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的交融——接受美学视域中的青春版《牡丹亭》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玥 李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6,13,共4页
关键词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新思路 古典美学 现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燃亮典雅——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丽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229,共3页
针对目前传统昆曲音乐低迷的现状,青春版的《牡丹亭》,可以说给处于困境中的昆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等诸方面因素分析,论述它在传统昆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继承和创新,最后对昆曲音乐的未来做了展望。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昆曲 剧本 曲牌 唱腔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 创新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万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全球化时代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意识形态,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使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成功... 全球化时代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意识形态,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使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成功演绎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文化解读,对当代社会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做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地域性 传统文化 全球化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教育与名剧进校——在南京大学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人文素质教育 南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春版《牡丹亭》对“戏曲进校园”的启示
5
作者 汤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87,共3页
由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路。在"审美视觉化"和媒介充斥的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戏曲艺术进校园,应精选剧目以契合青年接受心理;分析青年审美风尚以在改编中注入现代元素;重视... 由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路。在"审美视觉化"和媒介充斥的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戏曲艺术进校园,应精选剧目以契合青年接受心理;分析青年审美风尚以在改编中注入现代元素;重视宣传以架起戏——众沟通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戏曲 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剧传播的经典个案——以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雅琴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7-69,共3页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场昆剧复兴运动,在当代昆剧史上影响力深远。其编剧、导演、主要演员、舞美灯光、舞台设计等具有鲜明的白氏昆剧特色,其传播策略更是富有创意。结合青春版《牡丹亭》研究昆剧传播,有助于昆...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场昆剧复兴运动,在当代昆剧史上影响力深远。其编剧、导演、主要演员、舞美灯光、舞台设计等具有鲜明的白氏昆剧特色,其传播策略更是富有创意。结合青春版《牡丹亭》研究昆剧传播,有助于昆剧未来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主体 传播内容 传播对象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守正创新
7
作者 李岚 《艺术百家》 2025年第3期75-79,共5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昆曲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着观众老龄化、市场萎缩、专业人才紧缺等困境,其活态传承已然成为关乎昆曲存续与发展的重要课题。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活跃于舞台,常演常...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昆曲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着观众老龄化、市场萎缩、专业人才紧缺等困境,其活态传承已然成为关乎昆曲存续与发展的重要课题。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活跃于舞台,常演常新,成为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之作。通过文本重构、表演传承、舞美革新、传播拓展四个维度的探索与实践,该剧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具生命力的范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芹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嘹亮高亢、婉转悠扬的“海莱腔”,通过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媒... 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嘹亮高亢、婉转悠扬的“海莱腔”,通过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媒体.掀起“原生态”音乐的热潮。2007年,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盛大开幕。不经意间,泸州老窖煽情的电视广告语后加了一个画面,一行清晰的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如烙心头。短短几年.一个词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流行时尚,不仅仅是学界,政府、大众传媒包括普通民众在内,都前所未有地热情高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功能 青春版《牡丹亭》 电视媒体 国家剧院 传播符号 泸州老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昆曲血脉关注昆剧现状——第十届昆曲学术座谈会综述
9
作者 朱栋霖 周子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59,共6页
2024年4月29日至5月1日,文旅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第十届昆曲学术座谈会在苏州大学举办,中国昆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河北大学... 2024年4月29日至5月1日,文旅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第十届昆曲学术座谈会在苏州大学举办,中国昆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艺术研究院、浙江传媒学院、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昆剧院团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周年纪念”“新时代昆剧创作”与“昆曲音乐创作”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昆曲艺术守正创新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昆曲研究 学术座谈会 昆曲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获得官方与学界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了戏迷的质疑。本文从白先勇"昆曲新美学"的理论内涵与创作实践着手,结合多方观点分析后认为,"昆曲新美学"是一种创作观念,而不是新的昆曲美学,如果要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它,可以视为一种舞台美学,不仅适用于昆曲,也适用于其他戏曲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 版《玉簪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百家》2006年总目录
11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艺术 文化意蕴 高师音乐教育 戏曲 音乐教育思想 声乐教学 青春版《牡丹亭》 现代书法 百家 审美特征 高师钢琴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先勇的昆曲事业及其影响
12
作者 洪惟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8,53,共4页
白先勇认为,民俗文化、一般通俗文化固然需要,但是士大夫的精致文化更不可忽略,而最足以代表华人精致文化的应是昆曲。昆曲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表现于舞台上,是中华精致文化的代表。因此白先勇迷恋昆曲,狂热地推动昆曲事... 白先勇认为,民俗文化、一般通俗文化固然需要,但是士大夫的精致文化更不可忽略,而最足以代表华人精致文化的应是昆曲。昆曲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表现于舞台上,是中华精致文化的代表。因此白先勇迷恋昆曲,狂热地推动昆曲事业。白先勇对昆曲的推动可以分为两阶段:一为20世纪的《游园惊梦》;二为21世纪的青春版《牡丹亭》。演出之外,还有校园昆曲教学和演员培训,这种扎根的工作是很重要的。白先勇于2009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推广"昆曲传承计划",2010年4月起在苏州大学办理"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2011年起在台湾大学开设"昆曲新美学"课程。每一年课程都会安排数场演出,由传承计划的苏昆演员演出。白先勇的昆曲事业对昆曲命脉的延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昆曲史上辉煌的一页。白先勇的成功在于行动,只有呼吁是没有用的。只有亲自下去做,制作《游园惊梦》舞台剧,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真实的行动,才能保证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游园惊梦 青春版《牡丹亭》 校园昆曲教学 传承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收集
13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5,共1页
2008年12月28日,苏州昆剐院向汤显祖纪念馆举行相关资料捐赠仪式,赠送的资料包括青春版《牡丹亭》DVD、书籍《圆梦》、温家宝渤望的“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题词复制件等。
关键词 档案收集 青春版《牡丹亭》 捐赠仪式 《圆梦》 纪念馆 汤显祖 DVD 温家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