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青少年法立法进程论证
- 1
-
-
作者
肖建国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25,共5页
-
文摘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相继问世,是我国青少年法学领域具有开拓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目前,湖南、江西、四川等也在酝酿制定本地区的青少年法,由团中央牵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起草工作也揭开序幕。社会在呼唤青少年法,我国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
关键词
青少年法
青少年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
立法进程
保护条例
青少年违法犯罪
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化背景
地方性法规
综合保护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亟待制定青少年法典
- 2
-
-
作者
王伟凡
-
出处
《改革》
1988年第4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青少年法是指为了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规定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责任;并规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处理原则以及关于成年人侵犯青少年利益的处置等内容的专门性法律规范。青少年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世界各国已普遍采用。 1979年以来。
-
关键词
青少年保护
青少年法
处理原则
立法问题
青少年违法犯罪
法律规范
成年人
合法权益
法典
部门法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浅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
- 3
-
-
作者
毛建一
-
机构
浙江省司法厅
-
出处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6期26-30,共5页
-
文摘
优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要遵循保护培养、教育引导的原则,改造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预防为主、打击为辅的原则,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而在具体的优化法制环境工作中,应从下列五个层面去展开。 一、强化立法手段,完备青少年保障法规——这是优化法制环境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71页中有一段话:“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
-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成长
法制环境
青少年保护法
少年法庭
优化法
青少年法
青少年违法犯罪
工读学校
立法手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现状与评价:中国青少年政策 研究报告
被引量:9
- 4
-
-
作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政策"课题组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1年第1期4-12,共9页
-
-
关键词
青少年法
就业
刑事司法保护
少年法庭
劳动报酬
劳动收入
福利服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就业政策
待业青年
法律法规
青年群体
劳动部
社会帮教
行政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分类号
D43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国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对策
- 5
-
-
作者
周伟新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各国普遍重视对预防环节的研究和探讨,并积极地制定和实施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就目前国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对策作一粗浅介绍。一、制定专门的青少年法规自一八九九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世界上第一个青少年专门法规《少年法庭法》以来,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专门的青少年法规。这些青少年法规,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关键词
预防青少年犯罪
主要对策
少年法庭
法规
青少年法
美国伊利诺斯州
预防措施
早期预防
预防环节
国外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埃及的儿童青少年权益
- 6
-
-
作者
良言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3期41-43,共3页
-
文摘
在埃及5800多万人口中,有一半是不满18岁的少年儿童。但是,直至1995年埃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用以保护儿童青少年权益的法规,即使有一些零星的条文也都分散在其他法规中。近年来,有关儿童青少年权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埃及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于去年底通过了儿童青少年法草案(简称儿少法),并正式生效。该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儿童青少年权益,二是就业母亲的权利。 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青少年权益
少年儿童
儿少
婚前检查
机动车辆
健康证
青少年法
内容介绍
母亲
正式生效
-
分类号
D941.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中的缺憾与补救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谷丽萍
-
机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33,共2页
-
文摘
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法律,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颁布至今半年有余,在实施中取得极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有某些缺憾与不足,理应重视和补救.之一:法规体系尚未形成,需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青少年立法的空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无论是从青少年切身利益需要来衡量,还是从我们这个大国的地位来衡量,我们的立法工作确实做得不够.突出表现在缺乏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呼应和支持,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我国青少年立法工作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青少年专门立法工作起步较晚.青少年专门立法最早始创于美国,时间是1899年.
-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法工作
青少年法
青少年立法
主要表现
法规体系
专门立法
法律
实施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复和公义在香港的应用和实践
被引量:13
- 8
-
-
作者
黄成荣
-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
基金
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与香港监狱团暨"复和正义与刑事司法"系列成果之四。
-
文摘
与以惩罚为主的报应性司法相对应,复和公义又称恢复性司法,它强调对发生于人与人,或人民团体之间的违法或犯罪冲突,要利用复和调解手法使受害人、犯事者及身处该社区团体恢复其原来的状态。然而香港青少年法和整个司法制度主要沿袭英国的法例,其刑事司法模式也主要是一种惩罚模式。随着复和公义在世界的兴起,近年来香港的学者、社工等也开始运用小组会议等复和手法处理朋辈之间及家庭成员之间冲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我们认为复和公义在未来将会是青少年司法的主流措施之一。
-
关键词
复和公义
香港
恢复性司法
犯罪冲突
复和调解手法
刑事司法模式
青少年法
复和调解原则
-
分类号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