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社会”的命题——关于青年社会学的一种结构性探新 被引量:2
1
作者 谢维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7,共4页
青年社会学将由过去简单的两维关系,形成"社会——青年社会——青年"的三重关系青年社会学将不仅是关于青年的社会学理论。
关键词 社会青年 青年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 社会病理 当代青年 三重关系 青年 成年人 社会学研究 现代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世代”的属性、开启与发展——基于世代理论的青年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毕斯鹏 吕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共11页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工社会”,“元宇宙世代”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寻找职业,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进行“边玩边工作”的社会活动。通过“元宇宙特区”建设推动元宇宙的落地,在“元宇宙特区”中,以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元宇宙世代”作为生力军应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人类在元宇宙的持续存在和发展。而作为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活和生计合二为一的“元产业”将是元宇宙和“元宇宙世代”的存续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世代 世代理论 青年社会学 青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中国大地的青年社会学学者发展特征及展望——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新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8,共14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青年社会学学者植根中国大地。利用引证数据从性别与年龄、机构与地域、学科与议题、质性与量化、本土与海归等五大方面分析青年社会学学者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学者两性占比较为均衡,"75后&qu...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青年社会学学者植根中国大地。利用引证数据从性别与年龄、机构与地域、学科与议题、质性与量化、本土与海归等五大方面分析青年社会学学者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学者两性占比较为均衡,"75后"和"80后"人数相当;(2)学者主要就职高校的社会学院系,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3)学者分布于各个分支学科,但聚集于与现实经验结合紧密的分支学科;(4)研究议题多聚焦于独具中国特色的重大经济社会现象;(5)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但量化研究方法发展势头强劲,方法的交融愈加明显;(6)本土社会学博士为主,本土其他学科博士和海归社会学博士为辅。力图描绘中国青年社会学学者的群体肖像,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发展历程。提出应重视对青年社会学学者的培养和支持、扶持较弱地区和学科、加强经验研究和理论创新、推进方法交叉融合、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本土化 植根中国大地 青年社会学学者 发展特征 引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国际社会学论坛进军——访第一届世界青年社会学论文竞赛最高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陆建华
4
作者 孙自俊 《社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8,共3页
记者:陆先生,首先祝贺您在1990年荣获第一届世界青年社会学者论文竞赛最高奖,请您谈一下此次竞赛和获奖的有关情况。陆建华:世界青年社会学者论文竞赛(World-wide Competition For Young Sociologists)是由国际社会学协会(ISA)举办的,1... 记者:陆先生,首先祝贺您在1990年荣获第一届世界青年社会学者论文竞赛最高奖,请您谈一下此次竞赛和获奖的有关情况。陆建华:世界青年社会学者论文竞赛(World-wide Competition For Young Sociologists)是由国际社会学协会(ISA)举办的,1989年夏开始举办的是第一届。据最后发表的《公报》说:全世界共有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位青年社会学者递交论文参加竞赛,论文使用的语言达24种。《公报》还说:这次竞赛实际上成为一次广泛的文化交流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学 科学精神 青年社会学 学术性 独特性 社会变革 研究活动 理论观点 获得者 最高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京津地区青年社会学工作者理论研究会综述
5
作者 丁元竹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25,共2页
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京津地区青年社会学工作者理论研究会于1988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京津地区社会学研究和教学部门的5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也派... 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京津地区青年社会学工作者理论研究会于1988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京津地区社会学研究和教学部门的5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也派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互相交流信息,增进了解,并就社会学十年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兹把所研讨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问题 京津地区 社会学研究 中国农村 农村地区 青年社会学 理论研究 主要问题 重大问题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 简介
6
作者 卢淑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0-40,共1页
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所谓"青年革命",这在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年问题的研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1970年8月在瓦尔纳召开的第7届国际社会学代表会议上成... 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所谓"青年革命",这在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年问题的研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1970年8月在瓦尔纳召开的第7届国际社会学代表会议上成立了"作为变革动因的青年"研究组.1974年8月在多伦多召开的第8届国际社会学代表会议上设立了第9研究组——"青年问题"组和第3特别组——"青年社会学"组.1975年5月国际社会学协会执行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第34研究委员会(RC34)——"青年社会学"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社会学 国际社会学 青年问题 研究委员会 青年研究 代表会议 研究组 六十年代 变革动因 西方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年社会学者沙龙论点短辑
7
作者 《社会》 1987年第1期33-33,共1页
由来自上海机关、团体、高校、科研等单位的部分青年理论、实际工作者发起的上海青年社会学者沙龙于1986年10月9日正式成立,该学术团体围绕着“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讨论了社会学的现状及前景、社会结构、时代精神、城市居民... 由来自上海机关、团体、高校、科研等单位的部分青年理论、实际工作者发起的上海青年社会学者沙龙于1986年10月9日正式成立,该学术团体围绕着“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讨论了社会学的现状及前景、社会结构、时代精神、城市居民对体改的反映、韦伯社会学对现时代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及离婚观念等问题,提出了几个主要论点:1.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社会学必须实现新的转折。研究重点必须实现由微观向宏观的战略转变;研究范围必须由应用到理论的全面发展;研究方法必须从各自为政的分散研究,走向集思广益的群体研究。2.当前我国社会学应确立三大课题:社会发展的系统模型;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社会发展的决策模式。社会学必须参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社会学 社会发展 社会变革 指标体系 时代精神 现时代 学术团体 高校 科研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青年社会学会瓦尔纳学术会述要
8
作者 黄志坚 刘书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37,共3页
1989年5月25日至6月2日,我们应邀参加了"青年与社会变动"国际学术会,正式会期为4天.这是国际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在保加利亚的海滨城市瓦尔纳市举行的学术会,由保加利亚青年科学研究所主办.到会的有保、苏、波、罗、捷、匈、蒙... 1989年5月25日至6月2日,我们应邀参加了"青年与社会变动"国际学术会,正式会期为4天.这是国际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在保加利亚的海滨城市瓦尔纳市举行的学术会,由保加利亚青年科学研究所主办.到会的有保、苏、波、罗、捷、匈、蒙、古、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英、澳、荷、奥、印、瑞典、科威特等近30个国家的100余名青年研究学者.我国系首次参加国际青年社会学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注意和热情欢迎.主办这次学术会的保加利亚青年科学研究所所长安德莱·拉切夫,在致开幕词的简短讲话中,三次讲到这次学术会有中国学者参加,表示欢迎,希望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社会学 社会变动 青年 国际学术会 保加利亚 青年研究 学术活动 民主德国 科学研究所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年群体的社会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陆建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8-40,共3页
论青年群体的社会学特征陆建华把青年作为一个人生过渡阶段,是一种普遍看法,但它的视角是青年个体,重点又是指个体从童年到成年这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青年社会学视角中的青年,由于首先涉及到的是各种各样的非个体性过程、非个体性... 论青年群体的社会学特征陆建华把青年作为一个人生过渡阶段,是一种普遍看法,但它的视角是青年个体,重点又是指个体从童年到成年这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青年社会学视角中的青年,由于首先涉及到的是各种各样的非个体性过程、非个体性因素,主要是作为社会群体的青年,它凿力研究和解释在社会结构过程中青年这一群体的地位、特征、活动方式。这样,我们对青年的科学认识就确定了两个基本点:第一,它是社会群体,而不是过渡阶段;是一种具有清晰的结构特征的,可以具体把握的社会实体,而不是时间段;第二,它是社会群体,而不是个个分散的个体;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广泛社会关联性后果的社会群体。相比之下,青年个体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无法构成显著的影响,其关联性后果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某个年轻人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就读上学,这一现象的影响所涉的范围是以这位年轻人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后果对其个人来说具有百分之百的重要性,但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影响是微小的。但是,当一大批年轻人都有如此境遇的时候,其社会后果就极其巨大,影响这一境遇的社会因素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必定更多,更复杂。人们往往用“结构性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社会学特征 年龄因素 年龄群体 社会群体 年龄段 社会结构 社会成员 稳定与非稳定 青年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青年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阶层视角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夏柱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0,共6页
在转型期农村青年群体内部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八零后回乡创业青年正在形成第一代“职业农民”,区别于新生代农民工和进城新市民。这一群体积极塑造新农民、新阶层的形象,和传统农民形成了明晰区分,可以从社会分工、生产方式、经营理念、... 在转型期农村青年群体内部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八零后回乡创业青年正在形成第一代“职业农民”,区别于新生代农民工和进城新市民。这一群体积极塑造新农民、新阶层的形象,和传统农民形成了明晰区分,可以从社会分工、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政策意识等层面的实践来描述。青年职业农民嵌入乡村社会又相对独立,可扮演价值示范者、产业带动者和社会组织者等诸种角色,蕴含了现代性冲击下乡土重建、乡村振兴的独特社会机制。深刻理解这一新兴职业阶层发展过程有利于丰富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利于国家和公众认识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性质,避免消灭村庄、消灭农民等激进现代主义思潮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青年 青年职业农民 职业阶层 阶层分化 青年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4,共2页
文章从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意识出发,在青年社会学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解读,对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来源于大学生自身的一部分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关键词 青年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社会多极化与青年问题多样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久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35,共2页
世界社会学十四届大会于1998年7月26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各国社会学工作者共有4000多人,世界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比较广泛,这可能反映了世... 世界社会学十四届大会于1998年7月26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各国社会学工作者共有4000多人,世界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比较广泛,这可能反映了世纪之交整个世界处在巨大的发展,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问题 多极化 国际社会 “自由主义” 俄罗斯 全球化意识 保加利亚 社会政治活动 青年社会学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角色理论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13
作者 朱训道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2-63,共2页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理想的社会角色。 在社会学看来,人类社会好比是一个天然舞台,人类社会上种种活动,犹如是一种社会剧,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剧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青年人也概莫能外。对于每个青年人来说,其...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理想的社会角色。 在社会学看来,人类社会好比是一个天然舞台,人类社会上种种活动,犹如是一种社会剧,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剧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青年人也概莫能外。对于每个青年人来说,其理想角色的获得离不开教育,当然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理想的社会角色。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广大青年,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加速他们对社会行为规范的了解,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和身份,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年社会学角色理论认为,要塑造一个理想角色,必须经过角色意识、角色熏陶、角色认同、角色转换、角色定型等阶段。这就告诉我们,要把青年培养和塑造成一个理想的角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并设法纳入一切正常工作运转的轨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角色理论 青年 毛泽东思想教育 理想角色 青年社会学 社会行为规范 青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研究面临两大困难
14
《探索》 1988年第2期9-9,共1页
最近由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发起了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近20名青年社会学者参加的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
关键词 科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 青年社会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社会学 社会经济 座谈会 主题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亲缘关系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7
15
作者 风笑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4-96,共3页
从社会变迁角度看,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流动增加、生育政策实施、家庭规模缩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削弱青年与亲戚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社会结构因素推动着青年的亲缘关系不断发生变迁,原来的亲缘互动方式逐渐被冲击、被淡化、被消解,而新... 从社会变迁角度看,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流动增加、生育政策实施、家庭规模缩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削弱青年与亲戚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社会结构因素推动着青年的亲缘关系不断发生变迁,原来的亲缘互动方式逐渐被冲击、被淡化、被消解,而新的业缘关系、学缘关系、地缘关系、趣缘关系等将会成为青年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亲缘关系 青年社会学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新学科介绍(三)
16
作者 翁其银 《编辑之友》 198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变迁等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的创始人是十九世纪初期的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孔德在其所著的《实证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他把社会学分为二类:研究社会结构,说明社会内部和...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变迁等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的创始人是十九世纪初期的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孔德在其所著的《实证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他把社会学分为二类:研究社会结构,说明社会内部和谐状态的,叫静力社会学或静态社会学;研究社会变动,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叫动力社会学或动态社会学。继孔德之后,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涂尔干也对社会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前者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或个人的成长象生物或细胞一样,是量的增长,并遵循进化论中的变异、自然选择,遗传等原理。其代表作有《社会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社会学 新学科 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 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 十九世纪 法律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社会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17
作者 于新恒 王晓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7-18,共2页
近几年我国的青年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其深入发展.(一)10年来随着青年研究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科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目前初步形成和正在创建中的有关青年的学科已达22门之多,已形成一个... 近几年我国的青年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其深入发展.(一)10年来随着青年研究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科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目前初步形成和正在创建中的有关青年的学科已达22门之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青年学科群.其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科之间缺少明显的界限,重叠严重,交叉重复.例如,关于青年群体问题,青年学、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青年行为学都在研究.虽然各学科尽量注重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有的侧重从青年群体发生方面研究,有的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研究 青年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青年行为 青年社会学 青年心理学 学科研究 学科群 青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新世纪——对青年研究发展趋势的思考
18
作者 彼塔.米蒂夫 秦川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46,共2页
如果说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话,那么青年研究就必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时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将更加证明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其实,早在社会学家们对青年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之前,文学家们就已经凭借其敏感的艺术直觉开始了对青年的思考.他... 如果说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话,那么青年研究就必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时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将更加证明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其实,早在社会学家们对青年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之前,文学家们就已经凭借其敏感的艺术直觉开始了对青年的思考.他们觉得年轻人十分浪漫,他们总爱在皎洁的月光下编织着蔚蓝色的梦想;然而,严峻的现实却将他们的梦想一个个打破.在19世纪的文学中,大量的作品是以青年人的生活为题材的,但是文学家们却并不把对青年的定性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文学家们从艺术的角度逐渐形成了对社会的特有看法,在他们的眼中,青年人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他们试图通过不同的青年人的种种经历来反映社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青年研究 青年问题 当代青年 青年社会学 文学家 社会学 发展前景 定性研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荡的世界与尖锐的青年问题─—记ISA-RC341994年大会
19
作者 施启 《社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青年问题 德国青年 社会转型 青年研究 青年社会学 研究委员会 国际社会学 福利制度 澳大利亚 种族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
20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当代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徐洪兴副教授徐洪兴,1954年生,上海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经学... 当代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徐洪兴副教授徐洪兴,1954年生,上海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经学史和中国文化史。著有《思想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者 社科界 哲学人格 人格理论 中国哲学史 浙江大学 人格塑造 复旦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 青年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