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国雄 李文忠 +3 位作者 周心澄 贾俊姝 史常青 李世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E(柠条);在脑山区,模式F(青海云杉)为最优配置模式,其综合评价得分250.54,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J(青杨+中国沙棘)>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综合考虑生态服务功能及环境特点,在浅山区阴坡推广应用模式C,阳坡推广应用模式A;在脑山区阴坡推广模式F,阳坡推广模式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配置模式 生态服务功能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县白皮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姜秀清 李洪晓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28-29,共2页
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定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白皮洋葱在青海省大通县产量3.00万~3.75万kg/hm2、产值达15.00万~18.75万元/hm2的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宜在大通县海拔较低的川水地区和部分旱地种植.
关键词 白皮洋葱 栽培技术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3
作者 程雪丹 渠丽萍 王雄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三生空间”转型过程研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功能视角,采用洛... “三生空间”转型过程研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功能视角,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对青海省大通县2010—2018年“三生空间”转型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县“三生空间”以生态生产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占比较小;生态用地主要分布于县域西北部和北部边缘地区,生态生产用地分布于西北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区域,生产生态用地分布于中部和南部河谷地区,生活生产用地主要分布于县城中心区域。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总体特征来看,2010—2018年生态用地由分布较为集中向基本均衡转变,生态生产用地布局分散,但呈逐渐集中态势,生产生态用地较为集中,但呈逐渐均匀趋势,生活生产用地较为聚集且集中度不断提高,“三生空间”呈现生活生产用地占用生态生产用地和生产生态用地的特点。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布特征来看,2010—2018年东峡镇等5个乡镇的生态用地优势不断提高,长宁镇的生产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生活生产优势,“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过程主要受城镇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三生空间”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土地利用转型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2 位作者 刘硕 郑佳丽 王占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0-416,共7页
2008年3-8月,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不同样地类型下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了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生活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与群落中各层次的物种组成情况相... 2008年3-8月,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不同样地类型下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了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生活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与群落中各层次的物种组成情况相同。②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差异,混交林相对纯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③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次生林>退耕地人工林>农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次生林。④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退耕还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的林草布局,促进群落的稳定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退耕还林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林碳储量初步估算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倩倩 贺康宁 +4 位作者 刘硕 李玉娥 董梅 孙晓涵 李安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5,共5页
通过调查11~62a不同龄级青海云杉的主要生长指标,对其植被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与胸径、树高和林龄等的相关关系,以评估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林的碳汇功能。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碳密度为22.06~166.56t.hm-2,平均65.68t.hm... 通过调查11~62a不同龄级青海云杉的主要生长指标,对其植被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与胸径、树高和林龄等的相关关系,以评估青海省大通县青海云杉林的碳汇功能。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碳密度为22.06~166.56t.hm-2,平均65.68t.hm-2,其中活体碳密度占85.4%,枯落物碳密度占14.6%。植被活体碳密度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正相关,随林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林龄49a时达到最大,为151.20t.hm-2。枯落物碳密度与活体碳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枯死率则相反,林龄49a的云杉林枯落物碳密度最大,为15.36t.hm-2,枯死率最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县 青海云杉 植被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土壤质量演变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郑佳丽 高国雄 +3 位作者 吕粉桃 史常青 康祎 雷晓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地典型土壤类型——黑钙土,进行标准地调查及标准剖面采样,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退耕年限(0,5,10,15,20,25,30a)的综合土壤质量指...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脑山区退耕还林地典型土壤类型——黑钙土,进行标准地调查及标准剖面采样,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退耕年限(0,5,10,15,20,25,30a)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揭示不同退耕年限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的30a中,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土壤质量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其过程基本分为3个阶段:(1)退耕初期(退耕5a),林分幼林期,为土壤质量指数相对增长期;(2)退耕中期(退耕5~20a),针阔叶林林分速生期,为土壤质量指数大幅度升高并达到峰值期;(3)退耕后期,退耕208后,林分相对稳定期,林分郁闭度增大,土壤质量指数随之下降;退耕25a后,林分进入自疏期,土壤质量指数略有升高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黑钙土 土壤质量演变评价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大通县畜牧兽医农技推广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巴军福 刘得元 《养殖与饲料》 2015年第8期68-70,共3页
本文结合青海省大通县的基本概况,介绍了大通县畜牧兽医农技推广现状,总结了畜牧兽医农技推广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青海大通县 畜牧兽医 农技推广 现状 方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
8
作者 王守满 李向瑜 +1 位作者 薛生贝 曾湘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21,共2页
大通县紧紧抓住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国债水保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的大好机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型体制,集中资金,捆绑项目,使零星的分散治理真正转变为区域性集中连片治理,建成了总面积... 大通县紧紧抓住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国债水保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的大好机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型体制,集中资金,捆绑项目,使零星的分散治理真正转变为区域性集中连片治理,建成了总面积为274 47km2的水土保持示范区,保证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发挥,开创了大示范区建设的新局面。介绍了其经验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大示范区建设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巾帼不乏英雄气,拼搏进取展芳华——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哈进菊
9
作者 李春云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I0001-I0004,共4页
曾经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的逊让、多林、青山等乡镇,存在着大量的坡耕地,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日子。2013年以来,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后拉、一条沟、上沟、青山项目区一带... 曾经地处青海省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的逊让、多林、青山等乡镇,存在着大量的坡耕地,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日子。2013年以来,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后拉、一条沟、上沟、青山项目区一带的村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修整好的5 646 hm^(2)梯田层叠绵延,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好似一副色彩艳丽的风景画卷。坡改梯的实施不仅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而且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农作物增产增收,激活了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而每一项水土保持工程的背后,都有水保工作者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身影,哈进菊就是始终冲在最前沿的那个“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青海大通县 水保工作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工作 坡改梯 保土 劳动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辉 贺康宁 +3 位作者 胡兴波 王伟伟 王晓 李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以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5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 以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5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混交林相对纯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在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混交的这种配置下,其林下植被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上均表现为最大。因此,建议在该地区适当扩大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种植面积,以充分发挥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并提高地表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群落 林下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图案彩陶盆辨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春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0,32,共9页
舞蹈图案彩陶盆辨析戴春阳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①,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构图及所蕴含的深遽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马家窑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也为美术... 舞蹈图案彩陶盆辨析戴春阳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①,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构图及所蕴含的深遽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马家窑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也为美术史、舞蹈史的研究添写了不可多得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 图案 文化内涵 大地湾遗址 青海大通县 舞蹈动作 黄河上游地区 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智慧农业实现一年四熟
12
作者 孙红论 《农业知识》 2020年第3期37-39,共3页
在青海大通县塔尔镇凉州庄村双新公路沿线,千亩蔬菜带、10亩智能化育苗中心、14栋不同结构的高标日光节能温室、20栋塑料大棚,景象波澜壮阔。这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完全的工业化生... 在青海大通县塔尔镇凉州庄村双新公路沿线,千亩蔬菜带、10亩智能化育苗中心、14栋不同结构的高标日光节能温室、20栋塑料大棚,景象波澜壮阔。这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完全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和智慧农业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生产方式 日光节能温室 塑料大棚 智慧农业 青海大通县 公路沿线 摒弃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UFL-1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岽 阿吉林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1期47-48,51,共3页
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生产的耕、种、植保环节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收获一直采用“机械挖掘+人工捡拾”的收获方式,收获时每台挖掘机后面要跟进20-30个劳动力进行捡拾,每亩收获的人工成本在150元以上。4UFL-1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 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生产的耕、种、植保环节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收获一直采用“机械挖掘+人工捡拾”的收获方式,收获时每台挖掘机后面要跟进20-30个劳动力进行捡拾,每亩收获的人工成本在150元以上。4UFL-1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挖掘、薯块与土壤秸秆残膜分离、薯块收集、提升装运等作业,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县 马铃薯生产 收获方式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减轻劳动强度 捡拾 人工成本 残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挡光遂剥树皮 毁坏公物获刑半年
14
作者 徐鹏 《农村新技术》 2020年第9期67-68,共2页
因为不满村集体的杨树挡了自家耕地的光,刘某一气之下用短斧将308棵青杨树根部的树皮剥落。近日,青海省大通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2019年10月,家住大通县某村的村民刘某,因不满其耕地周边生长的青杨树遮挡个人耕... 因为不满村集体的杨树挡了自家耕地的光,刘某一气之下用短斧将308棵青杨树根部的树皮剥落。近日,青海省大通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2019年10月,家住大通县某村的村民刘某,因不满其耕地周边生长的青杨树遮挡个人耕地阳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通县 故意毁坏财物 公物 树皮 村集体 人民法院 耕地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推进全程综合服务
15
作者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第12期56-57,共2页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要获得农民的认可,贏得市场,就要善于抢抓机遇、踏实干事创业、创新服务模式。青海省大通县新华农机科技示范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全程农机作业服务,大力开展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农资代购...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要获得农民的认可,贏得市场,就要善于抢抓机遇、踏实干事创业、创新服务模式。青海省大通县新华农机科技示范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全程农机作业服务,大力开展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农资代购、农产品代售、农产品储藏加工、新装备新技术示范推广等综合农事服务,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作业服务 农机专业合作社 新技术示范 抢抓机遇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机科技 创新服务模式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