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晓丽
袁小龙
+1 位作者
胡铭
周丽晨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981,共11页
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采用"心算任务范式"及问卷法,对224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量与调查。结果发现:(1)母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采用"心算任务范式"及问卷法,对224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量与调查。结果发现:(1)母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2)当青少年迷走张力较低时,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当青少年迷走抑制较低时,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外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综上,父母元情绪理念能够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且父母元情绪理念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同时,迷走神经功能对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元情绪理念
迷走神经功能
青少年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和教育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宗传
刘淳
《应用心理学》
1981年第1期56-59,共4页
日本把青少年的劣迹行为和犯罪行为称为问题行为。有时称它为非行。问题行为意味着逸脱了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学校,从教育观点出发,应首先以是否阻碍学生发展作为判断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行为。日本从教育指导的角度,...
日本把青少年的劣迹行为和犯罪行为称为问题行为。有时称它为非行。问题行为意味着逸脱了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学校,从教育观点出发,应首先以是否阻碍学生发展作为判断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行为。日本从教育指导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反社会性的(指违反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行为)和非社会性的(指不能积极适应或不肯力求适应的逃避行为)。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问题行为
犯罪
青少年
性
行为
不良
行为
社会规范
吸烟
社会习惯
犯罪
行为
日本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何晓丽
袁小龙
胡铭
周丽晨
机构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981,共11页
基金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NXBSH03)。
文摘
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采用"心算任务范式"及问卷法,对224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量与调查。结果发现:(1)母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2)当青少年迷走张力较低时,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当青少年迷走抑制较低时,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外化问题行为,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综上,父母元情绪理念能够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且父母元情绪理念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同时,迷走神经功能对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关键词
父母元情绪理念
迷走神经功能
青少年问题行为
Keywords
parental meta emotion philosophy
vagal function
problem behavior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和教育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宗传
刘淳
机构
辽宁师范学院
出处
《应用心理学》
1981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日本把青少年的劣迹行为和犯罪行为称为问题行为。有时称它为非行。问题行为意味着逸脱了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学校,从教育观点出发,应首先以是否阻碍学生发展作为判断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行为。日本从教育指导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反社会性的(指违反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行为)和非社会性的(指不能积极适应或不肯力求适应的逃避行为)。此外,
关键词
青少年问题行为
犯罪
青少年
性
行为
不良
行为
社会规范
吸烟
社会习惯
犯罪
行为
日本
学校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
何晓丽
袁小龙
胡铭
周丽晨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和教育
何宗传
刘淳
《应用心理学》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