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的游击战”--论21世纪国产喜剧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拼贴风格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国产喜剧电影的“逆龄化”转向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呈现出日趋“年轻态”的风格转向--由“中年喜剧”向“青年喜剧”的微妙转化。这种于电影风格层面的“逆龄化”转变,成为国产喜剧吸引当下电影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 一、问题的提出--国产喜剧电影的“逆龄化”转向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呈现出日趋“年轻态”的风格转向--由“中年喜剧”向“青年喜剧”的微妙转化。这种于电影风格层面的“逆龄化”转变,成为国产喜剧吸引当下电影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学者指出,“新世纪勃兴的喜剧电影大潮大部分具有明显的青年文化性……占据主流、主潮地位的主要是一种‘青年喜剧电影’,而不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年喜剧电影’或其他主流喜剧电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冯小刚 青年文化 风格转向 青年文化性 国产喜剧 电影风格 问题的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作为反映青年生活并为广大青年所接受的青春电影,并不具备充分的类型发展和演变,但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仍具有几个有迹可循的发展阶段,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清晰的梳理,以探讨青春电影阶段性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 青春电影 青年文化性 政治话语 理想主义 青春失语 青春残酷 青春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变革背景下的影视研究:从工业美学到影游融合的理论扩容
3
作者 王语 陈旭光 《电影评介》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此次专访围绕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影游融合”等研究成果,梳理其近年来在影视新媒介研究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游生代”“青年文化性”等。通过访谈,本文初步总结陈旭光教授透过艺术... 此次专访围绕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影游融合”等研究成果,梳理其近年来在影视新媒介研究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游生代”“青年文化性”等。通过访谈,本文初步总结陈旭光教授透过艺术表象把握时代文化症候的方法特色,跨媒介多领域的整体性思维特点,及其在中国电影学派建设,影视新媒体研究的理论话语扩容等方面的工作,进而期待中国影视的研究和批评事业不断“接着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 整体性思维 工业美学 新媒体研究 青年文化性 艺术表象 文化症候 跨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