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实基础、经验举措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李奥 柳鸣毅 +3 位作者 敬艳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田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也关乎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面对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竞赛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借鉴视角分析美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经... 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田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也关乎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面对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竞赛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借鉴视角分析美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经验。美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以建立“校园+协会”协同化组织机制,推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搭建“普及+提高”层级化竞赛体系,为青少年后备人才提供多元晋级平台;实行“业余+职业”融合化训练模式,驱动青少年后备人才能力科学化发展;健全“认证+晋升”衔接化培养体系,聚焦青少年后备人才培育主导力建设。基于此提出我国应以学校体育为组织核心,夯实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基础;以体育赛事为发展媒介,拓宽田径后备人才选拔渠道;以科学系统为训练原则,提升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以职业认证为培养路径,增强田径后备人才执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 美国 培养经验 实践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地方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作治理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省A市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楚楚 胡孝乾 吴南宁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7,共14页
在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三级训练网需要机制创新与完善,如何创新以实现跨领域、跨部门协作治理是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采用批判实在主义立场下的主题分析法,以江苏省A市为代表性个案对我国地方如何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 在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三级训练网需要机制创新与完善,如何创新以实现跨领域、跨部门协作治理是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采用批判实在主义立场下的主题分析法,以江苏省A市为代表性个案对我国地方如何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作治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依赖、共同目标与信任关系是地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作治理的触发机制,事业单位是构建地方多部门协作与竞争结构的桥梁,正式制度保证协作治理良性运转,非正式治理奠定多方治理主体共识。据此建议地方搭建体教融合治理网络,平衡各方权力与利益分配;加强业余体校专业化建设,竞争与激励并举;增强地方治理统合能力,发挥地方自主性;重视政策企业家作用,系统性培育信念、知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青少年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 协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3
作者 刘红华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 探究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有助于我国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俄罗斯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俄罗斯拥有较为完善且成熟的校园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健全,已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动组织网络体系,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体育培训体系和分级分层的体育竞赛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深度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体育政策法规,加快青少年冰雪运动组织建设,优化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体系,健全青少年冰雪运动竞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学校体育 冰雪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冰雪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木子 杨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数智技术,提高培养者的数字智商,营造数智化环境,从而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数据智能,用以服务、支持和管理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培养单位从低效协同向高效协同转变、培养环境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转变、培养过程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提出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补齐数智技术短板、搭建数智支持平台、构建数字智商培训体系、激发数据智能价值等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希冀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作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晓云 蒋玉跃 +1 位作者 杨子良 鞠成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它促进了美国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激励了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学校体育与体育赞助的有机结合,是美国体育后备人才保持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它促进了美国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激励了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学校体育与体育赞助的有机结合,是美国体育后备人才保持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机制 体育赞助 美国 体育后备人才 青少年体育 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 重要因素 借鉴价值 体育人才 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7
6
作者 季彦霞 马国义 +1 位作者 吕万刚 史东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239,共8页
体教融合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治理实践变革的重要举措,“参与-合作-效率”的逻辑框架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核心。为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治理效率,在诊断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现实阻... 体教融合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治理实践变革的重要举措,“参与-合作-效率”的逻辑框架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的核心。为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治理效率,在诊断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共治现实阻滞的基础上,探讨多元共治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还存在主体参与度不足、相应协同及保障欠缺等方面的困境。为此,提出提升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路径:通过目标共识、利益共享、压力共担等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网络;通过建立体育、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清晰的权力、资源、责任等合作机制,加强府际协同;通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完善评价、监督、问责等保障制度,提升共治效率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多元共治 府际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目标新指向: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被引量:113
7
作者 柳鸣毅 孔年欣 +1 位作者 龚海培 胡雅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0,共13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以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路径,破除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部分青少年业余训练相互割裂的时滞性。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夯实体育强国的基础为指引,发挥跨领...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以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路径,破除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部分青少年业余训练相互割裂的时滞性。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夯实体育强国的基础为指引,发挥跨领域、跨部门协同治理优势,共破青少年体育领域部门治理障碍、运行机制壁垒和政策执行阻滞等问题。《意见》以全社会共担青少年健康发展、全阶段共促青少年主动健康、全领域共破健康发展壁垒、全过程共建"普及-精英"一体化体系作为支撑特性,将以遵循人本发展、公平发展、效率发展的实践原则,从引领构建青少年体育政策体系、整合青少年体育治理多元要素、打造青少年体育一体化组织体系、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体育需求和建立青少年体育产业体系等5个方面,实现青少年健康促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目标 青少年体育 健康促进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卫东 郭潇 肖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开展现状以及开展中存在的对青少年足球的认识、环境、体制机制、场地和经费、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基础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我国青少...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开展现状以及开展中存在的对青少年足球的认识、环境、体制机制、场地和经费、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基础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青少年足球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优化改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力度;校园足球活动方面对策;加强青少年足球的规范化训练与管理;健全竞赛体系;夯实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 后备人才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8
9
作者 秦旸 王文浩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足球强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先进经验,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国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学校培养、俱乐部培养以及国家精英培养3种模式;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构建人才选拔体系、强调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足球强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先进经验,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国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学校培养、俱乐部培养以及国家精英培养3种模式;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构建人才选拔体系、强调文化教育、注重教练员发展、完善多元资金支持体系以及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主要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构建人才识别与选拔系统,坚持长期动态跟踪;完善培养体系,立足长远、重在落实;夯实教练员基础,形成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注重质量评估,探索人才培养监理模式;建立保护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倡导体教融合发展理念,打造人才培养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青少年足球 后备人才培养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川省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宏图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1,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人才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来自农村、乡镇的比例较高,但是大部分参加训练时间短,专项基础较差,可塑性强。教练员选拔人才的渠道较为单一,高校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向。虽然训练中教... 通过对四川省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人才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来自农村、乡镇的比例较高,但是大部分参加训练时间短,专项基础较差,可塑性强。教练员选拔人才的渠道较为单一,高校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向。虽然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但是在认知上存在偏差,都以自身作为决定训练效果的主体,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错误;后备人才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太少,尚不能达到教练员的期望;尽管后备人才都普遍认为文化学习重要,然而实际的文化学习成绩却非常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田径 后备人才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广东省目前短跑现状构建科学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11
作者 杨远平 王剑文 杨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
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目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短跑是田径运动的项目之一,短跑的关键在于身体的用力部位和肌肉的收缩程度,着重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 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目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短跑是田径运动的项目之一,短跑的关键在于身体的用力部位和肌肉的收缩程度,着重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广东省短跑运动现状进行分析,对构建科学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更好的促进新时期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发展,为国家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短跑 青少年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组织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董佳华 尤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3,79,共6页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服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剖析体育社会组织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完善举措。研究表明:体育社会组织定位不清,发展方向偏离;管理体制阻碍组织发展;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服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剖析体育社会组织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完善举措。研究表明:体育社会组织定位不清,发展方向偏离;管理体制阻碍组织发展;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成为体育社会组织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症结,并从培育新观念、优化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建立监管体系、开发人力资源等入手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青少年 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与展望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祥府 孙晋海 代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与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思想,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依托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其蕴含的共同体是从业... 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与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思想,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依托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其蕴含的共同体是从业余体校间有机联合到中小学与业余体校有机联合,再到多元办学主体有机联合,到现在以校园为载体的中小学、俱乐部与体校有机联合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中形成与发展的(2)在实践逻辑上表现为以业余训练为纽带联结将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促成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共同体培养,以青训为基础将体育、教育与社会有机融合,促成体育、教育与社会共同体培养,以校园足球为试点将体育、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全面塑成体育、教育与社会共同体培养(3)未来共同体视域下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应继续坚持以业余训练为主体,深化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促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共同体的科学发展与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历史演进 逻辑理路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被引量:48
14
作者 侯玺超 肖坤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7,共8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确定了新时代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必须走协同治理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与教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转变,体现了不同历史...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确定了新时代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必须走协同治理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与教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转变,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但按照《意见》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还面临着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体育与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度不够、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门槛高、部门平级协同督导缺少约束力的堵点。提出健全协同治理的法治程序、制定行政部门协同治理的合作清单、降低社会力量参与的审批门槛、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协同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青少年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的创建与运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家宝 麦伟栅 陈小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结构化设计等研究方法,创建全面、动态、可溯源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运动档案智能软硬件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青少年运动信息智能采集子系统、运动数据加密隐私化储存子系统...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结构化设计等研究方法,创建全面、动态、可溯源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运动档案智能软硬件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青少年运动信息智能采集子系统、运动数据加密隐私化储存子系统和运动表现管理子系统。通过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研发和实践运用,能够对青少年运动员各项训练表现进行实时化、常态化、科学量化管理,综合评估运动能力,日常运动信息采集全程数字化,运动考评过程化,日常运动记录可溯化,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轨迹智慧化管理,实现科学选拔、科学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员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数字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59
16
作者 马志和 徐宏伟 +1 位作者 刘卓 罗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我国青少年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体校存在着学、训矛盾,管理体制不顺以及人才输送缺乏效率等问题。提出调整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进行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制度创新 市场化机制 青少年 体校 后备人才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与战略取向 被引量:67
17
作者 阳艺武 伍艺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后备人才培养 体教融合 现实审视 战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区域化发展:集中度分析与梯度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祥府 代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3-60,共8页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特别是移植与借鉴“集中度”测定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区域化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集中度测算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经费投入、培养单位、后备人才数量、后...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特别是移植与借鉴“集中度”测定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区域化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集中度测算出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经费投入、培养单位、后备人才数量、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方面都呈现出区域化发展趋势,只有后备人才数量中的各级各类体校在训运动员数量区域性差异并不明显,区域化发展趋势尚没有完全形成;2)以全运会的成绩作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标表征与各自省份区域化发展的GDP、人口总数、在训运动员数量以及青少年体育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的是GDP,之后依次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三集中)数量、在训运动员数量以及青少年体育资金投入4个指标相对较高;3)参考全运会成绩、在训运动员数量、青少年体育资金投入、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数量、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在训人数等指标对各省份行政区域进行梯度初步划分,山东、广东、江苏3个省份行政区域完全属于高梯度区域,其他省份因指标变动不稳定都列入低梯度区域;4)区域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继续深化体教结合,继续以业训为主体,依据高梯度与低梯度区域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优先发展策略,不断创新新时期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区域化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球”振兴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实践指向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宇 冯峰 +1 位作者 杨振兴 李笋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08,144,共8页
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关涉我国篮球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三大球”振兴的关键环节,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三大球”振兴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进行探索,并借鉴美国6~18岁青... 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关涉我国篮球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三大球”振兴的关键环节,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三大球”振兴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进行探索,并借鉴美国6~18岁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经验,提出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中国路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存在系统创新缺失、资源协调不畅、人才基础薄弱、竞赛体系欠佳等问题;“金字塔”式推优运行机制、“双主型”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式精英打造路径、“高曝光”式竞赛平台搭建、“双赛季”式竞赛运行体系的美国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实践指向:构建“体育—教育—社会”融通的新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区域竞训中心,优化多元选拔与培养机制;扩大篮球传统学校数量,支持社会青训机构发展;优化青少年区域性篮球赛事结构,构建全国性立体式竞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球”振兴 青少年篮球 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竞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基于南通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浦义俊 刘昌亚 邰崇禧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典型代表"南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得到保障;竞...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典型代表"南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得到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冲金率稳中有升;运动员学、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加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形成了多样化训练格局;竞技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整合;建立了科学选材的运行机制和网络体系。管理保障、训练保障、经费保障、社会保障等机制的健全促进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地级市 教体结合 青少年 南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