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启迪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岳 胡小明 孙岳 胡小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共6页
现代奥林匹克的人文理想努力拓展竞技的积极作用,以竞赛为载体实现体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但其间又显现出一些弊端。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指导思想上提出"超越竞技"价值取向,在制度层面推出了抵制竞技弊端的改革,并在首届... 现代奥林匹克的人文理想努力拓展竞技的积极作用,以竞赛为载体实现体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但其间又显现出一些弊端。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指导思想上提出"超越竞技"价值取向,在制度层面推出了抵制竞技弊端的改革,并在首届青奥会的赛事执行层面成功地将改革付诸实践。其价值在于:从创办理念、制度改革和办赛措施3方面,将古老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好融入当代社会发展潮流,使竞技比赛与大众体育、青少年教育和谐共进。这是青奥会根本区别于奥运会和其他国际大型运动会的不同之处,也给我们带来"分享运动"的人文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精神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 分享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本源性回归
2
作者 刘亚 田以麟 曲新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盛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全世界14~18岁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责任,这既是体育的刚性规定使然,也是体育自身的本源性使然,由之凸现的身体性及教育性特征集中反映了体育即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而学...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盛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全世界14~18岁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责任,这既是体育的刚性规定使然,也是体育自身的本源性使然,由之凸现的身体性及教育性特征集中反映了体育即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而学术界极力倡导的"分享运动"——体育本源性回归说,则认为体育和教育原本属于公益性事业,理应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必须要从体育和教育层面上向世界人民提供最为起码的普惠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体育本源性 教育责任 公益性事业 普惠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乐趣如何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积极情绪拓建作用检验
3
作者 徐霞 刘沣仪 +5 位作者 王志强 郜卫峰 陈蔚 徐靖芮 柳鸣毅 黄佳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9,共12页
目的:探讨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缓解影响,并探析自尊、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源和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其间可能的链式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运动乐趣量表、自尊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流... 目的:探讨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缓解影响,并探析自尊、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源和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其间可能的链式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运动乐趣量表、自尊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8810名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每万人拥有志愿者人数作为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结果: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自尊和生命意义感的正向影响显著(p<0.001),运动乐趣对抑郁和焦虑的负向影响显著(p<0.001);在运动乐趣影响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过程中,自尊、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贡献率为70.2%和61.6%;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在运动乐趣和自尊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运动乐趣既直接预防和缓解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问题,还通过发展学生的自尊和生命意义感,从而减少抑郁和焦虑;体育乡村支教人力资源越充足,运动乐趣对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越强。基于此,从加强运动乐趣的战略意义认识,推动体育、教育及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深度融合,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推进多学科综合、高校-体育和教育部门-中小学协同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乐趣 体育乡村支教 儿童青少年 自尊 生命意义感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奥会的理想及其对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研究——以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小娟 潘绍伟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青少年体育是中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战略内容。着眼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 青少年体育是中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战略内容。着眼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给中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生儿",青奥会无疑肩负着其母体百年奥运的梦想,肩负着将其发扬到人类社会更广阔领域的神圣使命,对于历经百年沧桑洗礼的现代奥运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言,也是一次绝好的改革和创新契机。那么,青奥会的理想是什么?她的理想是否就等同于奥运会的理想?肩负着神圣理想的青奥会,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启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展开调研,试图立足体育社会学研究尤其是奥林匹克研究和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就这些真问题即所谓的"实然"问题和"应然"问题进行发问和思考,为不断前进中的青奥会和中国青少年体育研究,做出颇有价值、颇具启示的学问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奥会理想 青少年体育 南京青奥会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方式对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改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5
作者 全家霖 朱琳 +3 位作者 苏煜 陈泽恺 陈梓淇 张卓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422-3431,共10页
背景与健康体质量人群相比,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多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可能加剧超重或肥胖和诱发其他疾病。运动能促进执行功能已被证实,但不同运动方式效果的优劣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索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效果最佳的... 背景与健康体质量人群相比,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多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可能加剧超重或肥胖和诱发其他疾病。运动能促进执行功能已被证实,但不同运动方式效果的优劣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索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效果最佳的运动方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汇总运动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8.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为效应指标,比较各运动方式间的差异以及计算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值并进行排序。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和Egger'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中英文文献,其中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675名,年龄8~15岁,结局指标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共纳入4种运动方式组(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武术练习、体能训练)与无运动组。在改善抑制控制方面,与无运动组相比,体育游戏(SMD=-1.75,95%CI=-2.83~-0.68,P<0.05)、球类运动(SMD=-1.93,95%CI=-3.87~-0.10,P<0.05)、体能训练(SMD=-1.20,95%CI=-2.40~-0.05,P<0.05)均能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水平,其中球类运动SUCRA值最大(82.8),排序第一。在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工作记忆方面,球类运动优于体能训练(SMD=-1.02,95%CI=-1.68~-0.36,P<0.05);在提高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灵活性方面,球类运动优于体能训练(SMD=-1.22,95%CI=-1.90~-0.54,P<0.05)。结论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球类运动在改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方面展现出了较优良的改善效果。在实践干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球类运动与强度、周期、频率以及量的协同搭配。后续需进一步充实与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改善相关的证据,从而制订出更为精确、高效的运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执行功能 儿童 青少年 运动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跳跃类拉长-缩短周期与短距离加速能力的关系探讨
6
作者 周彤 许文鑫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2,共10页
目的:分析跳跃类拉长-缩短周期(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与短距离加速能力的关系,探究在青少年训练阶段需要关注的SSC测试和指标。方法:选取我国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134名男子在训短跑运动员,根据年龄分为3组,利用Tendo ... 目的:分析跳跃类拉长-缩短周期(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与短距离加速能力的关系,探究在青少年训练阶段需要关注的SSC测试和指标。方法:选取我国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134名男子在训短跑运动员,根据年龄分为3组,利用Tendo Power测试仪、三维测力台等仪器,共完成7项测试,采集32项指标,分析组间差异,计算各项指标与短距离加速能力的相关性,并构建短距离加速能力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除跳深的Fz方向峰谷力的标准化值和着地时间外,本研究的其他测试指标均出现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4项SSC指标与30 m跑成绩、8项SSC指标与60 m跑成绩分别达到中等程度相关(|r|≥0.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C的运动表现通常随年龄增长而提升,但跳深的着地时间和其他标准化指标不受年龄影响。应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对跳深和连续跳等给予关注,并兼顾水平方向、循环类的SSC。实践中应发更多简单易行且与短距离加速能力相关性较高的跳跃类SSC测试,减少使用无法反映深层生物力学机制和专项特点的指标,如反应力量指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加速 青少年 拉长-缩短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运动方式与剂量研究
7
作者 程美超 张瑞林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干预效果与最佳剂量。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常用的数据库,纳入32项研究(n=8804),采用“RevMan5.3”与“Stata16.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1)视力改善效果方面,改善静态视力以户外运动最佳(98... 目的:系统评估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干预效果与最佳剂量。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常用的数据库,纳入32项研究(n=8804),采用“RevMan5.3”与“Stata16.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1)视力改善效果方面,改善静态视力以户外运动最佳(98.7%),其次为操舞类运动(53.2%)、体育游戏(41.2%)、球类运动(25.0%)及联合干预(6.5%),球类运动(85.5%)与户外运动(85.4%)对动态视力改善效果相近,而户外运动(81.0%)在眼轴调控方面优于球类运动(72.6%)。2)剂量效应方面,最低有效剂量为每周2~3次[SMD=0.23,95%CI(0.15,0.30)]、单次30~40 min[SMD=0.01,95%CI(-0.08,0.10)]、持续6~12周[SMD=0.04,95%CI(-0.03,0.11)],最佳运动剂量为每周6~7次[SMD=0.56,95%CI(0.33,0.78)]、单次41~60 min[SMD=0.26,95%CI(0.21,0.32)]、持续21~36周[SMD=0.40,95%CI(0.24,0.56)]。结论:操舞类运动、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户外运动及联合干预均可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其中户外运动与球类运动效果最佳;建议儿童青少年优先选择这两类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3次运动,每次30~40 min,持续6~12周,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个体情况适当增加时长或频率,可进一步提升近视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运动方式 运动剂量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在青少年运动与甘油三酯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前瞻性横断面研究
8
作者 黄箔钏 郭晓湲 +3 位作者 汪雨彤 刘佳轩 潘慧 陈适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群体中维生素D在运动与甘油三酯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3年6月5日济宁市第七中学招募的202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化... 目的探讨青少年群体中维生素D在运动与甘油三酯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3年6月5日济宁市第七中学招募的202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中等强度运动频率、甘油三酯和维生素D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Baron&Kenny因果分析法构建中介模型,同时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奶制品摄入、甜品摄入、快餐摄入等混杂因素,分析维生素D的中介效应,并根据BMI进行亚组分析。采用Bootstrap法和Sobel法双重验证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354名,其中女性142名(40.11%),男性212名(59.89%),中位年龄13.25(12.83,13.83)岁。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中等强度运动频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1,P<0.001),维生素D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01),中等强度运动频率与维生素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01)。中介模型显示,维生素D部分中介运动对甘油三酯的降低效应(52.22%,95%CI:-0.027~-0.009,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效应仍显著(47.83%,95%CI:-0.019~-0.005,P<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中,维生素D在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和甘油三酯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82.01%(95%CI:-0.022~-0.005,P=0.005),校正混杂因素后,中介效应占比为81.20%(95%CI:-0.022~-0.005,P=0.005),中介效应显著;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中,未校正混杂因素时中介效应占比为3.38%(95%CI:-0.014~0.009,P=0.760),校正混杂因素后中介效应占比为7.51%(95%CI:-0.019~0.012,P=0.621),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维生素D是青少年运动降低甘油三酯的重要中介因子,其中介效应独立于年龄、性别及饮食习惯,且在BMI<24 kg/m^(2)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调控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抑制炎症通路有关,提示靶向维生素D信号通路或可作为青少年血脂代谢异常早期干预的分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运动 甘油三酯 中介效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价值、镜鉴与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喻晶 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能优化家长行为,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剖析现实困境,系统梳理青少年体育发达国家在家长教育的需求探索、内容设...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能优化家长行为,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剖析现实困境,系统梳理青少年体育发达国家在家长教育的需求探索、内容设计与开展实施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开展的中国方略:提升对家长教育研究的重视,全社会合力推动家长教育的开展;探索家长教育需求,构建本土化的家长教育内容体系,培养家长教育专业人才;探索中国特色家长教育实践路径,推动家长教育成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必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 青少年体育参与 家庭体育教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 青少年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欧两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经验借鉴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润芝 黄亚玲 胡兰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52,共10页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促进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具有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后备人才培养职能。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与案例分析法,以挪威和瑞典为例,梳理分析两国体育俱乐部发展历程与治理经验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路径的启...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促进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具有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后备人才培养职能。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与案例分析法,以挪威和瑞典为例,梳理分析两国体育俱乐部发展历程与治理经验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路径的启示。研究发现,挪威和瑞典体育俱乐部整体上呈现从“志愿体育俱乐部”到“国家扶持+志愿体育俱乐部”、再到“国家扶持+市场融入+志愿体育俱乐部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变化,形成了繁荣发达的志愿服务、分工明确的治理体系、多方协调的合作关系、多元开发的融资渠道、全民共享的福利体制等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与青少年体育发展传统,建议未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应形成一核多元的主体结构、协商合作的治理方式、以人为本与公平配置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治理 体育管理 体育发展 挪威 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雪 宋佳殷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3,共16页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 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法等验证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并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影响机制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显著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相比,权威型教养方式促进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尽责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集体融入感的积极发展,且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亲子关系间接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使亲子冲突的发生率降低,并增加青少年对家长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促进社会心理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对改善亲子关系并正向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效果不如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容易引起亲子冲突,并使青少年削减对家长的信任与依赖,不利于其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女孩、乡村、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效果更佳;专制型教养方式对10~12岁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负面效果更明显;放任型教养方式对男孩社会心理发展的促进效果更显著。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儿观,通过陪伴、互动和交流建立亲子间信任桥梁,要设定明确的教育期望和行为界限;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技巧、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顺应时代背景适当调整教养策略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和家庭环境综合考虑适宜的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要多部门联合、医教体融合、家校社协同,共同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 社会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配合到协同:校家社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的职能结构与互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成武 刘兵 +1 位作者 邹溪楠 李先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家庭责任由法定规约到主体自为的行为转变,社会支持由技术供给到综合服务的能力转型,实现由主体间的机械支配活动转向三种教育形态的平等互惠合作。以政策驱动、自主规约与契约合作为基础的物质与情感交换,既有权责约定的规定供给,也有平等契约的主体自为,表征的是道德自律与法定规约相互渗透的动力结构。校家社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要从交互结构创新、主体职能转变与理念认知更新等方面,加强外部环境营造与内部结构优化,推进合作行为自主化,合作过程程序化、合作意识自觉化,以实现各主体的协同合作从被动的权责依赖走向主动的互惠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会组织 青少年体育活动 校家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恒 钟丽萍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实践经验:以全面具体的体育政策为引领,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强化健康促进力度;以广泛开展...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实践经验:以全面具体的体育政策为引领,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强化健康促进力度;以广泛开展的家庭体育为基础,筑牢健康促进根基;以丰富的社区体育资源为补充,拓展健康促进范畴。启示:健全政策体系,凸显政府宏观引领主渠道;提升行动质量,突出学校健康促进中坚地位;营造体育氛围,夯实家庭健康促进根基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社区健康促进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青少年体育 健康促进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下近视儿童青少年主观验光与电脑验光结果差异分析
14
作者 黄馨慧 吴昊天 +3 位作者 张波 艾志建 陈军 何鲜桂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下近视儿童青少年主观验光与电脑验光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诊的7~15岁近视儿童青少年98例196眼的验光数据资料。使用1.0%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 目的分析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下近视儿童青少年主观验光与电脑验光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诊的7~15岁近视儿童青少年98例196眼的验光数据资料。使用1.0%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所有受试者均分别在睫状肌麻痹前、麻痹后和麻痹恢复后进行电脑验光和主观验光,比较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下等效球镜度(SE)和SE差值(ΔSE)。计算并比较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之间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得到的ΔSE及球镜差值(ΔS)、柱镜差值(ΔC)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0.25~0.25 D)的比例。结果睫状肌麻痹前、麻痹后和麻痹恢复后电脑验光得到的SE分别为-2.44(-3.47,-1.63)、-2.13(-3.25,-1.50)和-2.38(-3.50,-1.66)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6,P<0.001),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睫状肌麻痹前、麻痹后和麻痹恢复后主观验光得到的SE分别为-2.25(-3.50,-1.50)、-2.19(-3.47,-1.45)和-2.28(-3.50,-1.50)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01),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睫状肌麻痹前后、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恢复后主观验光ΔSE均明显小于电脑验光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1.82,均P<0.001)。睫状肌麻痹前与麻痹恢复后主观验光与电脑验光Δ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70)。睫状肌麻痹前后、睫状肌麻痹前与麻痹恢复后、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恢复后主观验光ΔSE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电脑验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32、11.82、25.55,均P<0.001)。睫状肌麻痹前与麻痹恢复后、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恢复后主观验光ΔS和ΔC均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的比例分别为81.63%(160/196)和79.59%(156/196)。结论主观验光受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影响的程度较小。不同睫状肌功能状态下的主观验光结果差异大部分位于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可以使用睫状肌麻痹前或睫状肌麻痹后的主观验光结果较为准确地推测睫状肌麻痹恢复后的主观验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青少年 验光 睫状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丧亲青少年哀伤反应与哀伤辅导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雪花 王莉 +3 位作者 张慧 刘经邦 沈云霞 宫晓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丧亲是指经历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的离世[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2]显示,2023年全球约1.52亿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经历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死亡成为丧亲者。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经历丧亲事件会出现明显的哀伤反应... 丧亲是指经历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的离世[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2]显示,2023年全球约1.52亿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经历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死亡成为丧亲者。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经历丧亲事件会出现明显的哀伤反应,应对不良容易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Gorder,PGD)[3-4],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增加违法犯罪行为和产生自杀倾向[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丧亲 哀伤 哀伤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理探索
16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10 位作者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但艳芳 杜志伟 彭李奥 李鸿恒 陈一丁 郭成根 张毅恒 敬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4,共15页
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是对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集成与深刻总结。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学理探索。经研究发现,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 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是对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集成与深刻总结。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学理探索。经研究发现,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演进中,呈现出成长需要的人本性、全面发展的多元性、体教融合的实践性、知识贯通的交叉性的多重内涵特征。在梳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性文献的基础上,围绕遵循国家战略思想路线、坚持目标导向、夯实法治基础、推动机制创新、立足本土实践的逻辑主线,提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推进路向:1)凸显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战略性;2)推动青少年体育知识学科交叉的创新性;3)回归青少年体育理论扎根中国的本土性;4)侧重青少年体育多维知识体系的应用性;5)增强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交流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青少年体育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曾毅 李霞 唐志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45-2751,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8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按3∶1比例分为建模组(532例)和验证组(17...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8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按3∶1比例分为建模组(532例)和验证组(178例)。根据病人有无产生抑郁将建模组病人分为抑郁和无抑郁两个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建模组53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率为35.5%。最终筛选出6个变量并构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和0.964,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校准度较好。结论:构建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病人抑郁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抑郁的发生,可为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特发性 青少年 抑郁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疗专家共识
18
作者 白玉树 陈锴 +24 位作者 邵杰 翟骁 陈铭 李危石 许建中 钱邦平 朱泽章 朱锋 李淳德 仉建国 沈建雄 郝定均 朱晓东 杨军林 张学军 张雪松 张方迤 王其杰 张文智 海涌 赵建华 邱勇 王岩 邱贵兴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方法的选择、热点问题的探讨及生活质量的评估,都需要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确保诊疗过程科学、规范、及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经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了关于AIS诊疗的共识,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诊断 治疗 筛查 手术规划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激-易感模型的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莉 莫霖 +2 位作者 刘洋 陶静 余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对180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2.22%。自杀意念与疾病活动度、负性情绪均呈正相关,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负性情绪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44.45%、20.66%。社会支持在疾病活动度与负性情绪间起调节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疾病活动度对负性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弱。结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可直接或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其自杀意念,并受社会支持的调节。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控制疾病活动,降低其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青少年 自杀意念 应激-易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和启示——基于对美国、芬兰等12国经验的文献分析
20
作者 王永丽 曾盼盼 李玉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起步较晚,尚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数字化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三个角度全面...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起步较晚,尚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数字化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三个角度全面梳理美国、芬兰等12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并提出夯实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建构以服务全体学生为中心的循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速对数字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的多路径探索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