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的抗盐卤侵蚀性能与细微观结构
1
作者 张永成 曹锋 +2 位作者 郑明杰 李双营 欧阳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4-151,共8页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HBSA)改性氯氧镁水泥(MOC)的抗盐卤侵蚀性能,对不同HBSA掺量的MOC砂浆(MOCM)进行盐卤浸泡试验,采用抗盐卤侵蚀性能评价指标对盐卤侵蚀环境下HBSA改性MOCM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表征。通过表观形貌分析、细观孔...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HBSA)改性氯氧镁水泥(MOC)的抗盐卤侵蚀性能,对不同HBSA掺量的MOC砂浆(MOCM)进行盐卤浸泡试验,采用抗盐卤侵蚀性能评价指标对盐卤侵蚀环境下HBSA改性MOCM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表征。通过表观形貌分析、细观孔隙结构测试与微观结构表征,从多尺度揭示HBSA影响MOCM抗盐卤侵蚀性能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10%HBSA(质量分数,如无特别说明,下同)的MOCM的抗盐卤侵蚀性能显著提升,比未掺HBSA时提高了21.24%;受盐卤侵蚀后,相比未掺HBSA的砂浆,其开口孔隙率降低了4.26%,无害孔和少害孔占比增加,有害孔和多害孔占比减小,最可几孔径减小,孔隙结构更为细化。细微观结构显示,掺10%HBSA的MOCM的水化产物中产生了M-S-H凝胶,填充在5相晶体之间,提高了5相晶体在盐卤侵蚀环境中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微观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提高了MOCM的抗盐卤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氯氧镁水泥 抗盐卤侵蚀性能 表观形貌 孔隙结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定川西高原青稞秸秆、小麦秸秆与玉米青贮的饲料组合效应
2
作者 钟安熠 姜菲 +7 位作者 张康林 高彦华 黄艳玲 贺莹莹 吴章葵 张佳琦 罗璨 白玛曲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193,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青稞秸秆(BS)和小麦秸秆(WS)替代玉米青贮(CS)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性能及组合效应指数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粗饲料组合。试验共设置12个组,每组5个重复,将CS、BS、WS按照不同比例(100%CS、100%BS、100%WS、90%CS+10...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青稞秸秆(BS)和小麦秸秆(WS)替代玉米青贮(CS)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性能及组合效应指数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粗饲料组合。试验共设置12个组,每组5个重复,将CS、BS、WS按照不同比例(100%CS、100%BS、100%WS、90%CS+10%BS、90%CS+10%WS、80%CS+10%BS+10%WS、80%CS+20%BS、80%CS+20%WS、70%CS+30%WS、70%CS+10%BS+20%WS、70%CS+20%BS+10%WS及70%CS+30%BS)组合,通过牦牛体外瘤胃发酵,测定产气量、养分降解率及各项瘤胃发酵参数,并计算各混合组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确定适宜组合。结果表明:(1)与BS和WS组相比,其余各粗饲料组合72 h累计产气量均显著提高(P<0.05),pH值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与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显著提高(P<0.05);除80%CS+10%BS+10%WS组和70%CS+20%BS+10%WS组外,其余各混合组中性洗涤纤维(NDFD)显著提高(P<0.05)。(2)与CS组相比,80%CS+10%BS+10%WS组、70%CS+30%WS组、70%CS+10%BS+20%WS组、70%CS+20%BS+10%WS组及70%CS+30%BS组pH显著提高(P<0.05);除90%CS+10%BS组和90%CS+10%WS组外,其余各混合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CS组(P<0.05);70%CS+30%BS组MCP含量显著降低(P<0.05);70%CS+20%BS+10%WS组和70%CS+30%BS组乙酸及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90%CS+10%BS组外,其余各混合组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70%CS+30%WS组、70%CS+10%BS+20%WS组、70%CS+20%BS+10%WS组和70%CS+30%BS组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显著低于CS组(P<0.05);80%CS+20%BS组NDFD显著提高(P<0.05);90%CS+10%BS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提高(P<0.05)。(3)除80%CS+10%BS+20%WS组和70%CS+30%BS组外,其余各混合组均有正向组合效应。综合比较,若选择两种秸秆进行组合,则80%CS+20%BS组和80%CS+20%WS组均为适宜组合;若选择三种粗饲料进行组合,则70%CS+20%BS+10%WS组为更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青稞秸秆 组合效应 体外产气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廷艳 王伟 +1 位作者 石凡涛 张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5,共9页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2组(80%+20%)、QJ3组(70%+30%)、QJ4组(60%+40%)和QJ5组(50%+50%),并在第30、50天和70天开袋检测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菊苣植株添加比例的增加其发酵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感官评价中QJ5组最好,且在发酵第30天和50天时综合评分最高,分别为13.33分和14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评价时QJ5组最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时间段内其pH,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乳酸、乙酸和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饲喂品质分析时QJ5组最好,显著高于CK组(P<0.05),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相对饲喂质量(RFQ)值70 d>30 d>50 d,且在混贮第70天时QJ4组与QJ5组间RFV值差异不显著(P>0.05);经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分析,QJ5组(发酵30 d)>QJ5组(发酵70 d)>QJ4组(发酵70 d)。基于秸秆饲料化利用、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综合考虑,建议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贮时按质量重50%+50%(发酵时间30 d/70 d)或60%+40%(发酵时间70 d)添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菊苣植株 混合比例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平菇-青稞秸秆菌糠饲料化利用研究
4
作者 杨航 宋福超 +4 位作者 王诗涛 武涛 曹文侠 旦知旺加 赵雅姣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9-1298,共10页
收获籽实后的青稞秸秆作为饲料存在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等缺点,本试验通过固态发酵来提高青稞秸秆的营养品质和饲喂价值。通过以青稞秸秆作为主料,主辅料按7∶3配比,辅料分别为麦麸占22%、油渣占5%、石灰占2%、石膏占1%。接种平菇(Pleu... 收获籽实后的青稞秸秆作为饲料存在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等缺点,本试验通过固态发酵来提高青稞秸秆的营养品质和饲喂价值。通过以青稞秸秆作为主料,主辅料按7∶3配比,辅料分别为麦麸占22%、油渣占5%、石灰占2%、石膏占1%。接种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进行固态发酵。随后在0,25,34,40,50 d下取样测定营养品质和生理酶活性。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栽培料柔软度、色泽和气味以40 d的最佳,其CP较0 d提高了1.05倍,最高达12%,ADF较0 d降低了33%,NDF降低了52%。粗脂肪含量在50 d时最高,最高达1.8%。而饲喂价值以发酵50 d最佳,且显著高于未接菌的青稞秸秆(P<0.05)。其中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活性分别高达530,39.2和77.32 U·g^(-1)。因此,采用平菇真菌进行固态发酵提高了青稞秸秆饲料的营养品质和饲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固态发酵 营养品质 生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的损伤特性
5
作者 崔丽君 乔宏霞 +2 位作者 曹锋 舒修远 盛程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2-3293,共12页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劣化规律,制备了不同防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通过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恒电流通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的锈蚀劣化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混凝土裂缝缺陷探测仪对混凝土...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劣化规律,制备了不同防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通过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恒电流通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的锈蚀劣化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混凝土裂缝缺陷探测仪对混凝土侵蚀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基于交流阻抗分析与极化曲线拟合所得电化学参数,用以表征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劣化情况。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劣化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掺入青稞秸秆灰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在通电648 h后,钢筋的腐蚀电流密度仍小于0.2μA·cm^(-2),处于低锈蚀状态,锈蚀发展较为缓慢;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有效地用于青稞秸秆灰改性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劣化的损伤程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氯氧镁水泥 防护混凝土 耐久性 电化学分析 Weibull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对青稞秸秆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廷艳 白国明 +2 位作者 侯留飞 黄世斌 王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7-123,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对青稞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设定C1对照组(不添加菌酶)、C2组(复合酶)、C3组(单菌+复合酶)、C5~C7组(双菌+复合酶)和C8~C10组(三菌+复合酶),以青稞秸秆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对青稞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设定C1对照组(不添加菌酶)、C2组(复合酶)、C3组(单菌+复合酶)、C5~C7组(双菌+复合酶)和C8~C10组(三菌+复合酶),以青稞秸秆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发酵菌种,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漆酶为复合酶,并添加适量的葡糖糖粉+麸皮+菜粕为辅料,经袋装厌氧发酵后通过品质化验、养分变化及体外发酵参数等数据来筛选适宜青稞秸秆的最佳发酵组合。结果显示,菌酶协同发酵可提高青稞秸秆的发酵品质,C6组的发酵效果相对最好,与C1组和C2组相比,C6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2.80%和12.53%,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分别降低0.65%、34.83%、64.85%和0.78%、36.59%、64.10%,干物质体外降解率提高14.96%和9.61%,微生物菌体蛋白含量提高71.46%和21.33%,氨态氮含量增加43.32%和19.31%,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增加9.63%和7.26%。研究表明,菌酶协同发酵可改善青稞秸秆营养价值,提高体外消化率,且复合酶+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发酵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菌酶协同 生物发酵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研究
7
作者 惠欣颖 周吉乾 +2 位作者 古增瑞 德吉曲宗 熊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探究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选取拉萨市达孜县的青稞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处理、水热炭化的青稞秸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置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组,对青稞秸秆水热炭和青稞秸秆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放在热值... 为探究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选取拉萨市达孜县的青稞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处理、水热炭化的青稞秸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置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组,对青稞秸秆水热炭和青稞秸秆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放在热值的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秸秆水热炭热值与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均呈正相关,与固液比呈负相关;制备秸秆水热炭的最佳条件为水热温度260℃、水热时间8 h、固液比1:10;反应条件对于秸秆水热炭的热值影响顺序为: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固液比。青稞秸秆水热炭热值最高达到27.98 MJ·kg^(-1),接近水煤的热值(17~28 MJ·kg^(-1)),有作为燃料的潜力。综上,本研究通过控制水热条件,提高了青稞秸秆水热炭的热值,提高其作为燃料的潜力,同时将青稞秸秆作为燃料,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水热炭化 热值分析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对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原现军 王奇 +3 位作者 李志华 余成群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3,共8页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H值未能降至4.2以下,而糖蜜添加组均在4.0左右,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对照组,且添加3%糖蜜已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青贮第60天糖蜜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体外降解率均高于青贮材料。综合考虑,在青稞秸秆和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的糖蜜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H组)4个处理。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值和干物质含量,M和H组在乳酸产生的同时乙酸含量显著(P<0.05)提高,混贮组氨态氮/总氮略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显示较低的丙酸和丁酸含量。从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40%黑麦草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5
10
作者 崔棹茗 郭刚 +5 位作者 原现军 李君风 杨晓丹 丁良 余成群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为筛选出适合于青藏高原青稞秸秆青贮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研发新型青贮添加剂。分离了青藏高原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 为筛选出适合于青藏高原青稞秸秆青贮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研发新型青贮添加剂。分离了青藏高原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共分离获得4株同型发酵乳酸菌菌株,其中HG24,LH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 lantarum),LH9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 lactici),LH7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 entosaceus)。分离出的乳酸菌菌株均能在5~30℃,pH 3.5~7.0及3.0%和6.5%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其中HG24,LH2在pH值为3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体现出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具有耐低温、耐酸性和耐盐性强的特征。4株乳酸菌菌株中HG24和LH2产酸能力强、生长速率快,最适宜于用作青贮乳酸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青贮饲料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丙酸对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辛鹏程 原现军 +5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肖慎华 参木有 陈裕祥 邵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4-600,共7页
为探讨不同水平丙酸对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0(CK),0.3%(PA3),0.4%(PA4)和0.5%丙酸(PA5)4个处理组。青贮后第30 d开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并有氧暴露12 d分... 为探讨不同水平丙酸对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0(CK),0.3%(PA3),0.4%(PA4)和0.5%丙酸(PA5)4个处理组。青贮后第30 d开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并有氧暴露12 d分析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组pH值、乳酸和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丙酸添加组乳酸/乙酸(除PA3组)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氧暴露阶段,PA4和PA5组pH值与对照组和PA3组相比上升幅度较小,乳酸、干物质含量损失较少,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丙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各组氨态氮/总氮值和丁酸含量逐渐升高,且PA4和PA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A3组(P<0.05)。表明添加0.4%以上的丙酸能够改善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西藏青稞秸秆饲喂藏绵羊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瑜鑫 强巴央宗 +3 位作者 徐业芬 李龙 董海龙 李连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57,共4页
在高海拔地区对西藏青稞秸秆进行氨化(A)、碱化(B)、复合(C)和微贮(D)处理,与未处理秸秆组(对照组)比较,评定其物理特性、测定处理前后营养成分及饲喂藏绵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秸秆色泽、气味、质地和温度等物理特性均较好... 在高海拔地区对西藏青稞秸秆进行氨化(A)、碱化(B)、复合(C)和微贮(D)处理,与未处理秸秆组(对照组)比较,评定其物理特性、测定处理前后营养成分及饲喂藏绵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秸秆色泽、气味、质地和温度等物理特性均较好。氨化和复合处理组粗蛋白质含量较其他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显著提高,碱化和微贮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灰分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除了微贮组,其余各组间及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组比未处理组藏绵羊对粗饲料采食量分别提高22.12%、20.19%、25%和35.58%(P<0.05),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36.60%、29.28%、41.58%和63.54%。其中,以微贮处理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碱化处理组及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粗饲料效率分别提高0.78%、0.49%、0.87%和1.35%。经济效益以微贮处理组明显,每天纯收入2.1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处理 青稞秸秆 品质 藏绵羊 采食量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乳液/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锋 乔宏霞 +2 位作者 李双营 喇世仁 邵亚飞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22-10129,共8页
氯氧镁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盐卤侵蚀性能,但耐水性能差限制了其在盐湖及盐渍土地区的普遍应用。为了提高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的耐水性能,将丙烯酸乳液(AE)和青稞秸秆灰(HBSA)分别以单掺和复掺的方式掺入MOCM中,采用软化系数来表征耐水性... 氯氧镁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盐卤侵蚀性能,但耐水性能差限制了其在盐湖及盐渍土地区的普遍应用。为了提高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的耐水性能,将丙烯酸乳液(AE)和青稞秸秆灰(HBSA)分别以单掺和复掺的方式掺入MOCM中,采用软化系数来表征耐水性能的高低。采用气体吸附技术对MOCM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MOCM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进而揭示AE和HBSA影响MOCM耐水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掺1%AE时MOCM的耐水性能显著增加,但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复掺1%AE和15%HBSA的MOCM耐水性能比未掺时增加了18.43%,而且力学性能最高。AE掺入MOCM中形成了丙烯酸镁凝胶,有效填充了孔隙,增加了结构的密实性,提高了耐水性能;但是抑制了5相晶体的形成,使得力学性能显著下降。MOCM中掺入HBSA生成了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填充了5相晶体与固体颗粒之间的有害孔隙,优化了孔隙结构,提高了MOCM的力学及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丙烯酸乳液 青稞秸秆 耐水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灰掺入氯氧镁水泥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锋 谭镇 +1 位作者 乔宏霞 舒修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6-12202,12209,共8页
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HBSA)掺入氯氧镁水泥(MOC)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对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研磨时间所制备的HBSA的物相组成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初步确定了HBSA的活性制备参数。设计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研磨时间3种参数影响... 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HBSA)掺入氯氧镁水泥(MOC)中的活性与作用机理,对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研磨时间所制备的HBSA的物相组成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初步确定了HBSA的活性制备参数。设计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研磨时间3种参数影响下MOC的力学性能正交试验,并采用相对活性指数反映掺入MOC中HBSA的活性高低。基于灰熵关联分析,对HBSA活性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HBSA的微观组成以及MOC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活性效应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600℃时煅烧2 h、研磨2 h所得HBSA的结晶度和平均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活性最高,掺入MOCM中相对活性指数达到1.06。煅烧温度对HBSA的活性影响最大,研磨时间影响次之,煅烧时间影响最小。HBSA中活性SiO_(2)的含量较高,能够与MOC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增强结构的密实性,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氯氧镁水泥 活性效应 微观结构 灰熵关联分析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萍 李文俊 《特产研究》 2009年第1期50-52,56,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刚果红为显色剂,测定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8.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结果β-葡聚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r=0.9996),平...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刚果红为显色剂,测定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8.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结果β-葡聚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稞秸秆及其它植物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Β-葡聚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和NH_(3)·H_(2)O联合固态预处理对青稞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柳丽 李洁 +4 位作者 白羿雄 杜中平 李屹 陈来生 韩睿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66-1973,共8页
为提高青稞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选用KOH和NH_(3)·H_(2)O作为青稞秸秆固态预处理试剂进行中温批式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研究,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来考察不同含量的KOH、NH_(3)·H_(2)O及预处理时间对青稞秸秆累积甲烷产量的... 为提高青稞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选用KOH和NH_(3)·H_(2)O作为青稞秸秆固态预处理试剂进行中温批式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研究,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来考察不同含量的KOH、NH_(3)·H_(2)O及预处理时间对青稞秸秆累积甲烷产量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青稞秸秆累积甲烷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NH_(3)·H_(2)O含量>KOH含量>预处理时间;通过响应面模型验证试验得到最优预处理条件为KOH含量5.13%、NH_(3)·H_(2)O含量3.35%、预处理时间13.87 h,该条件下累积甲烷产量实测值为282.34 mL/g(以VS计),与预测值(286.4 mL/g)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小于5%,证明验证模型有效.KOH和NH_(3)·H_(2)O联合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能力(P<0.05),累积甲烷产量较7%KOH和5%NH_(3)·H_(2)O单一预处理及未处理分别提高了7.59%、20.82%和70.78%;二者联合预处理还能够有效降解木质素(降解率为29.21%),提高发酵液营养价值;同时,可减少回收预处理试剂的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研究显示,Box-Behnken响应面法能较好地优化青稞秸秆厌氧发酵的预处理条件,KOH和NH_(3)·H_(2)O联合预处理是高效生产生物甲烷和环境友好的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厌氧发酵 甲烷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联合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发酵对青稞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雨琼 勾长龙 +3 位作者 胡冰 张航 鲍宇红 廖阳慈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8-91,共4页
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白腐真菌发酵青稞秸秆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3种白腐真菌(Pleurotus sajor-caju、Pleurotus ostreatus和Pleurotus rhodophyllus Bres)发酵青稞秸秆,对照组(CK组)青稞秸秆不接种菌株。... 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白腐真菌发酵青稞秸秆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3种白腐真菌(Pleurotus sajor-caju、Pleurotus ostreatus和Pleurotus rhodophyllus Bres)发酵青稞秸秆,对照组(CK组)青稞秸秆不接种菌株。固态发酵21 d,测定发酵底物中各种营养指标,进而评定发酵效果。结果显示:P. sajor-caju组粗青稞秸秆的蛋白质(CP)、粗脂肪(EE)、可溶性蛋白质(SP)和非蛋白氮(NPN)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F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DFIP)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P. sajor-caju组和P. ostreatus组青稞秸秆非蛋白氮(PA)、中速降解蛋白(PB2)和慢速降解蛋白(PB3)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和P. rhodophyllus Bres组(P<0.01),P. sajor-caju组和P. rhodophyllus Bres组青稞秸秆快速降解蛋白(PB1)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和P. ostreatus组(P<0.01),P. sajor-caju组青稞秸秆不可降解蛋白(PC)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P. rhodophyllus Bres组青稞秸秆不可利用纤维素(CHO)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P. sajor-caju组青稞秸秆糖类(CA)、碳水化合物和果胶(CB1)、可利用纤维素(CB2)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不可利用纤维素(CC)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发酵能够有效提高青稞秸秆的营养价值,其中Pleurotus sajor-caju发酵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青稞秸秆 营养价值 CN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青稞秸秆灰-矿粉混凝土的性能与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锋 乔宏霞 +2 位作者 舒修远 崔丽君 赵紫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2-1575,共14页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HBSA)和矿粉(SP)复掺对普通C4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首先,对不同HBSA和SP掺量的混凝土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HBSA和SP的最佳掺量。其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和气体吸附技术对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最... 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HBSA)和矿粉(SP)复掺对普通C4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首先,对不同HBSA和SP掺量的混凝土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HBSA和SP的最佳掺量。其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和气体吸附技术对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微观测试技术对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进而揭示HBSA和SP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BSA和SP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复掺10%(质量分数,下同)的HBSA和20%的SP的混凝土表观干密度最大,吸水率和开口孔隙率最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大,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最优。建议将HBSA和SP的复掺量控制在30%左右,且不宜超过40%。复掺10%HBSA和20%SP的混凝土有害孔、多害孔的孔隙率减小了0.47%,无害孔、少害孔的孔隙率增加了0.27%,总的孔隙率减小了0.2%;微小孔隙数量增加,最可几孔径减小,孔隙结构得到优化。复掺10%HBSA和20%SP的混凝土水化产物中钙矾石(AFt)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更小,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质量更大,有效填充了混凝土中的较大孔隙,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抑制了AFt的生长,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复掺HBSA和SP时,混凝土的开口孔隙率和吸水率比单掺最优HBSA掺量时的更小,劈裂抗拉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矿粉 混凝土 孔隙结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性混合材料青稞秸秆灰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锋 乔宏霞 +1 位作者 王鹏辉 舒修远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5-163,共9页
一定条件下制备的青稞秸秆灰中活性SiO_(2)含量较高,可作为新型的水泥基辅助胶凝材料。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作为新型活性混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以及对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力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 一定条件下制备的青稞秸秆灰中活性SiO_(2)含量较高,可作为新型的水泥基辅助胶凝材料。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作为新型活性混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以及对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力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激光粒度仪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不同煅烧及研磨条件下,青稞秸秆灰的活性;通过力学测试,分析不同掺入方式及青稞秸秆灰掺量的MOCM耐水性能;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MOCM的孔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及微观形貌表征MOCM的微观结构;最后,揭示青稞秸秆灰对MOCM力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青稞秸秆自然焚烧后,在600℃二次煅烧2 h,再研磨2 h,所得灰分活性最高。MOCM中掺入适量青稞秸秆灰,外掺方式比内掺方式可以获得更优的力学及耐水性能。随着青稞秸秆灰掺量的增加,外掺时,干燥、饱水状态下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内掺时,干燥及饱水状态抗压强度不断减小。青稞秸秆灰外掺量为5%时力学性能最好,外掺量为10%时耐水性能最好。外掺量为10%时,MOCM中可以生成大量的水化硅酸镁(M—S—H)凝胶。有害、多害孔隙比例显著减少,从而优化孔隙结构,显著提高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混合材料 氯氧镁水泥砂浆 青稞秸秆 力学性能 耐水性能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灰对氯氧镁水泥砂浆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舒修远 乔宏霞 +1 位作者 曹锋 崔丽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4-89,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经青稞秸秆灰(HBSA)改性的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作为普通混凝土(NC)的防护层,来抵御西部盐湖地区卤水侵蚀的过程,本工作以普通混凝土作为粘结基层,分别研究了MOCM中掺入HBSA、混凝土基层涂刷界面剂以及不同MOCM厚度等因素... 本工作研究了经青稞秸秆灰(HBSA)改性的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作为普通混凝土(NC)的防护层,来抵御西部盐湖地区卤水侵蚀的过程,本工作以普通混凝土作为粘结基层,分别研究了MOCM中掺入HBSA、混凝土基层涂刷界面剂以及不同MOCM厚度等因素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通过粘结拉拔试验确定最优的设计参数,进一步分析了盐卤侵蚀环境下HBSA改性MOCM粘结强度的损伤劣化规律。采用微观测试技术分析了MOCM的物相组成、官能团结构、微观形貌特征,揭示了HBSA对MOCM粘结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厚度为18 mm、掺入HBSA且涂刷界面剂的MOCM粘结强度最高,抵抗盐卤侵蚀的能力也最强。HBSA中有较多的活性SiO_(2),活性SiO_(2)能够与MOCM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填充MOCM内部孔隙,增强其密实性,提高其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砂浆 活性混合材料 青稞秸秆 粘结性能 微观结构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