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武化人:新时代中华武术具身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雪佚 马秀杰 +1 位作者 唐双双 曾浩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6,共11页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具身教育价值,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聚焦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从生理、心理及伦理3个维度系统探讨武术文化塑造人格的内在逻辑与实践...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具身教育价值,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聚焦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从生理、心理及伦理3个维度系统探讨武术文化塑造人格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武术人格培养随历史演进呈现鲜明时代特征:先秦以“礼射修身”立君子之范,秦汉借“军功爵制”铸忠勇之魂;隋唐创“武举择贤”树忠义之标,宋元融“理学思想”育仁义之骨;明清倡“知行合一”修道德之身,民国扬“强国强种”燃爱国之志。经三千年淬炼,形成以尚武精神为底色、忠勇品质筑基、仁义道德立心、家国情怀导向的“知行合一”人格体系,在礼法制度与家国实践中完成精神品格的代际传承与时代升华。在此基础上,研究从生成逻辑揭示武术对青少年人格的三重作用:1)武术技与术的磨炼对青少年生理人格的塑造;2)武术礼与艺的沉淀对青少年心理人格的建构;3)武术道与理的升华对青少年伦理人格的淬炼。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华武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实践路径:1)推动高质量学科发展,提升武术人格培养高度;2)用多样化技术练习,挖掘武术人格培养深度;3)展开多维度学科融合,拓宽武术人格培养广度,进而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育人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具身教育 青少年人格教育 生理人格 心理人格 伦理人格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旅游与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事实、机制与政策含义
2
作者 朱志胜 吕瑞雪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9,共16页
非惯常环境中旅游式学习被视为促进个体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理解旅游活动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因果联系与发生机制对培育和释放人口质量红利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旅游对... 非惯常环境中旅游式学习被视为促进个体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理解旅游活动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因果联系与发生机制对培育和释放人口质量红利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旅游对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家庭旅游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非认知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外倾性、亲和性等非认知能力提升价值更为明显。上述效应在青少年户籍性质、随迁状态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等不同特征群体中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家庭旅游有助于缩小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分化,进而推动总体人力资本的均衡提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证实了教育期望机制和家庭氛围机制的存在,家庭旅游能够改变青少年自身的教育期望及其学习态度,优化父母的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决策,并且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和亲子互动,进而显著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旅游 青少年人力资本 教育期望 家庭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华静 范璐杰 +1 位作者 李瑞宁 张建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家庭决策者性别视角探究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高,其子女学业成绩更靠前;(2)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教育认知更高,进而会提高青少年子女的物质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3)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中女性家庭决策者更重视教育投资。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该聚焦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开展女性扶贫项目,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有效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人力资本积累 青少年 性别差异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核心症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的网络关系
4
作者 马跃 吴捷 +1 位作者 查世琦 杨春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5,493,共9页
基于对511名青少年的有效数据调查,使用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核心症状,并探讨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影响青少年人际困扰的网络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人际困扰核心症状是“受别人排斥与冷漠”“极易受窘”“自己的烦恼无人... 基于对511名青少年的有效数据调查,使用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核心症状,并探讨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影响青少年人际困扰的网络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人际困扰核心症状是“受别人排斥与冷漠”“极易受窘”“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2)青少年人际困扰的网络结构、整体连接强度、中心性上总体无显著性别差异,仅在症状d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的强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交谈交流困扰是整个网络的中心;亲子疏离和心理边界是青少年亲子依恋和人际困扰的重要桥连节点。本研究揭示了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对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影响路径,对预防青少年人际困扰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 人际困扰 亲子依恋 心理边界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少年人群消费行为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胜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7-162,共6页
当代青少年人群是中国历史上消费能力最强的人群,其消费话语权正左右着中国社会的消费市场。该人群的品牌消费带有极大阶层符号意义和归属符号意义,其明星崇拜的晕轮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青少年中的"粉时尚"现象正强化... 当代青少年人群是中国历史上消费能力最强的人群,其消费话语权正左右着中国社会的消费市场。该人群的品牌消费带有极大阶层符号意义和归属符号意义,其明星崇拜的晕轮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青少年中的"粉时尚"现象正强化着这代人的物质主义思想,极端的消费行为在化解其焦虑的同时又在为其衍生着新的焦虑。虽然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带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却应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人 消费行为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效应模型在青少年人格和行为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晓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9-490,共2页
目的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人格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沈阳市的2所初中进行3年的随访研究,问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结果不同的青少年9年级的行为问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青... 目的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人格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沈阳市的2所初中进行3年的随访研究,问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结果不同的青少年9年级的行为问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青少年行为问题随时间的变化率不同。行为问题与内外向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正相关;掩饰性对行为问题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小。结论青少年的人格对行为问题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人 艾森克人格问卷 精神质 混合效应模型 掩饰性 整群抽样 问卷调查 心理健康 横断面研究 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战后日本首相施政报告的研究
7
作者 刘桂萍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
教育始终是日本国家施策中的重要问题。战后,日本首相在国会施政报告中几乎都提及到了教育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其中青少年人格方面的塑造与培养是日本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施政报告中的青少年人格教育体现了保持"人·... 教育始终是日本国家施策中的重要问题。战后,日本首相在国会施政报告中几乎都提及到了教育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其中青少年人格方面的塑造与培养是日本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施政报告中的青少年人格教育体现了保持"人·社会·自然"相和谐的核心理念,即如何教育青少年健康发展、青少年如何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青少年要怎样面对大自然和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首相施政报告 青少年人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网络使用偏好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兰蕴 刘濛 +1 位作者 李松 傅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以727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考察青少年人格特征,其中主要考察谨慎性及情绪性2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使用偏好在谨慎性/情绪性人格与网... 以727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考察青少年人格特征,其中主要考察谨慎性及情绪性2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使用偏好在谨慎性/情绪性人格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谨慎性、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使用的信息获取正向预测作用;谨慎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偏好和娱乐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中信息获取使用偏好在青少年的情绪性、谨慎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娱乐使用偏好在青少年情绪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人格特征 网络使用偏好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育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箐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5,共2页
根据体育的本义,结合青少年人格特点,探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人格中的培养内容。体育教育以改变人的身体为基础,达到教育的目的,应注重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与坚韧等基础人格特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青少年人 培养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92
10
作者 钱铭怡 夏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8-59,共2页
本文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9名高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艾森克人格问卷所测查的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保... 本文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9名高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艾森克人格问卷所测查的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保护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提示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神经质 青少年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生命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董瑞娟 刘博 +1 位作者 陈雪清 龚树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按照术前交流方式将植入者分为手语交流组(7例)和言语交流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结果 20例植入者术后17例可使用言语交流,其中5例完全依赖言语,术后交流方式中,手语交流组3例(15.0%,3/20),言语交流组17例(85.0%,17/20),与术前(手语和言语交流组分别为35.0%和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交流组在高级声音感知及言语能力方面的得分高于手语交流组(P<0.05)。结论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可获得较好的生命质量,术前言语能力和交流方式可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青少年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冬梅 贾春梅 +2 位作者 楚文英 徐慧 辛亚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3名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测定被调查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分析不同人格对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父母养育方... 目的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3名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测定被调查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分析不同人格对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有明显的影响,并与子女人格特质有相关关系;过分掩饰和内向对青少年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以促进青少年不良的人格发展,与子女人格特质有相关关系。过分掩饰和内向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人格 免疫功能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鸥 肖正华 杨小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年龄、性别相配对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观察游泳、步行、举哑铃及仰卧起坐各25例以4种不同运动方式持续运动1h前、后肥胖青少年患者血糖、胰岛素...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年龄、性别相配对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观察游泳、步行、举哑铃及仰卧起坐各25例以4种不同运动方式持续运动1h前、后肥胖青少年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乳酸的变化,并根据稳态血糖模型(Homa模型)计算出其反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1)运动前肥胖组患者其BMI、腰围、腰臀比、IAI、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IS、HBCI、血乳酸则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运动前相比较,肥胖患者中经1h游泳及1h步行的患者,其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即IR有显著下降(P<0.01),IAI有显著升高(P<0.01),而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即IS和HBCI有显著提高(P<0.05),血乳酸水平有轻微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举哑铃及仰卧起坐1h后,IR也有显著下降(P<0.05),IAI有显著升高(P<0.05),IS和HBCI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乳酸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3)在肥胖组中游泳亚组和步行亚组IR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IAI、IS和HBCI较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乳酸则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4)肥胖患者IR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8,0.6059,0.7987,均P<0.05);IAI分别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5,-0.6278,-0.7523),而IS则与BMI、腰围、腰臀比等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而无氧运动对其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青少年 运动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发展的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胥亮 刘闽 +6 位作者 唐凤珠 史敏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秦岭 李丹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语前聋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数字化远程认知评估系统(electronic co... 目的探讨语前聋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数字化远程认知评估系统(electronic 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E-CAS)对20例5-17岁的语前聋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进行听觉、言语、认知功能的评估,分析其听觉及言语获得后大脑认知功能的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CAP、SIR评分、E-CAS量表得分随植入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龄儿童组的同时性加工、注意能力术后6个月末较术前明显提高(P分别为0.02和0.03),青少年组的注意能力术后6个月较术前明显提高(P=0.02)。两组患者计划能力1年后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01)。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1年与健听人在认知功能方面,除注意能力,其余分量表得分仍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听觉言语及认知功能虽有提高,但认知功能总体认知水平仍处于同龄人低水平,且认知功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E-CAS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可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儿童 青少年 人工耳蜗植入术 康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汉族青少年人格障碍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艳芬 尹可丽 +1 位作者 罗鸣春 王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946-2949,2955,共5页
目的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汉族青少年人格障碍情况。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11所中学、中专和职中的1 068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青少年12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 目的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汉族青少年人格障碍情况。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11所中学、中专和职中的1 068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青少年12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型(40.5%,405/1 000),最低的是偏执型(6.9%,69/1 000)。(2)不同性别青少年在分裂样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回避型、依赖型、抑郁型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与城市青少年在回避型、抑郁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在自恋型、回避型、反社会型、抑郁型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的汉族青少年在偏执型和自恋型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在自恋型、回避型、抑郁型、偏执型、边缘型、表演型、强迫型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汉族青少年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障碍 青少年 民族地区 人格诊断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聂衍刚 曾敏霞 +1 位作者 张萍萍 万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91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际压... 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91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人际自我效能感、社交适应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同伴压力、家庭环境压力与社交适应行为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适应行为 人际自我效能感 人际压力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培养 被引量:15
17
作者 熊晓正 刘媛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指出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奥运会竞赛的核心价值是道德示范,提出当前奥林匹克教育要从正视现实、和谐处世和坚强意志三方面促进青少年人格培养。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要利用先进奥运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奥林匹克教育问题,在青... 指出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奥运会竞赛的核心价值是道德示范,提出当前奥林匹克教育要从正视现实、和谐处世和坚强意志三方面促进青少年人格培养。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要利用先进奥运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奥林匹克教育问题,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抓住奥运契机,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健全青少年人格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教育 人格培养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格障碍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悦勤 刘肇瑞 +4 位作者 刘宝花 郭琦 程辉 张婷婷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28,共7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广泛筛选人格障碍在青春期的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心理学可疑危险因素,建立人格障碍的遗传和环境病因假设。方法:按照ICD-10和DSM-IV的标准,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一般情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广泛筛选人格障碍在青春期的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心理学可疑危险因素,建立人格障碍的遗传和环境病因假设。方法:按照ICD-10和DSM-IV的标准,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抽取北京市10003名高一学生及其父母,分别在高一和高三时调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高一学生资料筛选出总体人格偏离的危险因素有父母关系不良、学校所在区县、父母的过度保护型、偏爱型、否认拒绝型和非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与父母同住年限短和男性。高一各组人格偏离和高三学生的分析结果类似。总体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有父母关系不良、父母的否认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经计算总体人格障碍的父亲和母亲遗传度分别为0.84和0.85,各组人格障碍的遗传度多数大于0.6。结论:对于人格障碍的发生,广义遗传因素的作用约占85%;人格障碍的家庭环境危险因素是父母关系不良和否认拒绝型及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障碍 人格偏离 病例对照研究 青少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颖 刘莎 +2 位作者 任寸寸 刘欣 陈雪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 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青少年(听力正常组)MHT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耳蜗组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3.33%,其在过敏倾向方面的得分(5.63±2.22分)高于听力正常组(4.05分),在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4.03±2.72分)低于听力正常组(4.99分),在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1.95±2.01分)低于听力正常组(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和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他们仍需要家长、老师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青少年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梦和 钱宇虹 +1 位作者 李永贺 张宏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13例14岁以上青少年语前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的常规术式,重点介绍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要点,术后言语分辨率的评价结果。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4~5次Mapping后,声场测听啭声听阈达到2... 目的报道13例14岁以上青少年语前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的常规术式,重点介绍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要点,术后言语分辨率的评价结果。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4~5次Mapping后,声场测听啭声听阈达到25~40dBnHL,平均30.4±4.8dBnHL。随访6个月到4年,借助唇读,术后2年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79.11%;不借助唇读,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1.67%。术后4年,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80.67%;不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6.83%。结论青少年语前聋患者具有理解力强、有文化基础等优势,只要入选者选择适当,尽管年龄过大,但人工耳蜗植入后仍能得到较好的言语分辨率,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信息交流方式仍有很大帮助。对这类大龄的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语训方法可先借助唇读,掌握一定的听觉词汇后逐步减少唇读直至不借助唇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