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
1
作者
李鸿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认为西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用法是说话者表达评价的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方言
形容词重叠式
评价理论
评价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青海方言和土族语的对比
被引量:
9
2
作者
席元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89年第1期90-94,共5页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过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邻省汉语河州方言区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如回、保安、东乡族的交往,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语
青海方言
汉语普通话
拟音
语助词
阿尔泰语系
副动词
语法功能
汉藏语系
语法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汉语方言试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文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21-26,共6页
一、引言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方言,均指地域方言而言。 我的家住在化隆县甘都镇,同循化的积石镇只隔一条黄河,但我们两处的方言,便在口音上大不相同,甚至有些词语也互有差异,这件事从小就引起了我的兴趣...
一、引言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方言,均指地域方言而言。 我的家住在化隆县甘都镇,同循化的积石镇只隔一条黄河,但我们两处的方言,便在口音上大不相同,甚至有些词语也互有差异,这件事从小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其后到了西宁、兰州,更远及于南京、上海、陕西、四川,方言纷陈,各具异采。而在上述各地,又接触些湖、广、闽、浙的文人学士,凡夫俗子,则更感到“南蛮(夬鸟)舌”,“呕哑嘲哳”,有些连听也听不懂了。这才觉得中国之大,风土之异,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对互相之间的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汉语
方言
汉人
青海方言
循化
藏语
移民
叠韵
《
方言
》
古音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汉语方言SOV句式宾格标记的考察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静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绝大多数SOV语言都有格标记,其功能主要用来区别施受关系,根据施受关系的显豁程度,本文探讨了青海汉语方言SOV句式宾格标记的隐现规律,并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宾格标记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青海
汉语
方言
SOV句式
宾格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汉语方言语法二、三题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晓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青海方言
汉语
方言
语法
“把”字句
“给”
普通话
宾语
句法格式
汉藏语言
《红楼梦》
受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
6
作者
忞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81-82,共2页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土族妇女善长刺绣,图一、图二(见封三)是两条不同图案的精美绣花腰带带头的照片,其实物使众多的参观者赞誉不绝。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授参观后喷喷赞叹道:“啊太美了,太美...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土族妇女善长刺绣,图一、图二(见封三)是两条不同图案的精美绣花腰带带头的照片,其实物使众多的参观者赞誉不绝。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授参观后喷喷赞叹道:“啊太美了,太美了,我以为是精美的印制品,原来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图案
腰带
青海方言
“花儿”
绣花鞋
刺绣
审美情趣
艺术价值
手工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
7
作者
蓝玉英
豆改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34-37,18,共5页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蓝玉英,豆改杰一马圈村概况马圈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最北端,是土族聚居的村庄,上接该县五十土族乡班彦村,南距平安县平安镇十余公里,东西两面,均分别隔山与该县松多乡、哈拉。直沟乡为邻。由...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蓝玉英,豆改杰一马圈村概况马圈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最北端,是土族聚居的村庄,上接该县五十土族乡班彦村,南距平安县平安镇十余公里,东西两面,均分别隔山与该县松多乡、哈拉。直沟乡为邻。由三个自然行政社组成,自南而北,依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方言
词汇
土语
汉语
第二人称
民和土族
语言特色
藏语
方言
区
文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片虔心“嘎吾”中 象镯腕上显精神
8
作者
芯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94-95,共2页
一片虔心“嘎吾”中象镯腕上显精神藏传佛教是佛教在我国的地方形式之一。千百年来,它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藏传佛教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有关宗教的标志物随处可见,就连做为个体...
一片虔心“嘎吾”中象镯腕上显精神藏传佛教是佛教在我国的地方形式之一。千百年来,它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藏传佛教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有关宗教的标志物随处可见,就连做为个体的人身上也时时闪现着宗教的余光,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妇女
顺时针方向转动
藏民族
青海方言
审美情趣
地方形式
吉祥图案
佛教
美的表现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
被引量:
7
9
作者
马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69-75,共7页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马伟“循化话/是指流行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汉语地方话,它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西宁话、乐都话(包括民和话)一起成为青海汉语方言中的三个次方言①。后两种次方言与普通...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马伟“循化话/是指流行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汉语地方话,它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西宁话、乐都话(包括民和话)一起成为青海汉语方言中的三个次方言①。后两种次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化话
撒拉语
普通话
语法功能
“是”字句
前一分句
后一分句
青海
汉语
方言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假设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
被引量:
6
10
作者
彭女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44-146,共3页
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认为“s”字是阿尔泰语言成分随迁徙的人群扩散到其它区域,再与不同的语言接触后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发展。
关键词
语气词“sa”
新疆汉语
方言
青海
汉语
方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
1
作者
李鸿春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文摘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认为西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用法是说话者表达评价的丰富资源。
关键词
青海方言
形容词重叠式
评价理论
评价意义
Keywords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in Qinghai Dialect
appraisal the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青海方言和土族语的对比
被引量:
9
2
作者
席元麟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89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一、引言 世居青海省的六个主要民族所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族,回族和藏族分别操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蒙古、土和撒拉族分别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土族语和撒拉语。操着不同语言的这些民族,在青海这块土地上世代相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过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邻省汉语河州方言区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如回、保安、东乡族的交往,相互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关键词
土族语
青海方言
汉语普通话
拟音
语助词
阿尔泰语系
副动词
语法功能
汉藏语系
语法范畴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汉语方言试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文实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21-26,共6页
文摘
一、引言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方言,均指地域方言而言。 我的家住在化隆县甘都镇,同循化的积石镇只隔一条黄河,但我们两处的方言,便在口音上大不相同,甚至有些词语也互有差异,这件事从小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其后到了西宁、兰州,更远及于南京、上海、陕西、四川,方言纷陈,各具异采。而在上述各地,又接触些湖、广、闽、浙的文人学士,凡夫俗子,则更感到“南蛮(夬鸟)舌”,“呕哑嘲哳”,有些连听也听不懂了。这才觉得中国之大,风土之异,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对互相之间的交往。
关键词
青海
汉语
方言
汉人
青海方言
循化
藏语
移民
叠韵
《
方言
》
古音
语言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汉语方言SOV句式宾格标记的考察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静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摘
绝大多数SOV语言都有格标记,其功能主要用来区别施受关系,根据施受关系的显豁程度,本文探讨了青海汉语方言SOV句式宾格标记的隐现规律,并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宾格标记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青海
汉语
方言
SOV句式
宾格标记
Keywords
Qinghai dialect: SOV word order
accusative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汉语方言语法二、三题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晓贞
机构
贵德县教育局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青海方言
汉语
方言
语法
“把”字句
“给”
普通话
宾语
句法格式
汉藏语言
《红楼梦》
受事者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
6
作者
忞愫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81-82,共2页
文摘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土族妇女善长刺绣,图一、图二(见封三)是两条不同图案的精美绣花腰带带头的照片,其实物使众多的参观者赞誉不绝。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授参观后喷喷赞叹道:“啊太美了,太美了,我以为是精美的印制品,原来是一...
关键词
服饰
图案
腰带
青海方言
“花儿”
绣花鞋
刺绣
审美情趣
艺术价值
手工艺术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
7
作者
蓝玉英
豆改杰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34-37,18,共5页
文摘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蓝玉英,豆改杰一马圈村概况马圈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最北端,是土族聚居的村庄,上接该县五十土族乡班彦村,南距平安县平安镇十余公里,东西两面,均分别隔山与该县松多乡、哈拉。直沟乡为邻。由三个自然行政社组成,自南而北,依次...
关键词
青海方言
词汇
土语
汉语
第二人称
民和土族
语言特色
藏语
方言
区
文化影响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片虔心“嘎吾”中 象镯腕上显精神
8
作者
芯愫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94-95,共2页
文摘
一片虔心“嘎吾”中象镯腕上显精神藏传佛教是佛教在我国的地方形式之一。千百年来,它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藏传佛教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有关宗教的标志物随处可见,就连做为个体的人身上也时时闪现着宗教的余光,漾...
关键词
藏族妇女
顺时针方向转动
藏民族
青海方言
审美情趣
地方形式
吉祥图案
佛教
美的表现
宗教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
被引量:
7
9
作者
马伟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69-75,共7页
文摘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马伟“循化话/是指流行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汉语地方话,它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西宁话、乐都话(包括民和话)一起成为青海汉语方言中的三个次方言①。后两种次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
关键词
循化话
撒拉语
普通话
语法功能
“是”字句
前一分句
后一分句
青海
汉语
方言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假设关系
分类号
H23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
被引量:
6
10
作者
彭女燕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语系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44-146,共3页
文摘
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认为“s”字是阿尔泰语言成分随迁徙的人群扩散到其它区域,再与不同的语言接触后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发展。
关键词
语气词“sa”
新疆汉语
方言
青海
汉语
方言
影响
Keywords
modal particle "sa"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Qinghai Chinese dialect
influence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
李鸿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语青海方言和土族语的对比
席元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8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汉语方言试探
李文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海汉语方言SOV句式宾格标记的考察
杨静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海汉语方言语法二、三题
张晓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
忞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
蓝玉英
豆改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片虔心“嘎吾”中 象镯腕上显精神
芯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循化汉语的“是”与撒拉语[sa/se]语法功能比较
马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
彭女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