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及机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乐 袁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采用25日龄健康的昆明种小鼠12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以下简称青霉酸)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试验,以探索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主要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高剂量染... 采用25日龄健康的昆明种小鼠12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以下简称青霉酸)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试验,以探索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主要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高剂量染毒能使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出现固缩、溶解,相同剂量下雄性肾脏的损伤比雌性的严重;脂质过氧化反应是青霉酸引起肾损伤的作用机理,它能使小鼠肾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及MDA含量上升,呈现剂量相关性;青霉酸通过促进Bax和P5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霉菌毒素-霉酸 小鼠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环境与产黄青霉形态和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斌 李涛 戴干策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结合青霉素发酵过程,考察了产黄青霉形态变化和发酵罐中剪切环境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考察的产黄青霉菌株对强剪切作用呈现出瞬时响应和逐渐衰减的反应机制,实际剪切强度介于发酵罐内最高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之间。提出了总体剪切强... 结合青霉素发酵过程,考察了产黄青霉形态变化和发酵罐中剪切环境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考察的产黄青霉菌株对强剪切作用呈现出瞬时响应和逐渐衰减的反应机制,实际剪切强度介于发酵罐内最高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之间。提出了总体剪切强度的概念,用于定量表达不同桨型、多层搅拌下剪切环境。青霉素发酵需要在较强剪切环境中进行,采用轴向流桨和涡轮桨组合搅拌时,可通过调整桨径和搅拌转速来保证剪切环境满足菌体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环境 青毒素 发酵 形态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对青霉素钾结晶收率的影响
3
作者 高任龙 尹秋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6-468,共3页
探讨EDTA对青霉素钾结晶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青霉素钾结晶过程中EDTA对结晶收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10%EDTA溶液的加入量与重相体积比为0.003时,效果较好,生产试验组收率比对照组提高1.75%,产品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关键词 EDTA 青毒素 结晶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氨苄青霉素钠过敏及不良反应报告
4
作者 邱立新 罗先丁 +3 位作者 李景上 王晓春 莫翠英 卢建红 《湖南畜牧兽医》 1996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犬病 氨苄青毒素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毒素在养鸡生产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5
作者 汤敬东 《畜禽业》 2014年第8期37-38,共2页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它能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影响代谢机能.霉菌毒素可能收割前形成于田间,也可能收割之后由于储藏条件不理想,而继续形成.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变强,气候变得更恶劣,霉菌毒素形成于田间的情况更加突出.1 饲料中主要...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它能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影响代谢机能.霉菌毒素可能收割前形成于田间,也可能收割之后由于储藏条件不理想,而继续形成.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变强,气候变得更恶劣,霉菌毒素形成于田间的情况更加突出.1 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产生条件1.1 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报道的有200种真菌产生300多种霉菌毒素,在食物和饲料中比较常见,对人及畜禽造成危害的毒素有20余种.其中最常见及危害最严重的有6种:黄曲霉毒素(AF)、赭曲霉毒素(OT)、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ON)、烟曲霉毒素(FUM)、T-2毒素等.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霉菌毒素按产生环境可以分为田间毒素和仓储毒素两类,田间毒素是田间产生的霉菌分泌而来,包括萎蔫酸、ZON、FUM、念珠菌毒素、单端孢霉烯毒素、DON、蛇形菌素(DAS)等;仓储毒素主要由仓储霉菌分泌产生,主要包括AF、青霉菌毒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危害 养鸡生产 玉米赤霉烯酮 黄曲霉毒素 预防 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治龟感冒
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4年第10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感冒治疗 福尔马林 青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传染性坏死肝炎的诊治
7
作者 图鲁宏 《农村科技》 2000年第10期25-25,共1页
我县某单位的一群绵羊曾出现突然死亡,经剖检和化验室检查,确诊为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1.发病情况及症状在这群羊里,先后死了12只。据牧羊人述,一个月以前一周内死亡5只生产母羊。经过注射四联菌以后停止死亡。绵羊死前表现呆钝、倒地... 我县某单位的一群绵羊曾出现突然死亡,经剖检和化验室检查,确诊为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1.发病情况及症状在这群羊里,先后死了12只。据牧羊人述,一个月以前一周内死亡5只生产母羊。经过注射四联菌以后停止死亡。绵羊死前表现呆钝、倒地、无挣扎地死亡。2.剖检尸体的病理变化是整个背部和两侧皮下静脉充血致使病部皮肤外观呈暗青色。体腔和心包,积有大量的清亮的液体。肝表面或切面散在有被一暗晕所围绕的黄豆至豌豆大淡黄或草黄色坏死灶,胆管中多有肝吸虫。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化验室 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 绵羊 发病情况 皮下静脉 肝吸虫 青毒素 剖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