质及蔗糖酶(sucrase)、脲酶(ure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蛋白酶(prote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活性。结果表明:灌丛化草地土壤0~20 cm土层中,pH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高于未灌丛化草地,土壤含水率(SWC)和全氮(TN)显著低于未灌丛化草地(P<0.05);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未灌丛化草地(P<0.05),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灌丛化与未灌丛化草地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土壤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和不同土壤深度发生变异的主要解释因子为SWC,分别可解释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的41.2%、50.5%、37.1%、41.5%和26.0%;结构方程模型(SEM)表明,不同灌丛化梯度主要影响SOC、pH和SOC∶TN,对SWC和TN无显著影响,且不同灌丛化梯度可通过影响pH和SOC含量间接影响蔗糖酶、脲酶、葡萄糖苷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灌丛化梯度不直接显著影响SWC(P>0.05),但SWC仍是影响6种酶活性的主要因子,其可直接正向影响该6种酶活性,也可通过负向影响土壤pH或正向影响SOC进一步影响TN,从而影响酶活性。因此,研究区草地灌木侵入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
草地
灌丛化
灌丛化梯度
土壤酶活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牦牛和藏羊混合放牧对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3
3
作者
张艳芬
杨晓霞
+7 位作者
董全民
张春平
俞旸
杨增增
冯斌
褚晖
魏琳娜
张小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07-1614,共8页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放牧
青藏高原
高寒
草地
环青海湖流域
家畜采食量
植物补偿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宪政
孟海波
机构
甘肃省外援奶类项目办公室
出处
《中国乳业》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牦牛凭借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征,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针对牦牛乳的优越品质及其开发潜力,提出了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在技术方面,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来提高牦牛的泌乳性能;在建立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方面,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的四季转场的习性,二是为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三是建棚圈,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
关键词
青藏高原草地
乳用牦牛
生态系统
分类号
S823.85 [农业科学—畜牧学]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草地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东
侯晨
马文明
王长庭
邓增卓玛
张婷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9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78,U20A2008)
中央高校(西南民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YN2022052,2022NYX XS045)资助。
文摘
灌丛化是影响草地土壤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为探究草地灌丛化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3种典型灌丛高山绣线菊、小叶锦鸡儿、金露梅和未灌丛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丛化梯度下(未灌丛化、轻度灌丛化和重度灌丛化),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理化性质及蔗糖酶(sucrase)、脲酶(ure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蛋白酶(prote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活性。结果表明:灌丛化草地土壤0~20 cm土层中,pH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著高于未灌丛化草地,土壤含水率(SWC)和全氮(TN)显著低于未灌丛化草地(P<0.05);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未灌丛化草地(P<0.05),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灌丛化与未灌丛化草地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土壤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和不同土壤深度发生变异的主要解释因子为SWC,分别可解释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的41.2%、50.5%、37.1%、41.5%和26.0%;结构方程模型(SEM)表明,不同灌丛化梯度主要影响SOC、pH和SOC∶TN,对SWC和TN无显著影响,且不同灌丛化梯度可通过影响pH和SOC含量间接影响蔗糖酶、脲酶、葡萄糖苷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灌丛化梯度不直接显著影响SWC(P>0.05),但SWC仍是影响6种酶活性的主要因子,其可直接正向影响该6种酶活性,也可通过负向影响土壤pH或正向影响SOC进一步影响TN,从而影响酶活性。因此,研究区草地灌木侵入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
草地
灌丛化
灌丛化梯度
土壤酶活性
结构方程模型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alpine grassland
shrub encroachment
shrub encroachment gradients
soil enzyme activ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牦牛和藏羊混合放牧对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3
3
作者
张艳芬
杨晓霞
董全民
张春平
俞旸
杨增增
冯斌
褚晖
魏琳娜
张小芳
机构
青海大学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07-1614,共8页
基金
青海省青年自然基金(2017-ZJ-947Q)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772655)共同资助
文摘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关键词
混合放牧
青藏高原
高寒
草地
环青海湖流域
家畜采食量
植物补偿生长
Keywords
Mixed grazing
Alpine grasslan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Qinghai Lake basin
The feed intake of livestock
Compensatory growth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
孟宪政
孟海波
《中国乳业》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寒草地不同灌丛化梯度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张东
侯晨
马文明
王长庭
邓增卓玛
张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牦牛和藏羊混合放牧对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张艳芬
杨晓霞
董全民
张春平
俞旸
杨增增
冯斌
褚晖
魏琳娜
张小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