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螺旋稳定肌肉链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聂丹宁 史曙生 陶昱如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32-3042,3052,共12页
背景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率为4.40%,高发年龄在13~15岁,有79.5%的学生为轻度脊柱侧弯,发病人数和侧弯程度随时间呈现增长趋势,防控形势严峻。目的探讨每周3次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螺旋稳定肌链训练(SPS)对青少... 背景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率为4.40%,高发年龄在13~15岁,有79.5%的学生为轻度脊柱侧弯,发病人数和侧弯程度随时间呈现增长趋势,防控形势严峻。目的探讨每周3次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螺旋稳定肌链训练(SPS)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疗效,以促进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多方位筛查监测和脊柱侧弯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1~3月筛查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生1060名,最终共纳入年龄10~18岁、躯干旋转角(ATR)为5°~<10°的32名AIS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先前受试者选取的电子脊柱测量指标和Sorense测试(BST)中表面肌电的测量,将学生随机均等分为SPS组、PNF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名。4组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每周进行3次训练:SPS组只采用SPS,PNF组只采用PNF,联合组采用SPS联合PNF,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核心稳定训练。主要结果测量包括脊柱侧弯程度和躯干倾斜角度(ATI),次要结果测量包括身体平衡参数头部偏转度、肩部高低程度、臀部高低程度和表面肌电图指标均方根肌电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中频(MF)和平均功率频谱(MPF)。比较4组干预前后的脊柱形态学和表面肌电图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电子脊柱测量值与运动干预前后表面肌电图值的相关性。结果4组学生基线年龄、BMI、脊柱侧弯类型、脊柱侧弯方向、脊柱侧弯部位、脊柱侧弯程度、ATI、头部偏转度、肩部高低程度、臀部高低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学生脊柱侧弯程度、ATI、头部偏转度、肩部高低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SPS组、PNF组、联合组学生干预后脊柱侧弯程度、ATI、头部偏转度、肩部高低程度、臀部高低程度均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ATI、RMS比值(RMSR)与干预前后脊柱侧弯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干预后ATI与干预后头部偏转度、肩部高低程度呈正相关(P<0.05);干预后RMSR与干预后头部偏转度、臀部高低程度呈正相关(P<0.05)。联合组学生干预后两侧斜方肌的RMS、IEMG高于PNF组,两侧多裂肌的RMS、IEMG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SPS组、PNF组、联合组学生干预后两侧斜方肌、竖脊肌、多裂肌的RMS、IEMG均升高,干预后总体RMSR均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SPS组和联合组学生干预后两侧斜方肌、竖脊肌、多裂肌的中频斜率(Slope MF)均升高;PNF组学生干预后两侧斜方肌、竖脊肌、左侧多裂肌的Slope MF升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SPS组、PNF组、联合组学生干预后两侧斜方肌、竖脊肌、左侧多裂肌的平均功率斜率(Slope MPF)均升高;SPS组、联合组学生干预后右侧多裂肌的Slope MPF均升高(P<0.05)。干预后肩部高低程度与两侧斜方肌RMS、右侧多裂肌RMS、左侧竖脊肌Slope MPF、右侧多裂肌Slope MF呈负相关(P<0.05);臀部高低程度与两侧斜方肌、两侧多裂肌RMS呈负相关(P<0.05)。结论各试验组(SPS组、PNF组、联合组)的ATI、身体平衡度及表面肌电图值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联合组在肩部和臀部平衡度方面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治疗后联合组两侧椎旁肌的抗疲劳能力也得到了提升。PNF联合SPS的干预方式能够通过激活更多的运动肌纤维并提高肌肉疲劳耐受力,进而使AIS学生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螺旋稳定肌肉链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脊柱侧弯特异性练习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
作者 曾毅 李霞 唐志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45-2751,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8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按3∶1比例分为建模组(532例)和验证组(17...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8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按3∶1比例分为建模组(532例)和验证组(178例)。根据病人有无产生抑郁将建模组病人分为抑郁和无抑郁两个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建模组53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率为35.5%。最终筛选出6个变量并构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和0.964,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校准度较好。结论:构建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的发生,可为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特发性 青少年 抑郁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Schroth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户亚娟 王凌啸 +1 位作者 魏冬锋 王桂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Schroth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IS患者80例,年龄10~1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Schroth训练,...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Schroth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IS患者80例,年龄10~1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Schroth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八段锦训练,干预12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立位X射线检测Cobb角、锁骨角(CA),采用电子脊柱测量仪检测躯干倾斜角(ATL)、脊柱旋转角度(ATR),采用软组织硬度测定仪检测两侧竖脊肌硬度,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侧弯研究协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80.00%,P=0.043)。研究组治疗后Cobb角、CA、ATR、ATL、两侧竖脊肌硬度、VAS、ODI指数及SRS-22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Schroth训练法可改善AIS患者躯干倾斜及肩关节失衡,促进脊柱功能好转,减轻疼痛,提升自我形象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Schroth训练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疼痛 脊柱功能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Lenke 3CN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静态平衡足底压力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祎 许亚民 +3 位作者 马晓丽 王政 李宝新 孟林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930,共8页
目的了解中度Lenke 3CN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与同龄健康青少年的静态平衡足底压力特征差异,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筛查、评估、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0例中度Lenke 3CN型女性... 目的了解中度Lenke 3CN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与同龄健康青少年的静态平衡足底压力特征差异,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筛查、评估、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0例中度Lenke 3CN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为AIS组,30例同龄健康女性青少年为对照组,采集静态平衡足底压力数据,比较分析两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足底压力特征方面,AIS组左、右足的平均压力(P<0.05)和后足压力(P<0.0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前足压力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双足对称性指数(symmetry index,SI)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AIS组左足的足中内侧区和第1脚趾区足底压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第1、2、3、4、5跖骨区足底压力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AIS组右足的足跟内侧区和第1脚趾区足底压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足中外侧区、第3、4、5跖骨区和第3、4、5脚趾区足底压力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方面,AIS组足底COP轨迹长度、95%信赖区间椭圆面积、COP左-右移动最大距离(COP-X)和COP前-后移动最大距离(COP-Y)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度Lenke 3CN型AIS患者与同龄健康青少年的静态平衡足底压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足部压力会偏向侧弯凸侧,双足的对称性、稳定性较差,平衡控制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ke 3CN型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足底压力 压力中心 静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卫融合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微分方程模型建构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华 李海银 毕远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以体卫融合为切入点,根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转变机理构建两个微分方程模型.模型Ⅰ把青少年分为健康者和患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两类人群,得到正平衡点渐近稳定的条件.模型Ⅱ把青少年细分为健康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 以体卫融合为切入点,根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转变机理构建两个微分方程模型.模型Ⅰ把青少年分为健康者和患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两类人群,得到正平衡点渐近稳定的条件.模型Ⅱ把青少年细分为健康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需要手术)4类人群,得到3个边界平衡点的稳定性.由微分方程特征方程理论和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到,当运动形成的恢复率和支具形成的恢复率大于转移率时,患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人群(模型Ⅰ)或中度患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人群(模型Ⅱ)都会无限趋向于零.充分体现了运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整体病情的正作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体卫融合 微分方程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人工智能诊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新思路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尚玉 王达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弯的最常见类型,多发生在青春期,表现为脊柱向侧方弯曲>10°。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对于AIS的校园筛查虽然备受争议,但亦被...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弯的最常见类型,多发生在青春期,表现为脊柱向侧方弯曲>10°。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对于AIS的校园筛查虽然备受争议,但亦被广泛推行。目前评估脊柱侧弯的最基本方法是使用脊柱侧弯测量尺在Adam前屈试验中进行临床检查。金标准仍然是1948年被提出的基于X线平片人工测量Cobb角,但该诊断方式具有辐射性,且十分依赖检查者的专业能力,因此寻找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无辐射、高效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尤为迫切。本文围绕基于超声系统的三维脊柱成像、基于三维相机或传感器的脊柱侧弯检测系统、平面数码相机结合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姿势分析系统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应用于AIS筛查、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临床科学研究及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人工智能 筛查 早期诊断 非辐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前部过度生长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冷寒 黄晋 +4 位作者 张辰 汪娟 李凯 温剑涛 何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0,共4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于女性的复杂脊柱三维畸形。探索AIS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脊柱前部过度生长(relative anterior spinal overgrowth,RASO)被认为在AIS的发生发展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于女性的复杂脊柱三维畸形。探索AIS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脊柱前部过度生长(relative anterior spinal overgrowth,RASO)被认为在AI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脊柱前部相对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不对称元素的潜在变化,可以诱导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并伴随脊柱侧弯的进展而恶化,这是导致AIS的关键因素。本文就AIS与RASO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IS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前部过度生长 椎体 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姚鸣宇 朱赫 +4 位作者 董亦直 宋鑫越 都亚新 吴瑞霞 祝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40-2447,共8页
目的 评估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纳入患者40例,分为支具组(3D打印支具组)与支具+运动疗法组(3D打印支具+施罗斯PSSE组),去除离群与失访数据,最终纳入32例患者,每组各16例。两组3D打印支具佩戴... 目的 评估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纳入患者40例,分为支具组(3D打印支具组)与支具+运动疗法组(3D打印支具+施罗斯PSSE组),去除离群与失访数据,最终纳入32例患者,每组各16例。两组3D打印支具佩戴时间≥18 h。施罗斯PSSE干预周期为12周,12周后维持锻炼直至随访结束。支具组最长随访时间25个月,平均(15.00±1.29)月,支具+运动疗法组最长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16.59±1.01)月,随访结束后评价相关指标。结果 支具+运动疗法组主弯Cobb角、躯干旋转角(ATR)改善优于支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具+运动疗法组C7椎体中点—骶骨中垂线距离(C7-CSV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顶椎偏距(AVT)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指标与支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SRS-22评分方面,支具+运动疗法组可全面提高SRS-22评分。结论 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相较单独使用3D打印支具对于主弯Cobb角与躯干旋转角改善效果更佳、对于冠状面失衡改善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改善生活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支具治疗 施罗斯PSSE 3D打印支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椎旁肌肉失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培鑫 赵军 +4 位作者 王兴盛 徐世红 姜朝阳 王小强 杨红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8-900,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三维脊柱畸形, 由脊柱的侧向偏移和轴向旋转组成, 是影响脊柱发育的常见全身性肌肉骨骼疾病。AIS的影响因素复杂, 给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三维脊柱畸形, 由脊柱的侧向偏移和轴向旋转组成, 是影响脊柱发育的常见全身性肌肉骨骼疾病。AIS的影响因素复杂, 给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其中椎旁肌肉对AIS的影响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瓢虫同源盒1(ladybird homeobox 1, LBX1)、配对盒基因3(paired box 3, PAX3)、雌激素等因素对椎旁肌肉的影响, 以及肌肉体积、脂肪浸润等对AIS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 以期为研究脊柱侧弯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脊柱侧弯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肌肉发育 张力失调 瓢虫同源盒1 配对盒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凸凹侧椎旁肌平均肌电比值与Cobb角度相关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轶 王楚怀 +1 位作者 赖建洋 李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比值与相应的Cobb角度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比值与相应的Cobb角度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计算凸凹侧AEMG比值,并与相应Cobb角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EMG比值与Cobb角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IS患者AEMG比值与Cobb角呈正相关,表明Cobb角度越大,凸凹侧的肌力差异越大,失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平均肌电比值 Cobb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崎 许轶 +2 位作者 王楚怀 赖建洋 林科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9-991,共3页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正常对照组少年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19岁;两组...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正常对照组少年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19岁;两组受试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受试者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谱面积(SPA)。结果: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AEMG(凸侧106.76±47.73μV/s,凹侧67.93±26.11μV/s,P<0.01),SPA(凸侧11.01±8.81m2,凹侧4.38±3.14m2,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正常对照组椎旁肌左、右侧表面肌电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不对称,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检查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平均肌电值 频谱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显宏 欧云生 +3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唐可 罗小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1例AIS,在手术矫形过程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采用"漏斗技术&quo... 目的:探讨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1例AIS,在手术矫形过程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采用"漏斗技术",记录置入操作和术后并发症;对术中确信度不高的胸椎椎弓根置钉行三维C臂(3D-C-arm)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的位置,记录穿出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及距离;术后早期均行X线摄片判断置入螺钉位置。结果: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68枚,术中三维C臂断层扫描确信度不高的39枚螺钉,无1枚穿透椎弓根内、外侧壁;3枚螺钉(7.69%)穿透椎体前壁,穿透距离<3mm。所有病例术后行X线摄片,观察发现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中及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在AIS矫正术中,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方法是实用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技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胸椎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松 邹璇 +10 位作者 潘志敏 庞龙 谢世明 戴闽 韩智敏 张斌 黄江 段平国 刘家明 松本守雄 曹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接受胸椎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风险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168例接受胸椎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的Lenke 2型AIS患者术前、术后即... 目的:探讨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接受胸椎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风险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168例接受胸椎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的Lenke 2型AIS患者术前、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影像学双肩高度差(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RSH)、胸1椎体(T1)倾斜角、上胸弯(proximal thoracic,PT)Cobb角、主胸弯(main thoracic,MT)Cobb角、代偿性腰弯(compensatory lumbar curve,CL)Cobb角、主胸弯顶椎旋转度(the apical translation of the main thoracic curve,AVT)、术前各弯的柔韧性、术后各弯矫正率等影像学参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Lenke 2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风险因素。结果:168例患者中,28例(16.7%)患者末次随访时出现术后双肩失平衡;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术后双肩失平衡组其术前MT Cobb角明显大于术后双肩平衡组术前MT Cobb角;术后双肩失平衡组术后即刻RSH,末次随访时T1倾斜角、CA、RSH均明显大于术后双肩平衡组;此外,独立样本t检验还显示,2组患者间下端固定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远侧端椎(end vertebra,EV)、中位椎(neutral vertebra,NV)、颈7铅垂线所触及的最远端椎体(last vertebra that CSVL touches,LTV)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站立位MT Cobb角度数(OR=1.112,95%CI=1.017~1.088,P=0.010)、LIV-LTV值(OR=2.635,95%CI=1.363~9.442,P=0.012)与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Lenke 2型AIS患者前大MT Cobb角与大LIV-LTV差值对Lenke 2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KE 2型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双肩平衡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楚怀 许轶 +2 位作者 阮经文 李丹 林科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椎旁肌肌电活动频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椎旁肌肌电活动频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过零点率(ZCR)。结果AIS患者顶椎区凸、凹侧MF、MPF、ZCR波形曲线波幅较其他测试部位低平、数值降低,MF斜率(MFslope)、MPF斜率(MPFs-lope)、ZCR斜率(ZCRslope)随运动负荷时间的延长均呈线性递减。结论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椎旁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指标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中位频率 平均功率频率 过零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依林 赵检 +4 位作者 邵杰 王飞 魏显招 倪海健 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发生在10岁以后的无明确病因的三维脊柱畸形。据Weistein等报道,AIS患者占脊柱侧弯人群的80%,大约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10~16岁女性易感。AIS是公认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涉及遗传、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发生在10岁以后的无明确病因的三维脊柱畸形。据Weistein等报道,AIS患者占脊柱侧弯人群的80%,大约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10~16岁女性易感。AIS是公认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涉及遗传、组织、激素、生物力学和神经反射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反射 姿势反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脊柱畸形和步行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飞龙 张明 +6 位作者 郭晓琦 曹建刚 朱茜 陈杰 王斌 吴宇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观察侧弯支具联合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畸形和步行表现改善的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门诊AIS患者42例随机分为支具组(n=21)和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n=21)。两组均每天佩戴支具22~23 h,矫正体操每天1... 目的观察侧弯支具联合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畸形和步行表现改善的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门诊AIS患者42例随机分为支具组(n=21)和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n=21)。两组均每天佩戴支具22~23 h,矫正体操每天1次,每天30 min,共2个月。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矫形鞋垫干预,每天至少8 h,共2个月。同时,招募32例脊柱发育正常的同龄青少年作为健康组。采用GaitScan仪器采集研究对象步态及足底压力测量数据。先将AIS患者与健康组的步态与足底压力数据进行横向对比,找出异常指标,再进行支具组与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之间脊柱畸形和上述异常指标的比较。结果 AIS组足底压力中心漂移指数(CPEI)高于健康组(F=3.120, P <0.05),AIS组与健康组比较,单足足跟内侧与足跟外侧压力比值(M/L)和全足压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支撑相周期、步行速度、各时相所占比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支具组和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Cobb角均显著减小(t>7.552, P <0.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59, P> 0.05);支具组CPEI、M/L、双侧全足压力比无显著变化(P> 0.05);支具联合矫形鞋垫组CPEI减小(t=2.209, P <0.05),M/L、双侧全足压力比值趋于1(t> 2.306, P <0.05),且优于支具组(|t|> 2.319, P <0.05)。结论 AIS患者可能存在足底压力分布局部及整体不对称改变。加用矫形鞋垫改善AIS患者侧弯畸形的效果有限,但可有效改善AIS患者的异常生物力学,使患者受力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步态 足底压力 支具 矫形鞋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矢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品茹 成慧 +1 位作者 张静 董钊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矢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名符合标准的AIS患者。对每位患者在X线片拍摄后进行足底压力测试。矢状位参数测量包括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矢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名符合标准的AIS患者。对每位患者在X线片拍摄后进行足底压力测试。矢状位参数测量包括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脊柱骶骨角(spine sacral angle,SSA)和C7矢状位垂直距离(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足底压力参数测量包括双脚前后足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占比。分析矢状位参数与足底压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矢状位参数之间,LL与SS、PI、PT、SSA均有相关性;PI与SS、PT、SSA均有相关性;SS与SSA强相关;C7⁃SVA与SSA有相关性。在主弯侧,LL与后足及整足的接触面积呈负相关,与后足及整足的压力占比呈正相关;TK与前足压力占比呈负相关;PT与前、后足及整足接触面积均呈正相关。其他矢状位参数如SS、PI、SSA及C7⁃SVA与足底压力无关。在主弯对侧,矢状位参数与足底压力均无相关性。结论在AIS中,矢状位平衡参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密切相关,尤其是矢状位参数LL、TK、PT与足底压力指标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矢状位平衡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姿指数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位置的信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佳曼 王毅 +2 位作者 毛志涛 刘通 范德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 探究足姿指数(FPI-6)评价我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足姿的信度。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不定向招募AIS患者35例,两名评定者于同一天采用FPI-6进行足姿评定;1周后,其中一名评定者对35例患者... 目的 探究足姿指数(FPI-6)评价我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足姿的信度。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不定向招募AIS患者35例,两名评定者于同一天采用FPI-6进行足姿评定;1周后,其中一名评定者对35例患者再次进行评定。计算评定者间和重测组内相关系数,绘制Bland-Altman图,各项目评分与总分间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除距骨头触诊和距骨关节区隆起外,其他项目评定者间和重测组内相关系数均> 0.75,足姿分类无显著性差异(χ~2=4.000, P> 0.05)。各项目分与总分间相关系数均> 0.3 (P <0.01)。结论 FPI-6对轻度AIS患者足姿评估有较好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姿指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形器用于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文清 许琼芳 +1 位作者 岳军 刘增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加,侧弯畸形逐渐加重,肋骨发育不良,导致胸廓变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心肺功能,更严重的可发生脊髓压迫及瘫痪。在骨骼发育期及时发现和治疗能有效得到控制和矫正。自2002年4月...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加,侧弯畸形逐渐加重,肋骨发育不良,导致胸廓变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心肺功能,更严重的可发生脊髓压迫及瘫痪。在骨骼发育期及时发现和治疗能有效得到控制和矫正。自2002年4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矫形器配合呼吸训练、健身操治疗6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并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 矫形器 疗效观察 治疗 脊柱畸形 骨发育不良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热敷脐部缓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后腹胀的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鑫 施晓君 +2 位作者 胡晓晔 胡三莲 陈博昌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21-23,27,共4页
目的观察生姜热敷脐部缓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小儿骨科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儿7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生姜组(40例)术后用生姜切成碎... 目的观察生姜热敷脐部缓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小儿骨科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儿7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生姜组(40例)术后用生姜切成碎末填充脐部,局部固定后用热水袋热敷其上30min,并配合腹部按摩;足三里组(38例)术后按摩双侧足三里穴位2次/d,并配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的腹胀发生率、腹胀程度、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6h首次进食时排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术后96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且发生率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呈现不同变化,生姜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足三里组(P<0.001);生姜组各时间点腹胀程度评分均低于足三里组(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早于足三里组(P<0.05);术后6h首次进食时两组已排气患儿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1)。结论脊柱侧弯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生姜热敷脐部对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后腹胀症状的效果优于足三里穴位按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热渗 青少年 脊柱侧弯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