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菌系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姚革 彭化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5期536-540,共5页
从四川省的7种作物上分离得到了154个细菌性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病原菌。各个分离菌在形态、染色、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特性都相似。比较研究了不同地区、作物上的49个代表菌株。根据Haywagd和Buddenhagen的分类... 从四川省的7种作物上分离得到了154个细菌性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病原菌。各个分离菌在形态、染色、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特性都相似。比较研究了不同地区、作物上的49个代表菌株。根据Haywagd和Buddenhagen的分类标准,四川省细菌性青枯病以生化型Ⅲ为主,病原菌的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青枯病原菌 菌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花生青枯病菌致病型及生物型的测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晓敏 胡方平 吴燕榕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70-473,共4页
从采自福建 10个县 (市 )花生青枯病株标样中 ,分离出花生青枯病原菌菌株 72个 .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 ,2 9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测定 .供试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表明 ,福建省的花生青枯病菌属于致病型 和 ,其... 从采自福建 10个县 (市 )花生青枯病株标样中 ,分离出花生青枯病原菌菌株 72个 .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 ,2 9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测定 .供试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表明 ,福建省的花生青枯病菌属于致病型 和 ,其中以致病型 为主 .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甜醇的利用能力以及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表明 ,除晋江菌株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不产生气泡 ,定为生物型 - 4 ,同安菌株由于不利用三糖而利用三醇定为生物型 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青枯 青枯病原菌 生物型 致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根系土壤中青枯病菌动态与田间病害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怀俊 顾钢 +2 位作者 纪成灿 陈顺辉 林伟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研究了烤烟品种CB-1,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等田间青枯病发生情况,以及K326,CB-1烟株根系土壤青枯病菌的数量动态变化及其与田间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抗性品种的土壤中,青枯病菌的数量差异较大;根系中病原菌繁殖到一定数量... 研究了烤烟品种CB-1,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等田间青枯病发生情况,以及K326,CB-1烟株根系土壤青枯病菌的数量动态变化及其与田间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抗性品种的土壤中,青枯病菌的数量差异较大;根系中病原菌繁殖到一定数量且生长一段时期后,田间烟株才会出现症状且与前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温湿度高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壤 青枯病原菌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盆栽防效 被引量:9
4
作者 伍善东 雷平 +4 位作者 郭照辉 黄军 程伟 付祖姣 单世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7-630,共4页
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2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QGJ–6的拮抗圈直径最大,为20.2 mm,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82.4%。逐步诱导拮抗内生细菌QGJ–6对硫酸链霉素产... 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2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QGJ–6的拮抗圈直径最大,为20.2 mm,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82.4%。逐步诱导拮抗内生细菌QGJ–6对硫酸链霉素产生抗性,通过灌根接种的方法,验证了菌株QGJ–6能在番茄的根、茎、叶中定殖。基于菌株QGJ–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原菌 内生细菌 硫酸链霉素 生防效果 短短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