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2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进路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波 王立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思想认同为关键和以实践转化为旨归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夯实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守好日常生活主阵地,丰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方式方法;巧用网络媒体,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舆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信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的创新 被引量:14
2
作者 邹绍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3,共6页
大数据将使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产生革命性变革,对推动我国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基础性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必须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创新的涵义;把握好大... 大数据将使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产生革命性变革,对推动我国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基础性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必须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创新的涵义;把握好大数据所提供的新研究范式、新的思维方式、掌握网络制高点的技术"杀手锏"等时代机遇和创新依据;大力促进其研究方法从小抽样调研向大数据、从要素研究向整体性研究、从因果关系向关联性、从单向统一向多样性研究等的转变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据 研究方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健飞 浦玉忠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2-17,89,共6页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目标、方式、制度为一体的"跟进式"培养模式,即跟进内容,围绕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导可学;跟...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目标、方式、制度为一体的"跟进式"培养模式,即跟进内容,围绕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导可学;跟进目标,服务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转可用;跟进方式,亲近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听可感;跟进制度,保障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敬可管。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青年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及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会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式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微 肖铁岩 蒲清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8,共3页
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深刻影响青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基于青年群体的特点和自媒体自身的优势,本研究提出思政工作者应首先夯实育人基础,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利用自媒体平台着力培养文明人,形塑自己人,当好把关人,积极... 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深刻影响青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基于青年群体的特点和自媒体自身的优势,本研究提出思政工作者应首先夯实育人基础,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利用自媒体平台着力培养文明人,形塑自己人,当好把关人,积极融入自媒体平台,多渠道抢占自媒体阵地。建议以青年群体需求为导向,从强化青年价值观研究、推动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沟通交流互动化等策略着手,构建自媒体环境下的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概要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海兵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社会思潮传播新路径和新载体的情况下,开展社会思潮网络空间传播及其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 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社会思潮传播新路径和新载体的情况下,开展社会思潮网络空间传播及其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对"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理论的梳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关系的把握、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战略策略构建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精神传承与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玉珂 王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8,共6页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精神,它是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激励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号角。百年来,青年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也与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精神,它是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激励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号角。百年来,青年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也与青年的基本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作为新时代青年追梦的支撑和导向,传承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新时代要同向同行,新时代青年也要在传承五四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追梦先锋,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传承 新时代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理论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悦凤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关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接受者出发,借鉴接受美学理论中的"空白召唤"、"期待视野"、"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理论,以期当代青年更好的接受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关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接受者出发,借鉴接受美学理论中的"空白召唤"、"期待视野"、"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理论,以期当代青年更好的接受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当代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永明 赵丹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6-28,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鼓励青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之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将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在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评价中,可以有效地处理概念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样本数据,减小评估者的认知偏差,并能通过模型的拟合及修正使评估结果更接近青年人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客观反映... 将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在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评价中,可以有效地处理概念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样本数据,减小评估者的认知偏差,并能通过模型的拟合及修正使评估结果更接近青年人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客观反映。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处于"良"水平。在三个外部指标方面,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均处于"良"水平。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的峰度处于较低水平,反映了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规范的认可程度分布较为分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目标、取向和规范的判断容易出现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自我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与深化路径
10
作者 牛瑞雪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完善课程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课程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认识不深刻,对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差异把握不到位,对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不足等潜在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从进一步认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深耕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教师研修培训,深化对价值观教育基本规律和典型经验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栾兆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7,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方位融入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中华传统礼法文化在近代中国解体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境以及当下中国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治理方式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传统德礼观念,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在立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量入法入规,在形式上类似于中国中古时期法典编纂着力体现德礼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释法说理中起到的作用,与古代司法裁判所追求的情理法整体性思维与一体化平衡艺术风格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当下中国重构“礼法”的尝试,蕴含了“德性法治”这种既在实践上具有中国特色又在理论上具有普世之维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法 释法说理 整全性 德性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数字生活向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玉环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 数字时代,时空边界、生活方式与人的主体性在数字生活中的重塑,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也带来了其样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性认同的沉浸式体验与极端化症候,合理性认同的知识建构与选择弊病,以及道义性认同的个体化满足与社会共识被消解。融入、利用并引领数字生活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方式。需激发价值主体在数字生活中的自觉能动性,通过诉诸日常与加强监管优化内容供给,实现核心价值观与治理实践的深度互动,以切实提升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生活 数字素养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共5页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数字时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体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范式革新、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场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要素。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存在数字素养欠缺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动能、数字技术异化滋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纯粹本真、数字信息离散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效益的现实困境。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路是:强化数字素养培育,打造专业性数字传播队伍;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健全约束性数字平台制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使用多样性数字传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字素养 数字治理 数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理与路
16
作者 黄熠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1,共5页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 “两个结合”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新空间。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文化激荡呈现新态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的必由之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焕发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对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养富有主体性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体系和民事裁判的路径与功能
17
作者 韩富鹏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13,共1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条整体进入了法典,其并非民法基本原则,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或公共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成于民法之外的价值素材,经截取和转化后可以进入民法体系,以弥补民法基本原则的缺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经范围上的截取和转化,可以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规定的缺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可以发挥价值沟通功能,以保障基本原则的内涵能够与时俱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需要在程度上进行必要截取方可进入民法体系,从而发挥价值权衡和行为指引功能。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法官价值判断之元价值,可以作为多种价值取向的择取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必须结合法律解释、漏洞填补、法律修正等方法论路径。在裁判文书中,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别作为裁判依据、裁判理由或发挥单纯的司法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素材 民法体系 民事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培育探究
18
作者 沈虹飞 祁君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随着数智时代万物互联、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等特性的显现,社会生活空间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我们要直面数智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势利导,通过构建价值观导向的智能技术结构、创新数字化传播的多维实践路径、建立动态优化的培育评估体系、完善协同共治的生态支撑系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字空间的创新性表达与内生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叶成浩 张首先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溯源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后的深层价值内涵,从而为未来寻找适宜的培育方式和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探索
20
作者 刘兴华 王梦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课”联动培育模式是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依托由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形成的环形载体,合理搭配培育内容和方法以达精准施策的目的。目前,该模式建设的思路是,注重能力提升,构建“三课”进阶式培育路径;聚焦难点问题,制定“三课”一题同解培育方案;致力方法创新,探索“三课”交叉学科赋能培育方法。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能够有力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