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配合到协同:校家社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的职能结构与互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成武 刘兵 +1 位作者 邹溪楠 李先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 明确主体责任,理顺合作关系,是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经历了学校单向主导到多维教育领域合作与联动结构优化的校家社合作关系演进,要求学校主导由服务供给主体到资源整合主体的职能升级,家庭责任由法定规约到主体自为的行为转变,社会支持由技术供给到综合服务的能力转型,实现由主体间的机械支配活动转向三种教育形态的平等互惠合作。以政策驱动、自主规约与契约合作为基础的物质与情感交换,既有权责约定的规定供给,也有平等契约的主体自为,表征的是道德自律与法定规约相互渗透的动力结构。校家社协同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要从交互结构创新、主体职能转变与理念认知更新等方面,加强外部环境营造与内部结构优化,推进合作行为自主化,合作过程程序化、合作意识自觉化,以实现各主体的协同合作从被动的权责依赖走向主动的互惠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会组织 青少年体育活动 校家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推进重点、面临问题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林鹏 武旗红 +3 位作者 任新新 付馨 毛志鑫 何世权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共7页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部署要求,是推进体育法治化的重要工作内容。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稳步前行,通过完善以体教融合为引领的组织工作体系,健全体育活动促进青少...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部署要求,是推进体育法治化的重要工作内容。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稳步前行,通过完善以体教融合为引领的组织工作体系,健全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协同机制,培育发展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等举措,初步搭建起青少年体育促进工作的基本框架;但也面临着认知与宣传不足、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部门协同不深入、资金支持不充足、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立足新的时代方位,研究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化体教融合引领加强政-社-家-校协同联动、广泛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健全政策体系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等为重点内容的新时期中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体育活动促进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治理的研究述评——基于权力配置视角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亨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62,共12页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治理是一个需要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体育环境建设等多领域有机融合、协调运行的综合治理体系,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干预,最大限度实现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公益,需要将其纳入法治体系,切实实现依...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治理是一个需要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体育环境建设等多领域有机融合、协调运行的综合治理体系,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干预,最大限度实现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公益,需要将其纳入法治体系,切实实现依法共治。治理权理论的日趋成熟,为西方学界系统研究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及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者们在明确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治理权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以权利为导向,从权力配置视角对其决策权、协同管理与实施权,以及监管与评价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理理论,为我国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 治理 权力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童子军的体育训练——兼论对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小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126,共7页
民国时期的军国民体育思潮直接推动了童子军这一儿童组织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中国的童子军训练首先诞生于教会学校,之后在民间自由发展。1926年后,国民党统一领导童子军,并于1934年将其课程定为学校课程。童子军训练的内容、方法与学... 民国时期的军国民体育思潮直接推动了童子军这一儿童组织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中国的童子军训练首先诞生于教会学校,之后在民间自由发展。1926年后,国民党统一领导童子军,并于1934年将其课程定为学校课程。童子军训练的内容、方法与学校体育运动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都旨在促进个体生理、社会行为、情绪、娱乐、心智5个领域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可以借鉴童子军训练具有的游戏化、生活化、自然化、社会化特质,进一步融合儿童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童子军 童子军训练 体育活动 儿童组织 青少年体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视域下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的权利内涵 被引量:7
5
作者 宋亨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9,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突出强调权利是具体的、历史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与马克思主义权利观高度契合,随着时代发展,其日益形成了典型特征的权利内涵。从权利本源上看,青少年体育权利离不开群体对体育需...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突出强调权利是具体的、历史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与马克思主义权利观高度契合,随着时代发展,其日益形成了典型特征的权利内涵。从权利本源上看,青少年体育权利离不开群体对体育需求的“深层次觉醒”,即对参与自由的诉求;而体育活动促进是实现青少年权利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需要不断强化“赋权”,其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和体育的深化改革,二者的有机统一确证了青少年的体育权利主体地位。从内在逻辑上看,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以群体尊严和群体成长为基础,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方式,以平等体育教育为载体,以均衡发展为最终目标,表现为一类权利束。从现实看,青少年体育参与是一项法定权利,很多国际体育法律和国家体育法律对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强化和拓展了体育活动促进的内涵。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典型特色的权利保障体系,这为进一步确证青少年体育权利,健全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共治共享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 权利内涵 权利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生成与发展逻辑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林鹏 武旗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5,32,共6页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一项国家推动的专项工程。探讨《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明确新时期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的行动逻辑及发展方向,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一项国家推动的专项工程。探讨《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明确新时期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的行动逻辑及发展方向,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酝酿于全社会对健康追求的宏观时代背景,生成于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关注与期许之中。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能够有效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体教融合重大政策,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意义重大。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要瞄向体育活动全面广泛、保障条件坚实有力、政策体系健全等点位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活动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56
7
作者 许弘 李先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青少年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