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酯联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对MLL基因重排白血病细胞株MV4-1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黎建云 熊欣 +6 位作者 王典文 张旭艳 黄灿 邹玲丽 郑彩凤 陈信 涂传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4-1729,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酯(ARTS)联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对MLL基因重排(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MV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RTS、DNR、Ara-C单药及联用对MV4-11细胞增殖率及计算单药... 目的:探讨青蒿酯(ARTS)联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对MLL基因重排(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MV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RTS、DNR、Ara-C单药及联用对MV4-11细胞增殖率及计算单药的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凋亡受体DR4、DR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果:ARTS、Ara-C、DNR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V4-1l细胞增殖(r=0.99,r=0.90,r=0.97),48 h的IC50分别为0.31μg/ml、1.43μmol/L、22.47 nmol/L。ARTS 0.3μg/ml、Ara-C 1.0μmol/L、DNR 15 nmol/L作用于MV4-11细胞48 h的增殖率比较:3药联合组<2药联合组<单药组(均P<0.05);2药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比较:ARTS+Ara-C组<ARTS+DNR组<Ara-C+DNR组,3药及2药相互作用的协同指数(CI)均<l。2药及3药联合处理细胞后,ARTS+DNR+Ara-C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ra-C+DNR组、ARTS+DNR组(P<0.05),ARTS+DNR+Ara-C组细胞凋亡率与ARTS+Ara-C组相当(P>0.05),各组细胞中DR4和DR5的表达无差异(P>0.05)。与DNR+Ara-C组相比,ARTS+DNR+Ara-C组、ARTS+Ara-C组24 h Caspase-3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药联合组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下调最显著,但各组细胞中Caspase-9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研究显示ARTS+DNR+Ara-C、ARTS+Ara-C方案协同抑制MV4-11细胞增殖和诱导MV4-11细胞凋亡作用均强于传统方案Ara-C+DNR,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发挥作用,对Caspase-9、DR4、DR5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L基因重排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青蒿酯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MV4-1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青蒿酯钠伯氏疟原虫核糖核酸含量测定及其寄生红细胞大小的测量
2
作者 刘爱如 赵东坡 +1 位作者 吕丽莉 隋在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0-350,共1页
抗青蒿酯钠伯氏疟原虫核糖核酸含量测定及其寄生红细胞大小的测量刘爱如,赵东坡,吕丽莉,隋在云(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中心法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是生命规律的核心。在这三... 抗青蒿酯钠伯氏疟原虫核糖核酸含量测定及其寄生红细胞大小的测量刘爱如,赵东坡,吕丽莉,隋在云(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中心法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是生命规律的核心。在这三种生物大分子中,DNA是遗传信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酯 伯氏疟原虫 DNA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酯治疗羊泰勒焦虫病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文占元 李养连 +3 位作者 岳治权 张德刚 王亚楼 高晓阳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4,共4页
应用2个不同剂量的青蒿酯(8 mg/kg、10mg/kg)分别对10、9例泰勒焦虫病羊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治愈率分别为9/10、9/9;平均2.22天治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为了扩大试验,对136例患羊进行了临床治疗,其治愈率为94.12%。因... 应用2个不同剂量的青蒿酯(8 mg/kg、10mg/kg)分别对10、9例泰勒焦虫病羊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治愈率分别为9/10、9/9;平均2.22天治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为了扩大试验,对136例患羊进行了临床治疗,其治愈率为94.12%。因此,笔者认为该药具有疗效高、疗程短、降虫作用迅速、安全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高效低毒新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酯 泰勒焦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酯治疗奶牛环形泰氏焦虫病的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宗汉 李春成 +4 位作者 杨伟松 雷红英 岳治权 丁璟昌 宋明德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共2页
青蒿酯(青蒿素衍生物)对131例奶牛环形泰氏焦虫病,按3~5mg/kg体重口服,治愈率高达99.24%,疗程仅为3.47±0.75天。试验证明,青蒿酯是目前使用最简便的低毒高效抗奶牛环形泰氏焦虫药物。
关键词 奶牛 环形泰氏焦虫 青蒿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酯钠的抗疟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蔺福宝 潘华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0-184,共5页
青蒿酯钠(sodium artesunate,SA)在碱性条件下可产生超氧阳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等活性氧;在pH 7.4条件下虽不能产生活性氧,但可使红细胞中O_2^-和H_2O_2等活性氧的浓度升高,并能增加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SA使疟原虫感染红细... 青蒿酯钠(sodium artesunate,SA)在碱性条件下可产生超氧阳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等活性氧;在pH 7.4条件下虽不能产生活性氧,但可使红细胞中O_2^-和H_2O_2等活性氧的浓度升高,并能增加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SA使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活性氧增加和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均比未感染红细胞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酯 抗疟药 抗疟机理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酯对伊氏锥虫的作用试验观察
6
作者 何静荣 张立新 于船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6,共2页
青蒿酯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或青蒿中提取的还原青蒿素的琥珀酸单酯。具水溶性,抗疟活性高于青蒿素6—8倍。目前兽医临床报导青蒿酯治疗牛、羊环形泰勒焦虫病有显效。疟原虫和环形泰勒焦虫均为原生动物门,伊氏锥虫亦为原生动物门,为了验... 青蒿酯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或青蒿中提取的还原青蒿素的琥珀酸单酯。具水溶性,抗疟活性高于青蒿素6—8倍。目前兽医临床报导青蒿酯治疗牛、羊环形泰勒焦虫病有显效。疟原虫和环形泰勒焦虫均为原生动物门,伊氏锥虫亦为原生动物门,为了验证青蒿酯对锥虫是否有效,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酯 伊氏锥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雪玲 钟佩伶 +12 位作者 赵志鹏 陈飞 刘鑫 刘思佳 袁烈 方路 姚千弋 杨雄 刘超 成嘉坤 蔡永青 李小丽 李维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AS15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AS30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60 mg/kg)并给予高脂饲料21 d以构建PCOS模型,AS组腹腔分别注射15和30 mg/kg剂量的青蒿琥酯,Met组灌胃给予200 mg/kg剂量的二甲双胍,每日1次,持续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水平(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并计算LH/FSH比值;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动情周期,以及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卵巢组织中p-eIF2α、ATF4、CHOP蛋白表达情况。体外,使用100μmol/L DHEA诱导人颗粒细胞瘤样细胞系KGN细胞模拟PCOS的高雄激素环境,以5和10μg/mL浓度的AS分别处理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COS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血清T、LH/FSH比值显著升高(P<0.05);代谢方面,PCOS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1);PCOS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增加(P<0.05)。而与PCOS组相比,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和子宫病理形态改变显著改善,血清T、LH/FSH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代谢方面,AS各剂量组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降低(P<0.05)。结论AS可显著改善PCOS小鼠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ERK/eIF2α/ATF4/CHOP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功能 糖脂代谢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抑制Nrf2/HIF-1α促进缺氧肝癌细胞增敏作用
8
作者 陈源 王美慧 +1 位作者 李伟 许学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缺氧耐药模型,采用MTT检测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及主要死亡方式。试剂盒检测胞内GSH、ROS、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缺氧耐药模型,采用MTT检测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及主要死亡方式。试剂盒检测胞内GSH、ROS、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铁离子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加入青蒿琥酯后铁死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微环境下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下降,青蒿琥酯能有效增强这一敏感性;青蒿琥酯通过增加肝癌细胞ROS水平(P<0.05,P<0.01,P<0.001)促进索拉非尼诱导的铁死亡发生。进一步分析揭示青蒿琥酯能抑制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P<0.01,P<0.001)并下调HIF-1α的表达(P<0.05,P<0.01,P<0.001)。结论缺氧微环境下青蒿琥酯可能通过抑制Nrf2调控HIF-1α蛋白水平增加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从而增加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铁死亡 肝癌细胞 索拉非尼 ROS NRF2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氨氟复合功能化UiO-66的制备及其青蒿琥酯吸附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王子豪 刘嘉钰 +3 位作者 董子豪 王宇鑫 许雅旭 朱禹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0-897,共8页
青蒿琥酯,是一种青蒿素衍生的倍半萜类抗疟药物,因对疟原虫的特异作用而引起医药科学家的关注。然而,青蒿琥酯提取步骤复杂,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且能耗高。本实验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易修饰和多孔的特性,构筑出一类功能化的UiO-66以... 青蒿琥酯,是一种青蒿素衍生的倍半萜类抗疟药物,因对疟原虫的特异作用而引起医药科学家的关注。然而,青蒿琥酯提取步骤复杂,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且能耗高。本实验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易修饰和多孔的特性,构筑出一类功能化的UiO-66以应用于青蒿琥酯吸附研究。选用氨基和氟基作为亲疏水基团,研究不同比例对青蒿琥酯的吸附性能,同时考虑到UiO-66孔径尺寸较青蒿琥酯更小,通过添加适量水分子,构筑缺陷的功能化锆基MOF以提高其孔径。实验结果表明,氟基氨基化UiO-66的吸附容量是25 mg/g,比UiO-66单体吸附容量高出10 mg/g;缺陷氟基氨基化UiO-66的吸附容量提升至33.0 mg/g,表现出更优异的吸附性能。本实验通过材料的合理设计和改性,显著提高了吸附容量和选择性,为青蒿琥酯等药物的纯化和生产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工业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UiO-66 缺陷氨氟 青蒿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顺 杨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和青蒿琥酯纳米胶束(1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青蒿琥酯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36只H_(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0 mg/kg环磷酰胺)、青蒿琥酯注射液组(30 mg/kg)及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末次给药3 d后记录体质量和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最佳处方为mPEG-PLA-PHis与青蒿琥酯比例10.18∶1,青蒿琥酯质量浓度0.48 mg/mL,水化时间0.96 h,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94.27±1.26)%、(8.26±0.18)%、(4.19±0.20)%、(65.14±4.96)nm、-(17.64±1.06)mV。纳米胶束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具有pH敏感性。与注射液比较,纳米胶束t_(1/2)、MRT延长(P<0.01),CL降低(P<0.01),AUC_(0~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不同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瘤重下降(P<0.05,P<0.01),以中剂量组更明显,抑瘤率达55.40%。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包封率较高,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纳米胶束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 HPLC H_(22)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氟化钠所致骨细胞MLO-Y4凋亡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晗 莘裕辰 +5 位作者 楼凯 沈方敏 王钰婷 鲍欣怡 章璐彬 张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3,共11页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氟化钠(NaF)所致骨细胞MLO-Y4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NaF(2 mmol·L^(-1))与MLO-Y4细胞共孵育48 h,构建MLO-Y4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NaF组及NaF+Art 0.25,0.50和1.00μmol·L^...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氟化钠(NaF)所致骨细胞MLO-Y4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NaF(2 mmol·L^(-1))与MLO-Y4细胞共孵育48 h,构建MLO-Y4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NaF组及NaF+Art 0.25,0.50和1.00μmol·L^(-1)组(Art预孵育2 h后,加NaF继续孵育12或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钙黄绿素乙酰甲酯(calcein-AM)染色观察细胞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echst33342染色和Annexin-V/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Lyso-Tracker和Mito-Tracker染色观察自噬泡形成和线粒体形态,荧光素酶法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线粒体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LC-3、p62、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和E3泛素-连接酶(Park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比较,NaF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LDH含量、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和自噬泡形成明显增加(P<0.01),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增加(P<0.01),LC3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增加且LC-3Ⅰ向LC-3Ⅱ转换增加(P<0.01),SOD活性、MMP水平、ATP水平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NaF组比较,NaF+Art 0.25,0.50和1.00μmol·L^(-1)组细胞活性和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LDH含量、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和自噬泡形成明显减少(P<0.05,P<0.01),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下降(P<0.01),LC3在线粒体中的表达下降且LC-3Ⅰ向LC-3Ⅱ转换减少(P<0.01),SOD活性、MMP、ATP水平和P6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 Art对NaF所致MLO-Y4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氟化物 骨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调控GADD45A、NACC1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
12
作者 沈冠彤 董金垚 +8 位作者 冯璟 秦楠 杜根来 朱飞 连科 刘新宇 李清靓 张迅玮 师如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7,共9页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进程中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ART的培养基处理两种HCC细胞系MHCC-97H、HCC-LM3,以0 mg·L-1 ART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进程中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ART的培养基处理两种HCC细胞系MHCC-97H、HCC-LM3,以0 mg·L-1 ART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对比ART对HCC的作用。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ART对HCC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ART对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验证ART对HCC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以及qRT-PCR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ART在HCC细胞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T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且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提示肿瘤细胞被阻滞于该期。使用RNA测序数据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确定生长停滞与DNA损伤诱导蛋白45A(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alpha,GADD45A)是ART的潜在作用靶点,并且提示,ART可通过上调GADD45A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此外,生信分析结果提示,GADD45A与其上游转录因子伏隔核相关蛋白1(nucleus accumbens associated 1,NACC1)有蛋白互作现象,并且经ART处理后,GADD45A与NACC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ART可能通过影响GADD45A及其潜在上游NACC1基因的表达抑制HCC的发生发展。通过探究ART作用于HCC的功能影响及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新药物、新方向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肝细胞癌 抗癌作用机制 GADD45A NACC1 细胞凋亡 G_(2)/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2年青蒿琥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3
作者 王佳琳 Nalisa David Lubasi +1 位作者 李映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7-1392,共1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并预测潜在的研究方向。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收集相关论文,使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01—2022年共有4102篇关于青蒿琥酯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并预测潜在的研究方向。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收集相关论文,使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01—2022年共有4102篇关于青蒿琥酯的英文文章。近年来发表的青蒿琥酯相关的年出版物数量稳步增长。英国参与的研究最多,玛希隆大学是出版物数量最多的机构。疟疾、青蒿素、疗效和癌症等在青蒿琥酯领域是研究热点。严重疟疾、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未来可能成为青蒿琥酯相关研究的重点。结论疟疾和青蒿素是青蒿琥酯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利用文献计量学通过对青蒿琥酯研究的分析,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疟疾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p53/SLC7A11/GPX4轴诱导人骨肉瘤细胞铁死亡
14
作者 李明 蒋江梅 +3 位作者 颜丽君 朱青 吴太鼎 陈龙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骨肉瘤的促铁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U-2 OS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rostatin-1(Fer-1)组、Art组和Art+Fer-1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方法检测细胞ROS、Fe^(2+)和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骨肉瘤的促铁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U-2 OS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rostatin-1(Fer-1)组、Art组和Art+Fer-1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方法检测细胞ROS、Fe^(2+)和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RT-qPCR检测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生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Art显著抑制了U-2 OS细胞的生长。Art通过促进Fe^(2+)的积累和ROS的形成、抑制GSH的产生,诱发了OS细胞铁死亡,而铁死亡抑制剂Fer-1则抑制了U-2 OS细胞铁死亡。此外,Art还改变了U-2 OS细胞的线粒体形态,表现为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密度增高,线粒体嵴减少。Art抑制了铁死亡通路上SLC7A11和GPX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了铁死亡上游调控因子p53的表达,从而诱导铁死亡。结论:Art能通过p53/SLC7A11/GPX4通路诱导骨肉瘤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青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魏雨欣 杨益凡 +1 位作者 韩炯萍 封蔚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7-1240,共4页
铁死亡作为一种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机制涉及铁代谢失衡、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失调。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可通过诱导铁死亡途径抑制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些化合物通过调控SLC7A11、G... 铁死亡作为一种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机制涉及铁代谢失衡、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失调。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可通过诱导铁死亡途径抑制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这些化合物通过调控SLC7A11、GPX4、STAT3等关键蛋白,或激活ATF4-CHOP、SREBP2-IPP-GPX4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青蒿素衍生物与化疗或靶向药物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克服耐药。本文就基于铁死亡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双氢青蒿 青蒿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抑制存活蛋白表达有关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哲 袁守军 +3 位作者 聂丽平 田增月 徐兰平 韩昌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 (artesunate ,Ar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存活蛋白 (survivinprotein)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测定细胞浆Caspase 3的活性等手段检测肿瘤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Art时 ,对肿...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 (artesunate ,Ar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存活蛋白 (survivinprotein)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测定细胞浆Caspase 3的活性等手段检测肿瘤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Art时 ,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用RT PCR、WesternBlotting法 ,检测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肿瘤细胞时 ,对survivinmRNA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L6 0细胞暴露于Art时 ,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 ,如 :胞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 ;凋亡细胞的比例呈浓度依赖性增高 ;琼脂糖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条带 ;细胞浆Caspase 3的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高等。RT PCR检测表明 ,A5 49细胞暴露于Art 10和 5 0g·L-172h后 ,survivinmRNA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 ,对照组、10和 5 0mg·L-1处理组的survivin条带和内标GAPDH条带灰度的比值分别为 1.74 5、0 .390和0 .0 2 3;WesternBlotting法也检测到Art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论 :Art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激活Caspase 3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青蒿 肿瘤 凋亡 作用机理 存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献珊 韩坤元 +2 位作者 陈锋夏 吴从明 黄伟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A549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构建A54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移植瘤ICAM-1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1.25μg/L-5μg/L的低浓度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96.33±6.41)比较,1.25μg/L青蒿琥酯即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75.43±4.37,P<0.05)。移植瘤实验表明10 mg/kg青蒿琥酯不能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5),但是可降低ICAM-1和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潜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CAM-1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肺肿瘤 侵袭 ICAM-1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方步武 来丽娜 +7 位作者 林雅军 马敏 甄山林 林秀珍 崔志清 高卫真 张才丽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2-763,共2页
关键词 青蒿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羟脯氨酸 胶原纤维 脂质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亮 左连富 王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Art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30、60、120μmol/L)的Art作用于食管鳞癌Ec9706细胞12h,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Art。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Art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30、60、120μmol/L)的Art作用于食管鳞癌Ec9706细胞12h,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Art。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荧光染料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rt作用后Ec9706细胞形态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贴壁细胞变圆,体积变小,飘浮于细胞培养液中。不同浓度Art作用12h后,Ec9706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970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表现出不同程度降低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rt组Ec9706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结论 Art诱导Ec970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启动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Caspase-3蛋白,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细胞凋亡 膜电位 线粒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来丽娜 杨柳絮 +3 位作者 郭春花 张晓一 王黎敏 范毅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rt组(5、15、45 mg.kg-1)、阳性对照Col组(0.1 mg.kg-1)。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rt组(5、15、45 mg.kg-1)、阳性对照Col组(0.1 mg.kg-1)。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Jamall法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用TGF-β1(5μg.L-1)刺激,与Art(终浓度6.25、25、50 mg.L-1)共培养后,检测HSC-T6中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mRNA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rt各组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增生的程度,降低肝组织Hyp含量,使肝组织α-SMA、TGF-β1 mRNA和HSC-T6中procollagenⅠmRNA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Art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SC活化,降低TGF-β1 mR-NA及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