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过渡期护理需求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文静 余立平 张明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829-2834,共6页
综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过渡期护理的相关概念、主要护理需求、评估工具、过渡期护理模型,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护理需求的相关研究及为过渡期护理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过渡期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画像研究
2
作者 董文文 张广超 +3 位作者 郭永攀 王晓凡 渠利霞 张春慧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8-51,共4页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6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同时结合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及用户画像工具汇总结果,以词云与表格形式完成画像的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疾病身份认同用户画像群体...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6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同时结合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及用户画像工具汇总结果,以词云与表格形式完成画像的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疾病身份认同用户画像群体特征可分为基本特征、疾病认知特征、心理特征、社会适应特征;构建4类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画像:良好型、矛盾型、脆弱型、高危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存在较大群体差异,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画像群体特征,给予个性化、精准化的管理方案,以维持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疾病身份认同 自我接纳 社会适应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痛苦中介的结构方程模型
3
作者 罗强强 迟巍 +5 位作者 张克 黄佳慧 马茹 胡子涵 张一 李菁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青少年情绪调节现状,并探究其与血糖管理的关系及糖尿病痛苦的中介效应,以探索改善青少年人群血糖管理的新方向。方法: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通过便利抽样选取北京某儿童医院门诊复诊...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青少年情绪调节现状,并探究其与血糖管理的关系及糖尿病痛苦的中介效应,以探索改善青少年人群血糖管理的新方向。方法: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通过便利抽样选取北京某儿童医院门诊复诊或者住院的206例13~17岁T1DM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收集最近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使用简版情绪调节困难量表、5条目糖尿病痛苦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1DM青少年的HbA1c水平平均为(7.69±1.14)%,情绪调节困难和糖尿病痛苦量表得分分别为(38.16±12.71)分、(5.60±2.92)分,情绪调节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仅4.4%的T1DM青少年不存在糖尿病痛苦。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情绪调节困难对糖尿病痛苦和HbA1c水平分别起直接和间接正向作用(β=0.363、0.032,均P<0.01),对饮食、运动管理起间接负向作用(β=-0.124、-0.083,均P<0.01)。结论:情绪调节可以通过糖尿病痛苦的中介作用影响T1DM青少年的血糖管理,以家庭为基础的情绪调节可以作为T1DM青少年血糖管理的干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青少年 血糖管理 情绪调节 糖尿病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翠翠 王玉冰 +1 位作者 徐晶晶 罗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53-2259,共7页
背景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病耻感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该群体病耻感的测评工具。目的对T1DM病耻感评估量表(DSAS-1)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我国青少年T1DM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 背景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病耻感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该群体病耻感的测评工具。目的对T1DM病耻感评估量表(DSAS-1)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我国青少年T1DM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94例青少年T1DM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对DSAS-1英文版进行直译、回译与文化调试,最终形成青少年DSAS-1中文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DSAS-1中文版、青少年糖尿病优势与韧性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糖尿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结构效度,量表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通过与心理韧性、亲子关系、生活质量量表的相关分析佐证青少年DSAS-1中文版对病耻感的检测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均表明青少年DSAS-1中文版分为“区别对待”“抱怨和评论”与“身份问题”3个维度,结构效度良好(因子载荷均>0.55,累积方差贡献率=67.98%),收敛效度[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0.5]、区分效度佳(各维度相关系数均小于AVE平方根)。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内部一致性佳(Cronbach'sα系数=0.930)。青少年DSAS-1中文版总分与青少年糖尿病优势与韧性量表(r=-0.425,P<0.001)、亲子关系量表(r=-0.302,P<0.001)和糖尿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r=-0.408,P<0.001)总分均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DSAS-1中文版信效度较好、简单易行,可为我国青少年T1DM患者的病耻感提供可靠的量化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青少年 病耻感 效度 信度 1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文文 郭永攀 +4 位作者 张春慧 张广超 牛雨昕 宋方钰 渠利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5-128,F0003,共5页
疾病身份认同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显著影响,当患者存在适应性的疾病身份认同时,会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和管理疾病,实现疾病管理目标。对疾病身份认同的概念、评估工具(包括疾病同一性问卷、接受糖尿病与个人治疗调查... 疾病身份认同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显著影响,当患者存在适应性的疾病身份认同时,会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和管理疾病,实现疾病管理目标。对疾病身份认同的概念、评估工具(包括疾病同一性问卷、接受糖尿病与个人治疗调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自我管理行为、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及干预措施(包括叙事疗法、心理剧干预及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制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疾病身份认同 自我意识 自我调节能力 疾病管理 应对方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荣 熊丰 +7 位作者 胡玉娟 侯玲 程昕然 罗雁红 马勤香 王力 罗顺清 朱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8-395,共8页
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 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对2012年4月-12月参加重庆、武汉及成都三地糖尿病夏令营的98位患儿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量表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Cronbach's Alpha值为0.942,效度检测结果为0.679;量表影响度、担忧度及满意度三维度与患者自身总体健康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度及担忧度的评分超过该维度总分的一半,对自身的总体健康评分大于2分,说明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病程、饮食及血糖控制情况与量表三维度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年龄、HbAlc与影响度及自身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性别与满意度评分在0.05水平呈负相关。其中饮食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尤其是病程较久患者与步入青春期及以后的女性患者、饮食与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明显。通过测评量表信效度及对量表三维度相关性分析,证实该量表能初步的反映中国糖尿病儿童的生存质量,为建立中国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量表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生活质量 儿童 青少年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琴 熊丰 +2 位作者 李荣 马勤香 陈海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7,10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生存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对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参加重庆地区糖尿病夏令营的78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应... 目的探讨影响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生存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对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参加重庆地区糖尿病夏令营的78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性别、病程的长短、是否遵循糖尿病饮食、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等,对满意度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为影响1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因素,其中病程和饮食影响较显著。结论 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患者不遵守糖尿病的治疗管理,造成血糖控制不稳定,生存质量下降。糖尿病的管理须医院、学校、家庭和患者本人共同参与,才能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生存质量 儿童 青少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婧 郭佳 +2 位作者 王瑶 周智广 何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21-3224,共4页
目的调查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对来自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及湖南省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的所... 目的调查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对来自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及湖南省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的所有三级医院的136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6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QoL)得分7.00~24.00分,平均(17.14±3.58)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2,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目前受教育情况、调查对象来源、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及是否独生子女患者的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SRS得分、空腹血糖水平与QoL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2和-0.205,P<0.05);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QoL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4和0.49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受教育情况、是否独生子女、DSRS得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QoL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较健康儿童青少年低,其影响因素有目前受教育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抑郁、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糖尿病 1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 朱逞 +3 位作者 巩纯秀 吴玉筠 倪桂臣 颜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为了解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调查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76例 ,平均年龄17.2±3.9岁 ,平均病程9.0±3.4年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尿微量白蛋... 为了解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调查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76例 ,平均年龄17.2±3.9岁 ,平均病程9.0±3.4年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尿微量白蛋白 ,眼底荧光造影等。结果显示 ,HbA1C 平均水平为 (9.7±1.7) % ;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9.2% ,微量白蛋白尿 (UAER :20~200μg/min)和大量蛋白尿 (UAER>200μg/min)分别占7.9 %和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3.7% ,非增殖型16例占21.1% ,增殖型2例占2.6 % ,其中3例合并白内障。提示目前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 ,仅有18.4 %的患者HbA1C <8 % ;长病程、女性、血糖控制差是1型糖尿病青少年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青少年 血糖控制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效果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延迪 王红艳 +1 位作者 李梅 李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26-28,34,共4页
目的探讨由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陪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选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由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陪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选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45例及患者家属45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教育前后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较低;陪伴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陪伴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患儿及其家属对1型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改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青少年 陪伴教育 生活质量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诸慧 支涤静 +2 位作者 沈水仙 罗飞宏 陈兆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5-397,共3页
为观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对糖代谢的影响 ,随访1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T1DM患儿 ,分别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用量、严重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 为观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对糖代谢的影响 ,随访1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T1DM患儿 ,分别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用量、严重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后HbA1c 显著下降 ,治疗前为8.97 %±1.69 %,治疗后为7.51 %±1.17 % (t=2.52 ,P<0.05) ;胰岛素用量无显著下降 ;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表明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 ,明显降低HbA1c,减少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是儿童及青少年T1DM常规治疗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胰岛素泵 治疗 儿童 青少年 1糖尿病 糖代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旭梅 苏珊 +4 位作者 袁雪琪 曾亚星 伊雅君 杨芹 迟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684-269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改善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的74例新发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改善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的74例新发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采用中文版青少年糖尿病行为评定量表(DBRS)、密歇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和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病人出院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病人/家长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餐后2 h血糖值在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病人DKT得分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病人DKT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长DKT得分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病人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家长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高青少年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病人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青少年 移动医疗 个案管理 血糖 知识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婧 郭佳 何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5-757,共3页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能力或(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T1DM)患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关键词 1糖尿病 青少年 抑郁障碍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网络干预对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沈莉莉 张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组分网络干预措施改善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6例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多组分网络干预措施改善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6例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基于网络的多组分干预措施。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记录自我血糖监测频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估家庭冲突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HbA1c、家庭冲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组分网络干预可以有效增加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降低HbA1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网络干预 血糖 自我监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铜蓝蛋白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飞宏 沈水仙 +6 位作者 方京冲 徐虹 刘豫阳 支涤静 方昕 冯志明 张哓凤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 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参照 ,对比检测尿铜蓝蛋白的排泄情况 ,以了解其在青少年 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 ,肾病综合征对照 2 1例 ,正常青少年对照 6 0例 ,收集 2 4h尿液。放免法测定... 目的 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参照 ,对比检测尿铜蓝蛋白的排泄情况 ,以了解其在青少年 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 ,肾病综合征对照 2 1例 ,正常青少年对照 6 0例 ,收集 2 4h尿液。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ELISA法测定尿铜蓝蛋白。结果 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组尿微量白蛋白、铜蓝蛋白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加 (P <0 .0 5 ) ,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排泄异常者占 4 7.5 % ,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占 10 % ,尿铜蓝蛋白随病程增高的幅度大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幅度。尿铜蓝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HbA1c显著正相关。结论 尿铜蓝蛋白可能是反映青少年 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更为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肾病 尿铜蓝蛋白 青少年 早期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父母支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欢欢 黄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102-106,共5页
阐述了青少年时1型糖尿病父母对患儿糖尿病管理的支持、糖尿病独立性发展的支持,介绍了父母支持的评价工具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这一特定患者人群,父母支持的长期随访观察较少,给予父母的社会支持欠缺,以家庭为单位的糖... 阐述了青少年时1型糖尿病父母对患儿糖尿病管理的支持、糖尿病独立性发展的支持,介绍了父母支持的评价工具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这一特定患者人群,父母支持的长期随访观察较少,给予父母的社会支持欠缺,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系统性或结构化管理研究不足,如何提高我国1型糖尿病青少年父母支持的质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父母支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菱 邝建 +5 位作者 裴剑浩 陈纯波 王瑞雪 杨华章 崔炎棠 杨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OP法对10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β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分别为61.7%和38.5%,在...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OP法对10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β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分别为61.7%和38.5%,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8.4%和60.6%(P<0.01);表现型NA/NA、NA/A和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46.5%、34.6%和19.1%,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0.2%、16.4%和52.6%,其中表现型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的分布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研究提示N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正相关,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易感性 DQ 对照组 门冬氨酸 NA 青少年 结论 负相关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治疗在儿童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瑶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338,共5页
儿童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数十余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血糖,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移植治疗作为一种可能达到根治目标的治疗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包括胰岛移植、干细胞移植以及胰腺... 儿童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数十余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血糖,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移植治疗作为一种可能达到根治目标的治疗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包括胰岛移植、干细胞移植以及胰腺移植。移植后伴随的排异反应、胰岛细胞炎症及凋亡反应等仍是目前限制移植治疗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的重大瓶颈,未来有望通过一氧化碳暴露或调节性T细胞治疗等相关方法得到一定突破。目前移植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研究或成人临床试验中,关于儿童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移植治疗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粪菌移植未来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辅助治疗的方法,达到辅助改善胰岛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儿童 青少年 1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体质指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赵玲 刘晓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9-525,共7页
目的比较1型糖尿病(T1DM)患儿确诊时与末次随访时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SDS),并揭示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首次诊断T1D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各因素与ΔBMISDS的相关性。结果纳入T... 目的比较1型糖尿病(T1DM)患儿确诊时与末次随访时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SDS),并揭示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首次诊断T1D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各因素与ΔBMISDS的相关性。结果纳入T1DM患儿53例,男26例、女27例,中位随访病程为3.0(1.5~4.0)年。确诊时中位年龄8.0(5.5~11.0)岁,BMISDS为-1.1(-1.8~0.6),超重肥胖12例(22.6%)。至末次随访,42例完成随访,中位年龄12.0(8.8~13.3)岁,BMISDS为0(-0.6~0.7);超重肥胖5例(11.9%)。末次随访时的BMISDS高于确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时非超重肥胖的患儿41例,30例完成随访,男14例,ΔBMISDS为0.3(-0.3~1.8),女16例,ΔBMISDS为1.9(1.1~2.2),女性的ΔBMISDS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岁、5~10岁以及≥10岁组,女孩的ΔBMISDS均高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BMISDS与确诊时BMISDS、空腹C肽(FC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确诊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中ΔBMISDS与确诊时BMISDS、TSH依然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T1DM患儿BMISDS在病程中呈现增加的趋势,与性别、确诊时BMISDS、TSH相关,应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降低超重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体质指数 超重肥胖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受与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温敬冬 宁松毅 +3 位作者 周胜蓝 王雨 陈昕晟 戴莉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为制订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6月收治的12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为制订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6月收治的12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经历疾病挑战、个人应对、创伤后成长。结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困境中艰难应对,并获得心理成长;医护人员应持续关注此类患者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感受,探索有效干预策略,促进其心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糖尿病 疾病感受 体验 生活质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