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效应街头自然群体“场”与青少年离轨行为
1
作者 杨卫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1年第4期49-50,共2页
街头自然群体,是青少年学生课余结交的街头友伴,它的构成比较复杂。除学生以外,还有青年工人、待业青年以及“流失生”。它受社区经济文化习俗背景的制约,表现了社区文化环境的某些特点。一般学生,多少都有街头友伴的相互交往,这对满足... 街头自然群体,是青少年学生课余结交的街头友伴,它的构成比较复杂。除学生以外,还有青年工人、待业青年以及“流失生”。它受社区经济文化习俗背景的制约,表现了社区文化环境的某些特点。一般学生,多少都有街头友伴的相互交往,这对满足个体社会需要,沟通社会信息,有一定意义。有的家长一古脑儿限制子女的街头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经济 青少年学生 离轨 文化环境 青年工人 负向效应 人格缺陷 传递作用 角色冲突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教育社区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汤红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8-172,共5页
外语教育社区化指将基础外语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在发挥青少年学生社区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外语教育资源的兼容性和地域性的基础上,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外语教育延伸性课程资源。此构想符合科... 外语教育社区化指将基础外语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在发挥青少年学生社区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外语教育资源的兼容性和地域性的基础上,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外语教育延伸性课程资源。此构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着眼于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顺应《教育规划纲要》之后的时代发展要求,契合新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将基础外语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同时延伸到社区教育,使各类外语教育相互作用,有利于探索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外语教育改革模式,有利于构建终身外语教育机制,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外语素质,构建学习型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社区 青少年学生社区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终身外语教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天仁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4期6-8,共3页
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向复旦大学陈天仁1973年,邓小平同志分管体育工作时曾提出的“中国体育主要是群众体育,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我国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顺乎亿万民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落实跨世... 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向复旦大学陈天仁1973年,邓小平同志分管体育工作时曾提出的“中国体育主要是群众体育,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我国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顺乎亿万民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落实跨世纪全民健身体育战略的重大举措。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全民健身计划 运动会 街道社区 家庭体育 练功十八法 课余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活动 青少年学生 居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 被引量:35
4
作者 郁建亚 吴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5-16,8,共3页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两者适时的结合,能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和习惯,有利于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它是满足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互补效应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青少年学生 优势互补 终身体育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在社区沃土上的活动天地
5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1-23,共3页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诞生于80年代中期的上海社区教育,在它15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形成青少年教育的合力;对于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社区教育 课外教育活动 运行机制 课外活动 科目化 法制化 社会化 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生主体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