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关系的重构——心理坚韧与运动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正茂 漆昌柱 杨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9,共8页
为考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AR问卷、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运动员投入问卷、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7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CAR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 为考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AR问卷、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运动员投入问卷、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7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CAR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即CAR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有抑制作用。(2)CAR既可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也可通过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具体为:①直接作用,CAR→心理疲劳;②中介作用,CAR→心理坚韧→心理疲劳;③中介作用,CAR→运动投入→心理疲劳;④链式中介作用,CAR→心理坚韧→运动投入→心理疲劳。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可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和缓解提供参改,未来可通过改善CAR,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和运动投入水平,进而缓解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 心理坚韧 运动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对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以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杰 庞研 +1 位作者 刘世瑾 苏健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运动员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疲劳对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保护效应
3
作者 尚尧 解浩东 杨世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3,162,共8页
“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必经的适应性过程,在此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以往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在心理疲劳对运动动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保护效应。文章旨在通过... “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必经的适应性过程,在此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以往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在心理疲劳对运动动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保护效应。文章旨在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厘清举重运动员领悟社会支持作用于心理疲劳影响运动动机的具体方式。研究发现,心理疲劳能够负向预测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在心理疲劳对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负向影响中,领悟社会支持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疲劳与举重运动员运动动机间不具备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疲劳影响运动动机中具有保护效应,强调了举重运动员在经历“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的价值,教练员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举重运动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发挥其保护效应,使运动员运动动机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疲劳 运动动机 领悟社会支持 举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完美主义与心理疲劳关系的重构——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正茂 杨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3,共9页
采用"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修订后的"青少年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95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旨在揭示青少年运动员完美主义对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结... 采用"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修订后的"青少年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95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旨在揭示青少年运动员完美主义对心理疲劳的影响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青少年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青少年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的有效工具;(2)青少年运动员完美主义5个维度对心理疲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知觉教练压力的预测作用更重要;(3)青少年运动员完美主义既可直接影响心理疲劳,又可通过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对心理疲劳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完美主义 心理疲劳 基本心理需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轴旋转影响青少年冰雪运动员空间认知的ERP研究
5
作者 李亚伟 冯甜 周志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3,共7页
运用ERP技术记录青少年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行为绩效及大脑活动差异,解释旋转性运动经验影响青少年冰雪运动员的具体特征及其神经机制。采用专家—新手范式,选取雪上技巧和短道速滑运动员各15人,以包... 运用ERP技术记录青少年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行为绩效及大脑活动差异,解释旋转性运动经验影响青少年冰雪运动员的具体特征及其神经机制。采用专家—新手范式,选取雪上技巧和短道速滑运动员各15人,以包含不同身体复合旋转轴向以及角度的3D动作图像为实验刺激进行心理旋转测试,记录并分析行为和ERP数据。结果发现:(1)运动员在进行小角度心理旋转时的判断速度比大角度旋转的判断速度更快,正确率更高。(2)运动员在进行小角度旋转时,横轴的反应速度快于竖轴和纵轴;大角度旋转时,纵轴的判断比其他两轴向更快更准。(3)雪上技巧运动员在进行竖轴大角度旋转时的反应时较短道速滑运动员更快。(4)雪上技巧运动员与短道速滑运动员相比,在进行竖轴大角度心理旋转时的N1潜伏期更短,进行横轴大角度心理旋转的P1峰波幅更小,RRN平均波幅更小。与只具备竖轴旋转经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相比,具备横、竖、纵轴身体旋转经验的雪上技巧运动员能够将身体各轴具身化地描绘至任务目标以提升任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 青少年运动员 心理旋转 轴向 具身认知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静 刘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6,共4页
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后表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其中积极奋斗与忍受伤痛情况较好,抗压性较差,心理坚韧性的3个维度存在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及项目特点差异。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心理坚韧性 抗压性 忍受伤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模型建构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国生 孙保利 李建民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7-72,共6页
基于"Choking"过程理论和以往研究结论,为建立"Choking"心理机制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1名专业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在人为设置压力情景下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 8.54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应对... 基于"Choking"过程理论和以往研究结论,为建立"Choking"心理机制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1名专业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在人为设置压力情景下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 8.54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应对、个人自我意识、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和自我效能感是"Choking"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能有效预测"Choking"现象的发生;(2)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对回避应对方式产生显著性效应;(3)积极应对与回避应对均不是外源变量产生"Choking"现象的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 “Choking”现象 心理机制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野 于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对8名沈阳市军事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进行了41周心理训练。通过对运动员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表象训练及心理咨询与指导,提高了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水平;促进了技术动作细节部分的掌握和&qu... 采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对8名沈阳市军事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进行了41周心理训练。通过对运动员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表象训练及心理咨询与指导,提高了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水平;促进了技术动作细节部分的掌握和"枪感"的建立;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归因方式及目标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射击运动员 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桂英 徐速 许百华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2,74,共4页
通过对16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模型。研究表明:应激源、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状态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是青少年运动员心理... 通过对16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模型。研究表明:应激源、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状态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是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状态焦虑,提高状态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状态焦虑 状态自信心 应激源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运动员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孤独感和运动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邱芬 张晓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心理疲劳与网络成瘾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友谊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孤独感的中介路径、心理疲劳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路径。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对于运动员人际关系的提高和网络成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以从提升运动员的友谊质量出发,帮助运动员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体验,进而缓解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友谊质量 孤独感 心理疲劳 网络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企 范春明 徐庆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6-68,共3页
运用《青少年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量表》对山东省6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存在明显的训练水平差异和年龄差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运用频率和优化程度明显好于准优秀和一般青少年... 运用《青少年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量表》对山东省6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存在明显的训练水平差异和年龄差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运用频率和优化程度明显好于准优秀和一般青少年运动员,多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2)与成年优秀运动员相比,各等级青少年运动员的应对、归因等多项竞赛心理策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青少年运动员对竞赛心理策略的运用不尽合理。各级教练员应提高认识,以竞赛策略理论为依据,有意识培养、设计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策略目标,实施技战术、身体、心理一体化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竞赛心理技能 竞赛心理策略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青少年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及IgG、IgA、IgM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文英 吴志民 吴纪饶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揭示心理应激对不同性别、训练年限以及不同焦虑特质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I)测定运动员的状态及特质焦虑;用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G、A、M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 目的 揭示心理应激对不同性别、训练年限以及不同焦虑特质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I)测定运动员的状态及特质焦虑;用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G、A、M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 ①心理应激后IgM的含量显示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IgM浓度高于男运动员。②心理应激后表现为训练年限少的运动员TCD4+细胞数量明显少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③心理应激后表现为高低状态焦虑组运动员IgA含量差异,高焦虑组IgA浓度明显低于低焦虑组.心理应激后高低特质焦虑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男运动员、训练年限少及高状态焦虑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后免疫抑制现象更严重,这是HPA轴及HPG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T淋巴细胞亚群 心理应激 性别差异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罚球心理稳定性诊断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钢 高斌 +1 位作者 王向宏 张锡庆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通过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程度及其影响罚球命中率的效果进行定量诊断与分析 ,找出本队运动员罚球心理一般规律和个别差异 ,探寻提高罚球心理稳定性和命中率的有效训练方法。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罚球 心理稳定性 诊断试验 命中率 训练方法 篮球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48,151,共3页
对青少年运动员与普通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试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研究结论可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与心理压力(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1-42,54,共3页
综述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和心理压力两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的研究 。
关键词 青少年优秀运动员 体育参与动机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河 冯凤玲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124,共3页
采用“福莱斯特心理负荷症状调查表”对影响竞走运动员的竞赛心理因素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因素使不同性别、组别、年龄的竞走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表现不同。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使运动员主要产生“这是我经常失败的原因”和“... 采用“福莱斯特心理负荷症状调查表”对影响竞走运动员的竞赛心理因素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因素使不同性别、组别、年龄的竞走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表现不同。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使运动员主要产生“这是我经常失败的原因”和“成绩总是不好”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运动员经常失败的原因之一。认知因素和刺激因素的出现使运动员的心理表现主要为“这一情况对我无所谓”,其次是“激励我去夺取优异成绩”。影响成绩的因素主要为“失眠”、“情绪过于紧张”和“出师不利”、“自我感觉身体不适,竞技状态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竞走运动 心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学政 周长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8,7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制,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制,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女子散打运动员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控制点类型由内—外控适宜型向偏外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比赛结果来看,内—外控适宜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明显好于偏外控型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散打运动员 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 心理控制点类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世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0,共3页
以2005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为研究内容,从参赛的192名男运动员中抽出60名运动员进行赛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竞赛局势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在激... 以2005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为研究内容,从参赛的192名男运动员中抽出60名运动员进行赛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竞赛局势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在激烈的散打比赛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心理潜力,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时心理状态 2005年 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竞技状态中心理弹性的作用机理:基于特质正念的经验性数据分析
19
作者 郅季炘 王甜甜 +1 位作者 陈智豪 郭玉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74,共13页
竞技状态作为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核心因素,其不仅包含了对运动员身体状况的科学评估与监测,同时也应包含对心理状况的系统性调控。为考察运动员特质正念对心理疲劳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特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心... 竞技状态作为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核心因素,其不仅包含了对运动员身体状况的科学评估与监测,同时也应包含对心理状况的系统性调控。为考察运动员特质正念对心理疲劳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特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疲劳量表对395名现役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特质正念能显著负向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建议运动队加强特质正念的心理选材和结合运动项目特点的正念训练;(2)特质正念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且影响效应较大,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中介作用对心理疲劳产生间接影响;(3)对运动员心理弹性和心理疲劳标准分进行潜剖面分析,可分为中弹性-中疲劳组、高弹性-低疲劳组、低弹性-高疲劳组和高弹性-高疲劳组,其中特质正念可显著预测不同亚组。建议重点关注心理弹性中的力量性因子,通过培养运动员发展成就感和控制感,进而缓解心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特质正念 心理疲劳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特征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家舵 戴金彪 +1 位作者 杨烨 卢志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1,共4页
选择了各运动专项具有共性的部分心理特征指标 ,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 (14~ 15岁 )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选择的指标中 ,大多数与运动成绩相关不显著 ,只有少数个性因素具有相关意义 ;神经类型的评价 。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员 运动成绩 优秀 青少年 心理特征 中国 神经类型 相关研究 专项 个性因素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