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青年本土派的政治崛起与走向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南枝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8,共7页
香港青年本土派的政治崛起具有"逆全球化"时代背景和香港内外部多重原因。香港的本土意识以反内地为主要标志,既是西方中心主义仍主导香港主流民意、回归后"去殖民化"工作缺失等的结果,也是香港产业空心化、贫富悬... 香港青年本土派的政治崛起具有"逆全球化"时代背景和香港内外部多重原因。香港的本土意识以反内地为主要标志,既是西方中心主义仍主导香港主流民意、回归后"去殖民化"工作缺失等的结果,也是香港产业空心化、贫富悬殊、阶层固化和相对于内地的比较优势逐渐衰退等的产物,体现为传统的右翼势力和新兴的左翼势力的合流。香港青年本土派的政治崛起与香港多重"青年危机"的长期积累密不可分,正在朝激进化、体系化和冲击建制内等方向发展。对此,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与政策调整,并将其纳入对港工作思路调整的整体性、系统性工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青年 青年本土派 政治崛起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政改”时期的香港青年本土派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韩美皓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0,共6页
青年本土派在香港立法会选举等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力量"。青年本土派具有鲜明的政治诉求,意图通过组织社会运动和入侵立法会的途径,实现"香港独立"的目标。青年本土派激进的政治诉求无法在基本... 青年本土派在香港立法会选举等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力量"。青年本土派具有鲜明的政治诉求,意图通过组织社会运动和入侵立法会的途径,实现"香港独立"的目标。青年本土派激进的政治诉求无法在基本法框架下实现:诉求内容多样化、诉求手段多元化和诉求方式暴力化;线上和线下活动方式并存、社会运动和入侵立法会并进。这加大了特区政府的管治难度。香港青年法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缺失、"后政改"时期香港经济社会情况,是引发青年本土派崛起的导火索。现时特区政府应通过推动基本法教育和国民教育、强化与内地交流的途径,提高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感;通过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缓解经济压力,为香港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香港法院应当对违反香港本地法例的行为做出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本土派 本土意识 “港独” 认同感 宣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