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水质指数法在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
作者 祁玥 王维 卢素锦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214-2217,共4页
据2012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应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对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1个采样点水环境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泽曲河优干宁桥、黑马河和151码头岸边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外,其余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均... 据2012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应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对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1个采样点水环境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泽曲河优干宁桥、黑马河和151码头岸边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外,其余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各监测点总氮、铅和汞普遍超标,其中总氮和铅因平均污染负荷比最大而成为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渔业水域主要的水环境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综合水质指数法 水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辽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发展
2
作者 刘项峰 李大成 +2 位作者 姚志国 宋善旗 王庆志 《中国水产》 2025年第8期57-59,共3页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2007年~2018年,辽宁省先后分6个批次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8处,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辽宁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2007年~2018年,辽宁省先后分6个批次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8处,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辽宁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辽宁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国家级 发展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查
3
作者 阙有清 石勇美 +3 位作者 雷波 贺兵 梁正其 梅杰 《水产养殖》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对铜仁市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70.18 km^(2),总长度606.36 km,按类型分均为河流型,按规模分为9个微型、1个小型。保护区保护对象共39种,其中主要保护对象8种,分别为... 对铜仁市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70.18 km^(2),总长度606.36 km,按类型分均为河流型,按规模分为9个微型、1个小型。保护区保护对象共39种,其中主要保护对象8种,分别为黄颡鱼、鲇、鳜、泉水鱼、小口白甲鱼、唇[鱼骨]、大鳍鳠、大口鲇等。保护对象中鱼类有36种,占铜仁市鱼类资源的28.8%。指出,保护区普遍存在建设管理与规划方案差距较大、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数据不清晰、保护对象不精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应统筹保护区规划及区划调整,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建设资金统筹及投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生态修复,提升公众对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修复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经验、问题及对策——以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级保护区为例
4
作者 张静 梁贺 +1 位作者 吉永晋 刘子飞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设是渔业资源养护和水产种业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分析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基本情况基础上,以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设是渔业资源养护和水产种业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分析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基本情况基础上,以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例,总结了其发展中以管理体系建设为首要任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开展生态资源养护、抓住国家相关重大战略机遇等经验,指出了存在的管理体系需优化、非法捕捞风险和关键技术需突破等问题。最后,基于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完善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乡镇保护管理新模式;确保全面禁渔,减少非法捕捞对保护区的人工干扰;推进成蚌养殖,助力“全产业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蛏蚌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淮河流域渔业 渔业资源养护 水产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㵲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系统保护与综合修复措施探析
5
作者 冉井洪 宋兴超 +4 位作者 黄宏 舒万锋 陆琴 敖文飞 巴家文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67-171,245,共6页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可为水产动物的养殖、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基础,对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趋势及协调区域经济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具有关键作用。㵲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可为水产动物的养殖、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基础,对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趋势及协调区域经济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具有关键作用。㵲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12年由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公告第1873号批准建立,位于贵州省㵲阳河玉屏县段。保护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近年来创新性地开展了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系统保护与综合修复的实践探索,制定并执行了多种利于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较好地提升了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特别是土著、特有鱼类的种群数量和质量,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修复效果较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初步分析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保护区建立后开展的相关系统保护与综合修复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加大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及加强科技支撑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㵲阳河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特有鱼类 系统保护与综合修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态现状与保护对策
6
作者 王玥 陈继位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39-342,共4页
文章系统评估蒙江坝王河中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斑鳠(Mystus guttatus)等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退化机制,提出鱼类增殖、鱼道工程和生态流量调控三项生态保护对策,为保护区水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斑鳠(Mystus guttatus) 鱼类增殖 生态流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华亭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
7
作者 吴毅博 康鹏天 +2 位作者 杨娟 冯志云 范洪伟 《中国水产》 2025年第10期36-39,共4页
秦岭细鳞鲑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甘肃省华亭县为保护境内秦岭细鳞鲑,建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但目前对秦岭细鳞鲑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基于水质理化指标、水生生物群落的系统监测,以及对人类活... 秦岭细鳞鲑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甘肃省华亭县为保护境内秦岭细鳞鲑,建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但目前对秦岭细鳞鲑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基于水质理化指标、水生生物群落的系统监测,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分析,揭示了保护区水质总体稳定但生物多样性匮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集生境修复、动态监测、社区共管三位于一体的栖息地保护策略,对秦岭细鳞鲑及其他高寒地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为高寒地区水域生境治理及濒危冷水鱼类保护区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水质理化指标 秦岭细鳞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儿庄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现状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山 邱正 +7 位作者 张红 丛旭日 张典 董学飒 王亚楠 徐潇 冯绣云 安丽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61-67,共7页
本研究在台儿庄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展开,旨在评估该保护区内的鱼类组成、优势种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物种黄颡鱼的资源存量。通过在保护区内部署三处多网目复合刺网和定置串联笼壶作为捕捞工具,对所捕获的渔获物进行详细... 本研究在台儿庄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展开,旨在评估该保护区内的鱼类组成、优势种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物种黄颡鱼的资源存量。通过在保护区内部署三处多网目复合刺网和定置串联笼壶作为捕捞工具,对所捕获的渔获物进行详细的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监测到22种渔获物,这些种类分别隶属于5个目9个科。其中鲤形目最多,共14种,占总种类数64%;鲇形目1种,占总种类数的4%;鲱形目1种,占总种类数的4%;鲈形目3种,占总种类数的14%;甲壳类3种,占总种类数的14%。针对保护物种黄颡鱼,采用柱式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其总DNA,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群体的种群结构稳定,遗传多样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野生种质资源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一发现证实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并且黄颡鱼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 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董传举 王于杰 李学军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1-110,136,共11页
建设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水产养殖、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基础,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梳理了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本建设现状,并从空间分布特点、... 建设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水产养殖、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基础,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梳理了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本建设现状,并从空间分布特点、保护区类型、保护物种和保护区法规制度建设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黄省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主要保护对象分级保护失衡,保护力度分配失当;各省区间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划定不均衡;部分特别保护期与国家和各省区禁渔期时间冲突;保护区的管理和保障不足以及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针对现状及不足,本文提出在合理分配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保护区的申报、划分和调整程序;加强特别保护期与国家和省区禁渔期制度的有效衔接;并在健全法规制度的同时,加强科技支撑和保障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省区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基本格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开展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
10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89-89,共1页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进一步推进保护区监督管理工作。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江滨东大道城市隧道西口至鹿山大桥间水域,总面积400公顷...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巡查,进一步推进保护区监督管理工作。钱塘江富阳段三角鲂和松江鲈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江滨东大道城市隧道西口至鹿山大桥间水域,总面积400公顷,主要保护鱼种为三角鲂和松江鲈,是富春江水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种质资源经济鱼品种。此次行动主要对保护区内涉渔工程展开现场巡查,重点巡查防治水域污染、控制噪音措施是否有效落实以及生态补偿是否足额到位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松江鲈 水域污染 生态补偿 巡查 城市隧道 富阳区 三角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部署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工作
11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5期88-88,共1页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座谈会,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水产养殖种源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座谈会,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水产养殖种源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针对性解决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按照“每个保护区有一个管护主体、一个对应技术单位、一套系统的资源台账”的原则,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优化整治 管理工作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部署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工作
12
《中国水产》 2025年第5期5-5,共1页
本刊讯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座谈会,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水产养殖种源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和今后... 本刊讯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座谈会,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整治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水产养殖种源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针对性解决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按照“每个保护区有一个管护主体、一个对应技术单位、一套系统的资源台账”的原则,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优化整治 管理工作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已经有8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3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4期45-45,共1页
青海省气候、地理条件独特,生态多样,在这片高地上生存着51种青藏高原特有的鱼类资源,这些鱼类珍稀特有,亟待保护。至此,青海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数量上升到8个,基本覆盖长江、黄河上游及青海湖流域主要鱼类栖息区。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区 青海省 国家级 水产 鱼类资源 青海湖流域 地理条件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子良 张曼胤 +4 位作者 崔丽娟 王贺年 杨思 王大安 李梦洁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8,共7页
分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分析指标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数量、建设规模、空间分布格局、聚集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已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92个... 分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分析指标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数量、建设规模、空间分布格局、聚集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已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92个,初步构建了包括各类湿地和水域的保护区网络;不同类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数量差异较大,且面积普遍偏小;河流和淡水湖泊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占总数的83.14%,以鱼类及栖息地保护为重点,缺少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水生植物等的保护;保护区聚集度指数为0.72,呈高度聚集分布格局,集中分布在湘北-鄂东南-皖赣边界、苏南-浙北和川东等地。保护区快速建设期接近尾声,未来应加强其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优化保护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禹真 冉辉 +1 位作者 樊均德 梅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48,151,共4页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3种野生鳜类,出现频率分别为100%、66.67%、50%,均为锦江河的常见种,斑鳜是锦江河野生鳜类的优势种类。3种鳜类在锦江河的捕捞量都不大,捕获的个体普遍偏小,成熟个体很少。与2006年的资源调查(在锦江河仅采集到中国少鳞鳜和斑鳜2种)相比,2009年建立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鳜类资源在本地区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鳜类资源 铜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正其 姚俊杰 李燕梅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9,共7页
调查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及研究其时空动态,对水体进行评价,为在保护区开展相关资源保护工作积累本底资料和保护区涉水工程环境评价提供素材。在核心区和试验区各设置5个共10个采样点,2015年1月(冬季)、4月(春季... 调查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及研究其时空动态,对水体进行评价,为在保护区开展相关资源保护工作积累本底资料和保护区涉水工程环境评价提供素材。在核心区和试验区各设置5个共10个采样点,2015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进行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17目1亚目32科45属101种,其中硅藻门最多、42种,占41.58%;绿藻门次之、32种,占31.68%;保护区为硅藻-绿藻型河流;浮游植物密度夏季最大,2.59×106个/L;冬季最低,仅0.18×106个/L。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夏季都达到最大,分别为2.99、2.30和0.85;冬季最小,依次为1.89、1.73和0.55。利用浮游植物密度评价保护区水体为贫营养水体,多样性指数评价水体介于β-中污染带到寡污染带,综合分析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整体上说为β-中污染或贫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种鲌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大命 刘洋 +5 位作者 唐晟凯 刘燕山 蒋琦辰 何浩然 沈冬冬 张彤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7-181,共5页
为探究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3种鲌类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序列评价3种鲌类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通过PCR技术和测序技术,获得长度为630 bp 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种鲌类COⅠ... 为探究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3种鲌类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序列评价3种鲌类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通过PCR技术和测序技术,获得长度为630 bp 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种鲌类COⅠ基因序列碱基组成相似,且具有明显碱基组成偏向性,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翘嘴鲌的46条COⅠ基因片段发现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4种单倍型(Hq1-Hq4),翘嘴鲌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22和0.00085;蒙古鲌的20条COⅠ基因片段发现4个变异位点,定义4种单倍型(Hm1-Hm4),蒙古鲌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95和0.00190;达氏鲌的41条COⅠ基因片段发现4个变异位点,定义5种单倍型(Hd1-Hd5),达氏鲌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30和0.00053。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显示,3种鲌类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不明显的种群扩张。整体来看,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种鲌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群遗传组成趋于单一化,需要采取措施增加鲌类种群数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遗传多样性 COⅠ基因 翘嘴鲌 蒙古鲌 达氏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慧 张建新 +4 位作者 田翊霏 陈君 耿硕 杨元昊 王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9,共6页
为了解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鱼类资源现状,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017-2019年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4目9科2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 为了解湑水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鱼类资源现状,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017-2019年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4目9科26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17种,鳅科(Cobitidae)3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ae)、鲿科(Bagridae)各1属1种;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鳢科(Channaidae)、塘鳢科(Eleotridae)、虾虎鱼科(Gobiidae)各1属1种;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合鳃鱼科(Synobranchidae)1属1种。鲤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63.0%。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显示,保护区鲫(Carassius auratus)为绝对优势种,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鳜(Siniperca chuatsi)为偶见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示,保护区鱼类资源丰富、多样性较高,且分布较为均匀。鱼类小型化趋势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湑水河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均匀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正其 王慧 +2 位作者 冉辉 巴家文 李明刚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研究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 年1 月、4 月、7 月和10 月按季度在锦江河保护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 门51 属82 种,轮虫类、原生动物、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 为研究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 年1 月、4 月、7 月和10 月按季度在锦江河保护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 门51 属82 种,轮虫类、原生动物、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6.34% 、29.27% 、15.85% 和8.54%.优势种类为4 门6 属16 种,其中轮虫类6 种,原生动物4 种,枝角类4 种,桡足类2 种.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297.76~1 430.10 ind/ L,平均为855.13 ind/ L;生物量变幅为5.73~26.36 mg/ L,平均为14.37 mg/ L;群落丰富度指数(Dm)变幅为3.18~4.90,平均为3.96;香农指数(H')变幅为2.11~3.12,平均为2.81;均匀度指数(J') 变幅为0.81~0.89,平均为0.86.研究表明,在被摄食压力下降及饵料生物资源下降的共同影响下,保护区外界环境对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有利,群落生态优势度也集中于上述浮游动物类群.受到水文特征的影响,锦江河核心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实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 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内陆水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4 位作者 钟立强 刘燕山 谷先坤 殷稼雯 蒋琦辰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259-264,共6页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属于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概述了江苏省内陆水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过程及现状,...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属于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概述了江苏省内陆水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过程及现状,总结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域类型、面积大小及保护对象种类,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保护对象 保护区建设 措施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