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碱胁迫下青海湖裸鲤的糖代谢相关应答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子韩 卫唯 +6 位作者 岳苗 李一心 崔妍蓉 许保可 李瑾 卫福磊 梁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体质量为126.67 g±8.88 g)如何通过糖代谢响应碱度变化,试验设置了CK、J25%、J50%、J75%和J100%共5个不同碱度处理组,测定了不同碱度下糖原(Glycogen)、葡萄糖(GLU)、丙酮酸(PA)、己糖...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体质量为126.67 g±8.88 g)如何通过糖代谢响应碱度变化,试验设置了CK、J25%、J50%、J75%和J100%共5个不同碱度处理组,测定了不同碱度下糖原(Glycogen)、葡萄糖(GLU)、丙酮酸(PA)、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等糖代谢重要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碱度的增高,青海湖裸鲤肝糖原、肌糖原及鳃、肾、肝中的GLU先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肌中GLU逐渐降低;鳃中PA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肾、肝和肌中PA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鳃中HK、PK、PEPCK和G6PD活性呈上升趋势,肾、肝中FBA活性逐渐上升;热图分析显示,青海湖裸鲤鳃、肾和肝中糖代谢过程均被碱度不同程度地促进,肌中糖代谢则被碱度抑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fba-c)在鳃、肾、肝等组织中普遍表达,随碱度的升高,鳃、肾中fba-c的表达呈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其中J75%组最高。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鳃、肾、肝可通过糖代谢的增强响应碱度变化,肌肉则通过抑制糖代谢应对碱度变化,从而使青海湖裸鲤快速适应不同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碱胁迫 糖代谢 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生学 刘思嘉 +7 位作者 田菲 祁洪芳 俞录贤 柴长凯 汪洋 江华敏 李晓环 赵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分析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种群的影响,为今后实施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20—2022年间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的幼鱼群体(FL)、野生群体(SS)、保种群体(BZ)3个群体以及增殖放流前的历史群体(LS)进行形态学测量、文... 分析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种群的影响,为今后实施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20—2022年间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的幼鱼群体(FL)、野生群体(SS)、保种群体(BZ)3个群体以及增殖放流前的历史群体(LS)进行形态学测量、文献调研及线粒体基因测序,对形态特征、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形态特征上,青海湖裸鲤第一鳃弓外鳃耙数和体长体高比等形态特征SS与LS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3461个样本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测序后共获得20个变异位点和23个单倍型,比较分析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在SS、FL、BZ与LS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SS、FL、BZ与LS的遗传结构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并没有影响青海湖裸鲤种群原有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遗传多样性 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吉河中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3
作者 付生云 祁洪芳 +2 位作者 罗颖 汪鹏程 田少锋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230-237,共8页
[背景]2023年对标记了被动集成应答器(PIT)芯片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溯河群体进行监测,发现不同河道的溯河群体有分组现象。[目的]研究青海湖裸鲤群体出现洄游分组现象后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方法]2023年5月至8月在泉... [背景]2023年对标记了被动集成应答器(PIT)芯片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溯河群体进行监测,发现不同河道的溯河群体有分组现象。[目的]研究青海湖裸鲤群体出现洄游分组现象后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方法]2023年5月至8月在泉吉河采集了552尾青海湖裸鲤样本,从性腺采集与处理、初次性成熟体长、卵径分布、性腺指数、繁殖力及年龄鉴定等方面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采集的青海湖裸鲤样本平均体长为(224.5±20.4)mm,平均体质量为(179.5±62.1)g,其中雌鱼有253尾,平均体长为(240.4±28.7)mm,平均体质量为(140.9±76.9)g;雄鱼有299尾,平均体长为(188.8±63.0)mm,平均体质量为(159.3±55.6)g。雌鱼的年龄由4龄~11龄7个年龄段组成,以4龄、5龄为主,占比为78.6%;雄鱼的年龄由3龄~6龄4个年龄段组成,以3龄、4龄为主,占比为86.5%。根据L_(50)的方法,求得雌性L_(50)方程为L_(50)=1=[1+e^(-0:65(Lmid-173:1))],初次性成熟体长为167.5 mm;雄性L_(50)=1=[1+e^(-0:98(Lmid-157:2))],初次性成熟体长为154.6 mm。雌鱼卵巢发育Ⅱ期的平均卵径为(0.98±0.05)mm,Ⅲ期为(1.45±0.02)mm,Ⅳ期为(1.63±0.05)mm,Ⅴ期为(1.88±0.05)mm。青海湖裸鲤的繁殖期集中在6月至7月,属于溯河产卵类型。雌鱼性腺指数(GSI)自5月起逐渐增大,7月达到高峰,8月开始下降;绝对繁殖力为720.0~16080.0粒,平均值为(4261.4±3343.4)粒;相对繁殖力为9.1~131.4粒/g,平均值为(29.4±10.3)粒/g;绝对繁殖力(AF)与体长(L)呈对数相关,AF=149851nL-76978(R^(2)=0.7688,P<0.0001);绝对繁殖力(AF)和体质量(W)呈对数相关,AF=5078.9lnW-20610.0(R^(2)=0.8480,P<0.0001)。雌鱼体长(Y_♀)与体质量(W_♀)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0.9085,P<0.0001),Y_♀=0.0153W_♀~2-5.2191W_♀+516.6300;雄鱼体长(Y_(♂))与体质量(W_(♂))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0.8653,P<0.0001),Y_(♂)=0.0015 W_(♂)~2-0.2068W_(♂)+53.7840。青海湖裸鲤的微耳石磨片为不规则的马蹄形,其中心区在透射光下较暗,接近圆形;中心区外围在透射光的照射下分布有明暗相间的不规则环形亮带。[结论]青海湖裸鲤溯河群体出现分组现象后,泉吉河溯河群体未出现明显的特征变化。本研究为青海湖裸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性别比 繁殖力 繁殖期 繁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肠道结构和渗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崔妍蓉 李瑾 +5 位作者 颜鲁杨 王统刚 张罗丹 卫福磊 魏姝瑾 梁健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7,共10页
为探究盐碱胁迫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的影响,将体重为(8.13±1.45)g的青海湖裸鲤一龄鱼驯养在水温为(15.3±1.6)℃的不同胁迫环境中养殖28d,不同胁迫有盐胁迫组(Y100)、碱胁迫组(J100)和盐碱混合胁迫组(YJ... 为探究盐碱胁迫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的影响,将体重为(8.13±1.45)g的青海湖裸鲤一龄鱼驯养在水温为(15.3±1.6)℃的不同胁迫环境中养殖28d,不同胁迫有盐胁迫组(Y100)、碱胁迫组(J100)和盐碱混合胁迫组(YJ100),以3‰盐度为对照组(CK)。结果显示:J100组水环境的pH最高,CK组最低。Y100组水环境的氨氮含量最高,YJ100组最低。Y100组青海湖裸鲤的肠道结构较其他组更加完全,浆膜层完整,纹状缘发达;J100组和YJ100组裸鲤前肠结构受到损伤,肌层厚度从前肠到后肠逐渐变薄;肠道的皱褶高度方面,CK组与Y100组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后肠最低,YJ100组则反之;J100组中肠皱褶高度最高,后肠次之,前肠最低。不同胁迫组渗透相关基因GpAQP1、GpMAPK14、GpPLA2和GpCA2均在中肠表达量较高,而GpNKA1、GpALP则在前肠表达量较高。总之,碱处理和盐碱处理损伤了青海湖裸鲤肠道结构,从而影响了鱼体的生长发育,这一结论为解释自然状态下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结构 盐碱胁迫 基因表达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药浴麻醉对青海湖裸鲤麻醉效率及安全性优化研究
5
作者 田少锋 付生云 +3 位作者 罗颖 井顺龙 王建鑫 李瑾 《科学养鱼》 2025年第7期78-80,共3页
鱼的麻醉技术是水产养殖、资源保护及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尤其在濒危物种保护领域,往往需要将鱼捞出水面短暂置于空气中,以完成采卵授精、活鱼抽血、注射免疫及试验取样等操作,在此过程中鱼容易弹跳、受伤或缺氧死亡(王金林... 鱼的麻醉技术是水产养殖、资源保护及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尤其在濒危物种保护领域,往往需要将鱼捞出水面短暂置于空气中,以完成采卵授精、活鱼抽血、注射免疫及试验取样等操作,在此过程中鱼容易弹跳、受伤或缺氧死亡(王金林等,2021)。此外,国际常用的麻醉剂如MS-222虽效果显著,但其代谢残留等问题可能对濒危物种的长期健康构成威胁(徐建华等,2018)。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麻醉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麻醉效率 丁香酚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工厂化苗种培育车间管理注意事项
6
作者 田少锋 井顺龙 王建鑫 《科学养鱼》 2025年第2期16-17,共2页
为了加大鱼苗增殖放流量,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先后于2015年建成占地5 000余米2的青海湖裸鲤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一座(一层),2019年建成10 000余米2的青海湖裸鲤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一座(二层)。经过多年的使用,形成了... 为了加大鱼苗增殖放流量,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先后于2015年建成占地5 000余米2的青海湖裸鲤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一座(一层),2019年建成10 000余米2的青海湖裸鲤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一座(二层)。经过多年的使用,形成了对该车间管理的一些经验,简要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循环水养殖者提供参考。一、车间工艺流程1.系统设置青海湖裸鲤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为室内高密度淡水鱼种苗养殖系统,用于裸鲤苗种养殖,一层与二层工艺流程相同。因二层车间管理方法更为全面广泛,本文以二层车间管理为例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管理 青海湖裸鲤 苗种培育 增殖放流 工厂化 循环水养殖 养殖系统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塑料和磺胺脒复合暴露对青海湖裸鲤生长、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覃敏欣 张存芳 +6 位作者 王莘瑜 蔡伟杰 乔茜 刘丹 高强 聂苗苗 祁得林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3,共12页
为探究青海湖中检出的聚丙烯微塑料(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PP-MPs)及磺胺脒抗生素(Sulfaguanidine,SGD)对青海湖裸鲤的毒性效应,研究以青海湖裸鲤为实验对象,设置对照组(C)、3个单独暴露组(1 g/L SGD、1 mg/L PP-MPs和5 mg/L PP-... 为探究青海湖中检出的聚丙烯微塑料(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PP-MPs)及磺胺脒抗生素(Sulfaguanidine,SGD)对青海湖裸鲤的毒性效应,研究以青海湖裸鲤为实验对象,设置对照组(C)、3个单独暴露组(1 g/L SGD、1 mg/L PP-MPs和5 mg/L PP-MPs)和2个复合暴露组(1 mg/L PP-MPs+1 g/L SGD和5 mg/L PP-MPs+1 g/L SGD)进行28d暴露处理,利用目检法测定PP-MPs在各组织的富集特征,并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肠道消化酶和肝脏氧化酶活性的测定评估其毒性效应。生长指标结果分析表明PP-MPs和SGD单一和复合暴露对青海湖裸鲤体长体重未产生影响,但在青海湖裸鲤鳃、肠道、肝脏和脑组织中都能检测到PP-MPs,且在鳃和肠道中的浓度较高,并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加。切片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PP-MPs的积累,高浓度微塑料暴露组肠道绒毛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绒隐比降低,且在肝脏组织中细胞质减少、细胞核皱缩现象更明显,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单一暴露与复合暴露对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产生显著差异影响,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肝脏组织中的氧化酶在相同浓度的PP-MPs处理下,复合暴露组的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单一暴露组(P<0.05)。综上所述,PP-MPs的单一和复合暴露均使微塑料在青海湖裸鲤多组织中富集,并引起肠道和肝脏组织损坏和氧化应激反应,且随着微塑料浓度增加及与抗生素的复合暴露而加剧。研究为探讨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共存对青海湖裸鲤的毒理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对评估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抗生素 生物累积 氧化损伤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转录组学揭示青海湖裸鲤耐盐碱关键基因和潜在作用机制
8
作者 严青春 李长忠 +5 位作者 王丽楠 杨颖 李昭楠 梁天秀 金文杰 陈艳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为进一步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调控机制,筛选青海湖裸鲤在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青海湖裸鲤(体质量为90 g±5 g)和花斑裸鲤(Gymnocypr... 为进一步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调控机制,筛选青海湖裸鲤在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青海湖裸鲤(体质量为90 g±5 g)和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体质量为110 g±5 g)肝脏(GECL、GPRL)、肾脏(GECK、GPRK)及鳃(GECG、GPRG)组织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筛选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不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18个样品共获得clean data 149.57 Gb,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了6.50 Gb以上,Q30碱基百分比在83.89%以上,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224010条Unigene;GECG-vs-GPRG、GECK-vs-GPRK、GECL-vs-GPRL组分别筛出9807、6550、5651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鳃、肾和肝脏组织中共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铁死亡(ferroptosis)、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糖异生/糖酵解(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等信号通路(P<0.05)。研究表明,对注释到铁死亡、细胞凋亡和糖异生/糖酵解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tfa、tfr1a、atf4b和hk2等基因可能在青海湖裸鲤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 转录组 铁死亡 细胞凋亡 糖异生/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殖洄游期青海湖裸鲤雌雄个体及群体对栖息地底质偏好选择的差异
9
作者 石小涛 卢建雨 +7 位作者 柯森繁 李冬晴 季怀耀 焦易林 王渊洋 祁洪芳 高生辉 涂志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88,共9页
为明晰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栖息地底质的偏好,研究通过青海湖裸鲤栖息地调查筛选出5种典型栖息地底质类型,在青海湖支流沙柳河刚北干渠搭建配置有5种底质类型的青海湖裸鲤生境模拟池,采用偏好指数量化法,确定了雌雄... 为明晰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栖息地底质的偏好,研究通过青海湖裸鲤栖息地调查筛选出5种典型栖息地底质类型,在青海湖支流沙柳河刚北干渠搭建配置有5种底质类型的青海湖裸鲤生境模拟池,采用偏好指数量化法,确定了雌雄个体偏好底质类型及偏好强度,分析了影响青海湖裸鲤底质选择的内外因素。结果表明:(1)单尾青海湖裸鲤雌鱼个体沙砾底质访问时间最长(2540s),雄鱼个体中小卵石底质访问时间最长(1960s);(2)青海湖裸鲤雌鱼只偏好沙砾底质(PI=6595.8),雄鱼偏好3种底质类型,其中中小卵石偏好程度最高(PR=10.3);(3)青海湖裸鲤雄鱼在群体底质选择中会跟随雌鱼的选择偏好,沙砾底质访问时间最长(2051s)。研究旨在为青海湖裸鲤河道底质改造、“自然”栖息地的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群体 栖息地 底质偏好 偏好指数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仔鱼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董艳珍 曾丽娟 +1 位作者 徐大勇 邓思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 将同批孵出9 d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随机分成4个密度组(A组2尾/L、B组3尾/L、C组4尾/L、D组5尾/L),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 d,比较各组仔鱼的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F1代仔鱼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仔鱼的成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密度升高而降低。A组仔鱼生长最好,其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B组和C组除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外,全长和体重差异不显著;D组仔鱼生长最差,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大部分指标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存活率、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2尾/L的养殖密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 密度 杂交F1仔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自主摄食节律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宇星 么宗利 +7 位作者 来琦芳 祁洪芳 戴阳 高鹏程 杨建新 周凯 孙真 李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盐碱环境中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特性,为耐盐碱鱼类增殖保护和盐碱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代表,研究其在盐碱水(青海湖湖水)环境中的自主摄食节律,设置自然光照(14L:10D)湖水组和全黑暗(2... 为探究盐碱环境中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特性,为耐盐碱鱼类增殖保护和盐碱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代表,研究其在盐碱水(青海湖湖水)环境中的自主摄食节律,设置自然光照(14L:10D)湖水组和全黑暗(24D)湖水组,以自然光照(14L:10D)淡水组为对照。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为白昼摄食类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淡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的摄食高峰期为08:00—11:00,摄食低谷期则为05:00—08:00;湖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在08:00—19:00呈现较高且持续的摄食现象,其平均每小时摄食量显著高于05:00—08:00和19:00—05:00时段。而在全暗环境中,青海湖裸鲤摄食的节律性减弱,各时段的平均每小时摄食量较为接近。经63d的自主摄食养殖,在自然光照下,湖水组的青海湖裸鲤在高盐碱环境中的体长增长率为(1.19±0.17)%、体重增长率为(10.66±0.98)%、特定生长率为(0.16±0.02)%/d,均分别显著低于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18.66±0.41)%]、体重增长率[(67.32±3.05)%]和特定生长率[(0.82±0.03)%/d],表明生长受到抑制。湖水组和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体重关系参数(b)均小于3,表明青海湖裸鲤为负异速生长鱼类,其中,湖水组b值小于淡水组,即湖水组体重增长速率低于淡水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盐碱环境导致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特性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探寻青海湖裸鲤在青海湖水环境以及淡水人工养殖中的摄食节律及生长规律,为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投喂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碱生境中鱼类的摄食习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环境 青海湖裸鲤 自主摄食节律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早期生长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洋 方弟安 +5 位作者 匡箴 谈龙飞 梁翼东 罗慧 祁洪芳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了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其早期生长的相关性,通过采集典型洄游产卵河道的青海湖裸鲤野生仔稚鱼和同期人工培育的仔稚鱼,观察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认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 为了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仔稚鱼耳石结构特征与其早期生长的相关性,通过采集典型洄游产卵河道的青海湖裸鲤野生仔稚鱼和同期人工培育的仔稚鱼,观察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认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拟合耳石轮纹数、轮纹间距与日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呈日周期性,日龄以轮纹数(N)+1进行推算;根据日龄和采样日期推算,2020年从青海湖支流沙柳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5日—8月14日,主要集中于7月中旬和8月初,从泉吉河采集的野生仔稚鱼孵化期为6月27日—8月3日,孵化高峰期在7月中旬,与早期野外资源现场调查发现鱼卵的孵化期时间基本吻合;野生与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LT)与日龄(t)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01),耳石长度与仔稚鱼全长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其中,15℃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仔稚鱼相关系数最高,此条件下的人工培育仔稚鱼全长拟合方程为L_(T)=0.1672t+10.377(R^(2)=0.6890,P<0.001)。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且耳石的沉积变化与仔稚鱼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耳石轮纹 日龄 孵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肠道菌群对不同盐度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子丰 金文杰 +5 位作者 赵静 王蓉 祁洪芳 李瑾 白鹏 李长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3,共9页
为了探讨盐度胁迫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三代全长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对不同盐度(0、5、10、15)下青海湖裸鲤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测序及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不同盐度组青海湖裸鲤肠... 为了探讨盐度胁迫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三代全长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对不同盐度(0、5、10、15)下青海湖裸鲤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测序及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不同盐度组青海湖裸鲤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不同,对照组(盐度0)和低盐度组(盐度5、10)肠道菌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也占有一定比例,高盐度组(盐度15)中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疣微菌门为主要菌群;在属水平上,对照组和低盐度组肠道菌群中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相对丰度较高,其次是弧菌属(Vibrio)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高盐度组中以弧菌属、假红杆菌属(Pseudorhodobacter)和卤蕨属(Haloferula)为主要菌群。研究表明,低盐度(盐度≤10)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不大,而高盐度(盐度≥15)胁迫则会抑制青海湖裸鲤肠道菌群和优势菌群的生长且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16S扩增子 盐度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血液指标和肝脏氧化应激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端智卓玛 金文杰 +5 位作者 冉凤霞 黄屾 刘艳慧 李梓瑄 祁洪芳 李长忠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血液和肝脏组织对急性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将体质量(25.3±3.4)g的1龄青海湖裸鲤放在透明密封的(长33 cm×宽22 cm×高18 cm)水槽中,每槽22尾。急性低氧处理前,水槽持续充氧,水...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血液和肝脏组织对急性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将体质量(25.3±3.4)g的1龄青海湖裸鲤放在透明密封的(长33 cm×宽22 cm×高18 cm)水槽中,每槽22尾。急性低氧处理前,水槽持续充氧,水体溶解氧浓度为(8.1±0.2)mg·L^(-1)(对照组)。急性低氧胁迫时,终止充氧,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水槽上方,水槽内水体溶解氧浓度快速下降(试验组)。当半数青海湖裸鲤出现如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身体失衡等缺氧症状时[约(43±2)min,溶解氧约为(0.46±0.03)mg·L^(-1)],测定水体溶解氧浓度,同时取样测定青海湖裸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及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急性低氧胁迫后,青海湖裸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Na^(+)、K^(+)、Mg^(2+)、Cl^(-)和尿素氮(BUN)浓度与胁迫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a^(2+)浓度显著高于胁迫前(P<0.05);血红蛋白(HGB)数量、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与胁迫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GB浓度,白细胞(WBC)、中心粒细胞(Gran)、淋巴细胞(Lymph)的数量,葡萄糖(GLU)和肌酐(CREA)浓度,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高于胁迫前(P<0.05);淀粉酶(AMS)活性较胁迫前显著下降(P<0.05);在急性低氧胁迫后,青海湖裸鲤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所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急性低氧胁迫后,青海湖裸鲤肝脏中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较胁迫前无显著变化(P>0.05),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在急性低氧胁迫下,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供能方式倾向糖酵解等降低机体氧化损伤程度。除了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急性低氧胁迫也一定程度氧化损伤青海湖裸鲤肝脏和肾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 青海湖裸鲤 血液指标 氧化应激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Rh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碳酸盐碱胁迫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守全 谭瑾 +6 位作者 刘丹 晁燕 张存芳 聂苗苗 寇若彬 姚占雯 祁得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2-1834,共13页
为探究Rh(Rhesus)基因家族在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高碱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青海湖裸鲤基因组数据对Rh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开展碱胁迫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Rh基因家族由7个成员组成,编码425... 为探究Rh(Rhesus)基因家族在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高碱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青海湖裸鲤基因组数据对Rh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开展碱胁迫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Rh基因家族由7个成员组成,编码425—562个氨基酸不等。Motif、Domain及基因结构分析结果均表明该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基因结构差异较大。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显示,Rh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Chr 37、29、46、13、14、15和26),所有基因产物均为疏水性稳定蛋白,除Rhd产物外其余6个基因的产物均为酸性蛋白,其中α-螺旋是主要的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Rh基因产物全部位于细胞膜中。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Rhbg和Rhcg2a受到正选择作用。在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青海湖裸鲤血氨浓度逐渐升高,胁迫48h后开始下降。基因表达研究表明,青海湖裸鲤鳃、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中,Rhag、Rhbg、Rhcg1、Rhcg2a和Rh50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血液组织中,Rhag、Rhbg、Rhcg2a和Rh50的表达量逐渐降低,Rhd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Rhbg和Rhcg2a可能是青海湖裸鲤氨氮代谢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基因,同时Rhag、Rhcg1、Rhcg2b和Rh50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就组织器官而言,鳃在青海湖裸鲤排氨中发挥主要作用,皮肤、肾脏和肝脏的作用次之。研究揭示了青海湖裸鲤Rh基因家族成员在氨氮代谢中的作用,为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基因家族 碱胁迫 氨氮代谢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颗粒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参与盐碱适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苗 卫唯 +2 位作者 高子韩 卫福磊 梁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0-1492,共13页
【目的】探究青海湖裸鲤颗粒蛋白A基因(GrnA)和颗粒蛋白B基因(GrnB)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颗粒蛋白(Grn)在青海湖裸鲤耐盐碱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通过RACE和PCR克隆青海湖裸鲤GrnA基因cDNA序列... 【目的】探究青海湖裸鲤颗粒蛋白A基因(GrnA)和颗粒蛋白B基因(GrnB)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颗粒蛋白(Grn)在青海湖裸鲤耐盐碱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通过RACE和PCR克隆青海湖裸鲤GrnA基因cDNA序列和GrnB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青海湖裸鲤GrnA和GrnB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盐碱耐受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二者与成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基因(Runx2)和补体基因C8g间的相关性。【结果】青海湖裸鲤GrnA基因cDNA序列全长653 bp,其开放阅读框(ORF)465 bp,共编码159个氨基酸残基;青海湖裸鲤GrnB基因CDS序列长1560 bp,共编码519个氨基酸残基。青海湖裸鲤与银鲫的Grn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9.61%,基于Grn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青海湖裸鲤与鲤和鲫的亲缘关系较近;青海湖裸鲤与多鳞白甲鱼的Grn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9.69%,基于Grn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青海湖裸鲤与多鳞白甲鱼和虎皮鱼的亲缘关系较近。GrnA和GrnB基因在青海湖裸鲤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青海湖裸鲤鳃组织中的GrnA基因对盐胁迫浓度增加的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脾脏和肾脏;GrnB基因则表现为在肾脏中的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脾脏和鳃组织,但在鳃组织中能持续响应。在碱胁迫下,青海湖裸鲤GrnA基因在3个组织中呈不规律性表达变化;GrnB基因表现为在鳃组织中的响应最强,其次是肾脏。在盐碱混合胁迫下,GrnA基因在鳃组织中的响应强于脾脏,在肾脏中也有响应;GrnB基因在鳃组织中最先响应盐碱混合胁迫,其次是肾脏和脾脏。在青海湖裸鲤鳃组织中,GrnA和GrnB基因在盐胁迫或碱胁迫下与Runx2基因呈正相关;在脾脏中,GrnA基因与C8g基因在盐胁迫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碱胁迫下GrnA和GrnB基因与C8g基因呈正相关。【结论】青海湖裸鲤GrnA和GrnB基因除了在脾脏中高表达外,在鳃组织和肾脏中也有相应表达,参与青海湖裸鲤的盐碱适应过程,且表现为GrnA基因对盐胁迫的响应更明显,而GrnB基因对碱胁迫的响应更明显。此外,青海湖裸鲤GrnA和GrnB基因在鳃组织中可能是通过调控Runx2基因影响鳃弓的生物矿化过程,在脾脏中可能是通过激活免疫调节过程,共同协助青海湖裸鲤适应高盐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颗粒蛋白(Grn) 盐碱胁迫 GrnA基因 Grn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青海湖裸鲤临界游泳速度比较及其与体征的关系
17
作者 叶海明 李鹏程 +4 位作者 王煜琦 赵德浩 祁洪芳 冷小茜 杜浩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3-1779,共7页
为探究野生和养殖青海湖裸鲤游泳能力差异,以及游泳能力与体征的关系,研究以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利用游泳隧道装置,采用流速递增法,对青海湖裸鲤的野生群体和人工养殖1龄、2龄、3龄群体进行临界游泳速度测定。结果显示,野生组的绝对... 为探究野生和养殖青海湖裸鲤游泳能力差异,以及游泳能力与体征的关系,研究以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利用游泳隧道装置,采用流速递增法,对青海湖裸鲤的野生群体和人工养殖1龄、2龄、3龄群体进行临界游泳速度测定。结果显示,野生组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76.17±5.42)cm/s与养殖1龄组(74.59±7.75)cm/s、养殖2龄组(77.58±4.16)cm/s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养殖3龄组(85.99±7.70)cm/s(P<0.05),养殖2龄组与养殖3龄组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野生组(3.11±0.38)BL/s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显著低于养殖1龄(7.10±0.83)BL/s、2龄(4.86±0.26)BL/s、3龄组(4.78±1.37)BL/s(P<0.05),养殖1龄组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显著高于养殖2龄组和养殖3龄组(P<0.05),养殖2龄组和养殖3龄组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临界游泳速度与形态学特征的关系表明,绝对临界游泳速度与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体重无显著相关性,相对临界速度与形态学特征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研究表明,在相同年龄,养殖青海湖裸鲤与野生群体相比表现出更强的游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裸鲤的人工养殖管理和过鱼通道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游泳速度 游泳能力 形态学特征 青海湖裸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SMIT1和SMIT2基因克隆及其对碱度环境的应答 被引量:1
18
作者 卫唯 高子韩 +5 位作者 岳苗 左杨 王统刚 卫福磊 俞录贤 梁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5-2299,共15页
【目的】哺乳动物钠/肌醇共转运蛋白(sodium/myo-inositol cotransporter, SMIT)有2个同源体,分别是SMIT1和SMIT2,属于溶质载体(SLC)超家族。试验旨在探究青海湖裸鲤SMIT1、SMIT2基因对碱度环境的应答,为后续SMIT1和SMIT2基因在碱度环... 【目的】哺乳动物钠/肌醇共转运蛋白(sodium/myo-inositol cotransporter, SMIT)有2个同源体,分别是SMIT1和SMIT2,属于溶质载体(SLC)超家族。试验旨在探究青海湖裸鲤SMIT1、SMIT2基因对碱度环境的应答,为后续SMIT1和SMIT2基因在碱度环境下参与肌醇转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克隆SMIT1、SMIT2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MIT1和SMIT2基因在淡水环境下青海湖裸鲤鳃、肾脏、脑等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碱度胁迫(0、J25、J50、J75、J100)下鳃和肾脏组织中2个基因表达的规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不同碱度胁迫下鳃和肾脏组织中的肌醇含量变化。【结果】SMIT1基因CDS区为2 130 bp,共编码70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犀角金线鲃相似性最高(86.5%),与多鳞白甲鱼亲缘关系最近;SMIT2基因CDS区为2 016 bp,共编码67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多鳞白甲鱼的相似性最高(90.3%),与犀角金线鲃、多鳞白甲鱼的亲缘关系较近。SMIT1和SMIT2均属于溶质体超家族的SLC5家族成员,其中SMIT1蛋白包含2个SLC家族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淡水环境下SMIT1和SMIT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SMIT1基因在脑和肾脏中表达量较高,SMIT2基因在肾脏中表达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随着碱度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J25、J50、J100时SMIT1基因在青海湖裸鲤鳃中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在肾脏中整体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J25时SMIT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鳃中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J50、J75、J100时在肾脏中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GC-MS结果显示,随着碱度的升高,青海湖裸鲤鳃中肌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脏中肌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SMIT1、SMIT2基因CDS区分别长2 130和2 016 bp,分别编码709和671个氨基酸,SMIT1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脑组织中高表达,而SMIT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肾脏中高表达。不同碱度胁迫下SMIT1、SMIT2基因在青海湖裸鲤鳃、肾脏中的表达规律不同;肌醇含量在鳃组织中显著升高,且在J50时达到最高,在肾脏中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青海湖裸鲤适应碱度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钠/肌醇转运蛋白(SMIT) 碱度胁迫 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青海湖裸鲤幼鱼生长、鳃组织形态和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高子韩 岳苗 +3 位作者 卫唯 田文根 汪洋 梁健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17,27,共10页
将初始体质量(3.87±0.32)g的一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幼鱼饲养在55 cm×40 cm×34 cm冷水鱼循环水族箱中,设淡水对照组(CK)和盐度5.0、7.5、10.0、12.5和15.0组共6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10尾。实验盐度用海... 将初始体质量(3.87±0.32)g的一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幼鱼饲养在55 cm×40 cm×34 cm冷水鱼循环水族箱中,设淡水对照组(CK)和盐度5.0、7.5、10.0、12.5和15.0组共6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10尾。实验盐度用海量星海水素配制,养殖69 d检测其生长性能等指标,旨在为科学养殖青海湖裸鲤幼鱼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随盐度的升高,青海湖裸鲤幼鱼增重率(WGR)与特定生长率(SGR)逐渐降低,但盐度12.5组略有回升;日均增重率(ADG)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组最高;体长特定生长率(SGRL)呈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肥满度(CF)先升高再降低,5.0组最小;存活率(SR)无明显变化(90%以上)。盐度在0~10.0范围内,幼鱼鳃小片间隔逐渐减小;盐度超过10.0后,鳃组织退化,鳃小片弯曲程度加剧,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泌氯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鳃小片长度变短、宽度减小、间隔增大。不同盐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糖原含量以及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活性(P<0.05),5.0组肝糖原含量最高,10.0组肌糖原含量最高;10.0组肝中FBA活性最高,15.0组肌中FBA活性最高,首次确认FBA参与青海湖裸鲤的耐盐过程。综上所述,盐度在0~5.0时青海湖裸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盐度超过10.0对青海湖裸鲤幼鱼鳃组织影响显著,说明盐度处理增强了幼鱼糖代谢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青海湖裸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盐度 生长 鳃组织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生长影响研究
20
作者 郭若晨 闫丽婷 +2 位作者 罗颖 付生云 吴洪芳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76-77,共2页
绿色水产养殖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鱼的早期生活史阶段是其对外界环境最敏感的时期,也是死亡高峰时期,其中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为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的... 绿色水产养殖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鱼的早期生活史阶段是其对外界环境最敏感的时期,也是死亡高峰时期,其中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为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的阶段(李娟等,2023;康鹏天等,2024),选择合适的开口饵料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鱼苗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本研究探究轮虫、蛋黄和卤虫无节幼体3种不同开口饵料对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筛选出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较理想的开口饵料,为今后开展青海湖裸鲤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水产养殖 开口饵料 死亡高峰 外源性营养 苗种培育 养殖效益 水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