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造具有生命意义的“复合”斑块——以上海青浦新城西区公园概念设计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昊 韦金妮 李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
为避免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上海青浦新城西区公园概念设计尝试运用新的公园规划理念—营造具有生命意义的"复合"斑块,提出利用地形高差来呈现大自然的往复变化对人们的活动行为和场地的影响,设计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公共... 为避免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上海青浦新城西区公园概念设计尝试运用新的公园规划理念—营造具有生命意义的"复合"斑块,提出利用地形高差来呈现大自然的往复变化对人们的活动行为和场地的影响,设计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公共活动场地,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交融,建立城市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 功能复合 斑块 上海青浦新城西区公园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青浦新城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代军 杨贵庆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67-74,共8页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青浦区第2次经济普查、第6次人口普查和《上海市青浦城区总体规划修改(2010)》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的相互关系,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青浦区第2次经济普查、第6次人口普查和《上海市青浦城区总体规划修改(2010)》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的相互关系,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中度相关:其中总体就业岗位,制造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的就业岗位分布与工业用地面积、道路长度、工业园区互为影响因子;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岗位分布与居民服务设施规模互为影响因子。其二,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和就业岗位分布的相互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就业岗位 典型相关分析 青浦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机更新的新城绿环精细化调控——以上海市青浦新城绿环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向频 韩佳憓 《园林》 2022年第12期73-79,共7页
新城是上海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的重要战略空间。地处城市边界的新城绿环在推动城乡融合、优化产业格局、改善城乡品质、引导生态价值复合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上海新城绿环生... 新城是上海市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的重要战略空间。地处城市边界的新城绿环在推动城乡融合、优化产业格局、改善城乡品质、引导生态价值复合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上海新城绿环生态功能单一、建设空间紧张、建成环境品质有待改善等问题,基于当前绿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影响新城绿环建设“盲目性、单一化、实施难”等问题的共性因素,提出存量发展时代下,新城绿环面向有机更新的精细化调控方法。最后结合青浦新城绿环的规划实践,以新城绿环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对照《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上海市“104区块、195区域、198区块”等相关规定对绿环内建设用地的管控要求,借助综合评价法充分挖潜各类闲置、低效用地位置并测算用地规模。同时,结合青浦新城绿环的自然水林网络与历史人文特色,分别从生态敏感性分析与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水林整治与游憩功能叠加、景观风貌提升与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等角度切入,探讨新城绿环绿地系统精细化调控的实现途径,引导绿环土地有效发挥其复合多元的生态服务潜能,实现绿色生态空间价值激活,以期为当下城市新城绿环建设与有机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环规划 有机更新 精细化调控 青浦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花园滨水城市——上海市青浦新城规划与建筑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上海市青浦区规划局 上海市青浦区新城建设公司 《上海城市规划》 2006年第2期39-46,共8页
关键词 青浦新城 滨水城市 花园 园林 城市更新 历史风貌 建筑 上海市 规划 长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信息
5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上海城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获得通过2月23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上海市城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城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本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上海市测绘院 领域 国土资源管理 资料来源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国际花园城市 政风行风 经济适用房 规划 长远计划 旧区改造 青浦新城 商品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