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拮抗姜瘟根际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霞 张小平 李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41-4844,共4页
从生姜连作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生姜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arum Smith)有强拮抗作用的沙雷氏菌株R11,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的系统鉴定,发现R11为革兰氏阴性菌,端生一根鞭毛。以1... 从生姜连作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生姜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arum Smith)有强拮抗作用的沙雷氏菌株R11,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的系统鉴定,发现R11为革兰氏阴性菌,端生一根鞭毛。以16S r 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1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R11与沙雷氏菌(Serratia sp.)十分接近,序列相似性值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氏菌(Serratia sp.) 16S RDNA 青枯假单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arum Smi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杆菌3000亿个/克可湿性粉剂防治辣椒青枯病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绪根 姬小雪 +3 位作者 刘麦丰 邱士芬 赵芹 陆晓雁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4期414-416,共3页
辣椒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会严重减少辣椒产量。试验通过单位面积施用不同剂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3 000亿个/g可湿性粉剂以明确其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3... 辣椒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会严重减少辣椒产量。试验通过单位面积施用不同剂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3 000亿个/g可湿性粉剂以明确其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3 000亿个/g可湿性粉剂能够很好的控制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杆菌可湿性粉剂 辣椒青枯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超微结构的研究
3
作者 周宗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9-74,63,共7页
本文报道了对生长于两种培养基上的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的外形与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生长于含有烃类基质上的实验组菌的外表有许多折皱和纤毛,菌体内有大小不等的油滴累积,... 本文报道了对生长于两种培养基上的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的外形与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生长于含有烃类基质上的实验组菌的外表有许多折皱和纤毛,菌体内有大小不等的油滴累积,油滴没有膜的界限。某些实验组菌体细胞膜上有膨胀的突起部分。整个观察表明,实验组细菌将烃类基质由菌体表面吸收入菌体,进而在体内累积,最终由胞内酶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pseudomonas sp 超微结构 细菌降解 烃类基质 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 表面吸收 十六烷 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假单胞杆菌运动性的分子研究技术
4
作者 白小军 王晓菁 +1 位作者 沈瑞清 毛国璋 《宁夏农林科技》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通过检测 ,从 10 7株野生型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中获得 3 0株具有明显运动性的野生型菌株。运用分子技术克隆到控制运动性的基因 ,并将控制运动性的基因导入不同菌株 ,从而获得运动性不同的各种工程菌株。运用这些工程菌株进行趋向性和... 通过检测 ,从 10 7株野生型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中获得 3 0株具有明显运动性的野生型菌株。运用分子技术克隆到控制运动性的基因 ,并将控制运动性的基因导入不同菌株 ,从而获得运动性不同的各种工程菌株。运用这些工程菌株进行趋向性和致病性测定 ,初步试验表明 ,有运动性的野生型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具有比非运动性的野生型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更强的趋向性和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假单杆菌 运动性 分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与有机肥复配对黔江烟草青枯病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玉霞 王珍珍 +2 位作者 张水翔 常腾腾 张学杰 《植物医学》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荧光假单胞菌与有机肥复配施用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明确能充分发挥和保障微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效果的最佳施用浓度,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黔江基地单元小区试验,以根茎康微生物菌剂作为阳性对照,... 为探究不同浓度荧光假单胞菌与有机肥复配施用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明确能充分发挥和保障微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效果的最佳施用浓度,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黔江基地单元小区试验,以根茎康微生物菌剂作为阳性对照,探究移栽时窝施不同浓度荧光假单胞菌与动物源有机肥牛粪对不同时期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及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团棵期和旺长期,田间试验各处理之间烟草农艺性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移栽时窝施微生物菌肥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从控病效果来看,微生物菌肥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控病效果,其中低浓度微生物菌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高浓度,浓度为1×10^(7)cfu/g的生物菌肥在室内和田间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58.56%和55.21%.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结果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对烟草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 荧光假单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对辣椒青枯病防效田间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艳辉 陈小燕 肖艳 《西北园艺(蔬菜)》 2013年第4期52-53,共2页
辣椒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是常见的辣椒根部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年连作重茬,加上综合管理不善,辣椒土传病害逐年加重,从发病趋势看,青枯病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已成为限制其高产栽培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
关键词 青枯 荧光假单 辣椒 试验初报 田间 防效 土传病害 假单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圣杰 丁克坚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606-607,615,共3页
生物防治是解决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笔者综述了利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转基因植物等生防因子防治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茵性青枯 无致病力青枯 芽孢杆菌 假单杆菌 链霉菌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两种抗病机制结合控制桉树青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冉隆贤 向妙莲 +1 位作者 李正楠 姬惜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9、WCS417r分别组合,将诱导抗病性和抗生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菌液蘸根的方法,2-79和WCS4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18.4%和33.8%,差异显著(α=0.05).在组合防病试验中,经水杨酸、2-79、WCS417r分别处理后的桉树苗发病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7.2%、42.9%和37.2%,而用水杨酸和生防菌共同处理(SA+2-79,SA+WCS417r)后的发病率则比对照分别低54.3%、51.5%,且比分别用三者单独处理的显著降低,防病效果显著增强.此结果表明,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性与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菌结合,能显著提高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工程 病理学 尾叶桉 荧光假单杆菌 PCA 青枯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木麻黄青枯病抗性测定的几项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测试受到植物材料、接种条件及病级测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根苗与有根苗上病害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特征,并且与高度相关,但无根苗更为感病。在三种龄期的无根苗中,以木质化的褐梗最为...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测试受到植物材料、接种条件及病级测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根苗与有根苗上病害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特征,并且与高度相关,但无根苗更为感病。在三种龄期的无根苗中,以木质化的褐梗最为感病,绿梗次之,嫩枝较为抗病。青枯菌在连续培养14天后接种致病力不减。病害的相对强度在直射光、散射光及灯光等三种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区别。病害强度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便趋缓。研究认为在室内以中等浓度的青枯菌液接种木麻黄无根褐梗苗是快速测定其抗性的一个可靠方法,并就采用相对病害强度代替发病株率作为病级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假单杆菌 无根苗 抗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对青枯菌的水平及垂直抗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7-431,共5页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假单杆菌 水平抗性 垂直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越 童金林 +1 位作者 叶伟清 陈爱萍 《中国蚕业》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 青枯 桑树 原因 青枯假单杆菌 蚕桑生产 发生面积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济 游春平 董章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筛选花生青枯病的生物防治菌株。【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利用盆栽试验筛选防治效果好的细菌菌株。【结果】从根际土壤中分离的300余株细菌中筛选获得7株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作用... 【目的】筛选花生青枯病的生物防治菌株。【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利用盆栽试验筛选防治效果好的细菌菌株。【结果】从根际土壤中分离的300余株细菌中筛选获得7株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Ab、A27和A38的抑菌直径超过10 mm,且其分泌物对该菌有抑制效果。将这3个菌株进一步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38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52.72%。通过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A38菌株鉴定为绿脓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结论】筛选到一种花生青枯病菌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细菌,鉴定为绿脓假单胞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 生物防治 筛选 绿脓假单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丽华 康倩 《西北园艺(蔬菜)》 2016年第6期34-35,共2页
辣椒青枯病是土壤传播的一类细菌性病害,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主要危害蕃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各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快、危害时间长,损失惨重,已成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障碍。1症状病株主要表现为迅... 辣椒青枯病是土壤传播的一类细菌性病害,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主要危害蕃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各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快、危害时间长,损失惨重,已成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障碍。1症状病株主要表现为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株多在辣椒开花后显症,初期仅顶部叶片萎蔫下垂,下部叶片出现凋萎,最后中部叶片也凋萎。病菌通过作物根部的伤口侵染,侵入作物后进入维管束,并通过增殖堵塞输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青枯 顶部叶片 细菌性病害 假单杆菌 辣椒生产 输导系统 作物根部 茄科作物 花后 危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桉树青枯病获得重大突破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仲美 沈文生 +2 位作者 黄乃秀 李浩焕 曾炼武 《广西林业》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桉树组培苗、人工杂交育种和扦插育苗技术的成功,使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桉树木材的利用更加受到重视。筹建中的南宁造纸厂、北海高密度纤维板厂均以桉树为主要原料,可以预见桉树的种植面积必将迅猛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桉树组培苗、人工杂交育种和扦插育苗技术的成功,使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桉树木材的利用更加受到重视。筹建中的南宁造纸厂、北海高密度纤维板厂均以桉树为主要原料,可以预见桉树的种植面积必将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桉树青枯病在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广泛流行,给桉树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挫伤了桉树种植者的造林积极性,防治桉树青枯病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青枯 青枯 扦插育苗技术 速生丰产林 高密度纤维板 按树 优良无性系 广东廉江 青枯假单杆菌 高峰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15
作者 罗文辉 陈永高 +1 位作者 龚德祥 黄文胜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番茄青枯 防治技术 诊断 细菌性病害 假单杆菌 番茄枯萎病 病株率 田间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青枯病的识别与预防
16
作者 万惠恩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8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芝麻青枯 青枯假单杆菌 愈创本酚 细菌性病害 真细菌纲 发病初期 重茬 预防方法 农业防治 豆科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根本途径——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17
作者 黄乃秀 《广西林业》 1995年第2期20-20,共1页
桉树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细菌病害。该病害自80年代初期报导发现起,近年来随着桉树品种的不断引进和速生桉树林的大面积营造,桉树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桉树生产中... 桉树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细菌病害。该病害自80年代初期报导发现起,近年来随着桉树品种的不断引进和速生桉树林的大面积营造,桉树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桉树生产中的头等病害。广东茂名市桉树青枯病调查组1991年对该市范围内调查认为:按目前巨尾桉和尾叶桉的感病率与死亡率估计,五年后全市速生桉树平均死亡率将达30%~40%,其损失量将大于上述桉树的速生量,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青枯 根本途径 按树 抗病品种 假单杆菌 抗病品系 平均死亡率 细菌病害 速生桉树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姜瘟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广民 范国强 +6 位作者 朱汉城 郑继法 王教义 丁爱云 任清盛 刘振伟 史秀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8-422,共5页
1998~ 2 0 0 0年从山东省莱芜、泰安、滕州和安丘等 6个地 (市 )县采集姜瘟病株 ,室内分离纯化获得10 7个菌株 ,从中选出部分菌株 ,对病原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进行测定 ,并与番茄青枯病菌Tm2和... 1998~ 2 0 0 0年从山东省莱芜、泰安、滕州和安丘等 6个地 (市 )县采集姜瘟病株 ,室内分离纯化获得10 7个菌株 ,从中选出部分菌株 ,对病原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进行测定 ,并与番茄青枯病菌Tm2和烟草青枯病菌P s3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菌株均属于青枯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Smith)。根据对其 6种糖和醇的作用以及脱氮作用 ,明确山东姜瘟病菌有Ⅱ和Ⅲ两个生物型 ,比例分别为 42 31和 5 7 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假单杆菌 菌株 生物型 姜瘟病 症状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矿泉水中致病菌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永清 吴清平 +3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彭飞艇 杨秀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43-1545,1550,共4页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和流动杀菌的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臭氧消毒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臭氧浓度0.36 mg/L,作...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和流动杀菌的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臭氧消毒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臭氧浓度0.36 mg/L,作用10 min后,铜绿假单胞菌存活率小于1.0%;臭氧浓度0.31 mg/L,作用3 min后,粪链球菌存活率小于0.1%;臭氧浓度在0.45 mg/L及以上,作用10 min后,大肠杆菌存活率在2.0%以下。流动杀菌试验中,臭氧浓度0.20~0.60 mg/L,作用3 min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链球菌的存活率在0.01%以下,即杀灭率在9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消毒 铜绿假单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姜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罗怀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38,40,共2页
我国姜瘟的研究现状罗怀海(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成都610041)姜瘟也称生姜腐败病,50年代即有发生,主要为害生姜根茎,茎、叶也能受害。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的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呈水浸状,黄褐色、无光泽,... 我国姜瘟的研究现状罗怀海(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成都610041)姜瘟也称生姜腐败病,50年代即有发生,主要为害生姜根茎,茎、叶也能受害。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的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呈水浸状,黄褐色、无光泽,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有污白发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姜瘟 青枯假单杆菌 软腐欧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