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到民间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青年运动的“农村转向”及其历史贡献 |
任园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抗日战争中青年运动的地位、贡献和启示 |
魏久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3
|
中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 |
魏久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党领导近代海关青年运动的革命话语及其历史逻辑阐析 |
董强
|
《海关与经贸研究》
|
2021 |
2
|
|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基本经验研究 |
吕健
王一航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6
|
五四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 |
杨晓素
赵善庆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0 |
0 |
|
7
|
动员与引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青年运动的实践与经验 |
董翼
冯任蒲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中国青年运动领袖刘光 |
刘晴波
郑范平
陈乐群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90 |
0 |
|
9
|
思想引领与组织建构:常州三杰与中国青年运动 |
蔡嘉生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0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主题创作展开幕 |
杨英曦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0 |
|
11
|
论曾志对闽西苏区青年运动的贡献 |
叶冬花
|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0 |
|
12
|
永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 |
王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1
|
|
13
|
永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 |
徐光金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4
|
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关系 |
薛晓建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5
|
|
15
|
中共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学生运动 |
黄金凤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6
|
浅谈习近平的青年观 |
张希梅
张清华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0
|
|
17
|
论邓中夏的青年观 |
杨军
|
《船山学刊》
CSSCI
|
2010 |
3
|
|
18
|
电影、“中国梦”与青年文化建设 |
熊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9
|
《新青年》再评价 |
王京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8
|
|
20
|
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
印红标
|
《史学集刊》
|
198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