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炜 李璐 +1 位作者 邱明磊 丁剑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5例(75眼)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白内障术后1周最...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5例(75眼)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白内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3者38例(38眼),其中2例(2眼)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05,36例(36眼)视力为0.05~0.3。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前及白内障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6例(36眼)患者低视力发生原因:青光眼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17例(17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例(4眼)、黄斑囊样水肿3例(3眼),其他眼底病变6例(6眼)。未脱盲2例(2眼)患者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青光眼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白内障术前已经存在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颗粒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喻娟 彭俊 颜家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679-681,686,共4页
目的:探讨青光安颗粒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后滤过泡瘢痕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 目的:探讨青光安颗粒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后滤过泡瘢痕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2组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滤过性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血栓通胶囊,观察组术后给予青光安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 d患眼术区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2组患眼BCVA及滤过泡高度均明显提高/增加(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眼眼压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给予青光安颗粒可更明显地提高患眼BCVA,降低眼压,有效抑制滤过泡瘢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安颗粒 青光眼过术 过泡瘢痕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璐 丁剑锋 杨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由同一医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60...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由同一医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60眼)术毕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 L(2.5 mg)球结膜下注射;试验组50例(60眼)术毕前房内注射0.1m L(0.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反应、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结果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 d、3 d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前,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1 d、3 d、1周前房炎症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眼前房炎症反应较轻;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3 d、1周、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及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术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下降,变异系数增高。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对术后短期内获得最佳矫正视力、减轻前房反应、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前房 地塞米松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晓燕(综述) 谢琳(审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时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法。但术后结膜下瘢痕形成导致滤过泡通道建立失败一直是困扰青光眼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抗眼表瘢痕形成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寻求一种效率...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时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法。但术后结膜下瘢痕形成导致滤过泡通道建立失败一直是困扰青光眼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抗眼表瘢痕形成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寻求一种效率高、安全稳定的抗瘢痕药物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青光眼术后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着重介绍细胞因子相关抗瘢痕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青光眼过术 瘢痕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冷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的屈光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宏健 吴善君 +1 位作者 许霞 徐晓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卷折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分析术后的屈光变化。方法分别对38例(3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试验组)和46例(5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 目的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卷折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分析术后的屈光变化。方法分别对38例(3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试验组)和46例(5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卷折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角膜地形图和角膜曲率仪及电脑验光仪进行角膜形态、角膜曲率、视力检查,并定时检测术前和术后1d、7d、14d、30d球镜与柱镜变化,进行2组比较分析。结果2组术后1d、7d、14d、30d视力均高于术前(t=4.252,P<0.05)。术前及术后1d、7d、14d、30d术眼柱镜变化:试验组术前为-0.11~-1.89D,平均(-0.86±0.38)D;术后为-0.12~-1.56D,平均(-0.68±0.35)D;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871)。对照组术前为-0.15~-1.96D,平均(-0.75±0.35)D;术后为-0.12~-1.45D,平均(-0.58±0.26)D;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657)。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柱镜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324)。术后7d与14d间球镜度变化,试验组90%具有(0.20±0.14)D变化,对照组40%具有(0.20±0.14)D变化。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卷折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恢复快,手术微切口1.6mm较常规超声乳化术3mm形成散光更少,视力提高更快。但应加强手术前后的抗炎性反应治疗,减轻手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青光眼过术 微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 3 3 7例 ( 3 78眼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 8例 ( 10眼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 ( 10眼 )发生脉络膜脱离的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 3 3 7例 ( 3 78眼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 8例 ( 10眼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 ( 10眼 )发生脉络膜脱离的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例 ( 3眼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4例 ( 6眼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例 ( 1眼 ) ;年龄 5 1~ 73岁 ,平均 ( 65 2 5± 5 5 8)岁 ;8例患者中 1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 ,4例患有 2型糖尿病 ,其中 3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3例 ( 4眼 )术前用药物将眼压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 2 2 3 8~ 2 4 3 8mmHg) ,5例 ( 6眼 )在高眼压 ( 3 5 76~ 5 0 10mmHg)下手术。脉络膜脱离发生时间 1~ 11d ,平均 ( 5 2 5± 2 2 )d。 6眼经药物保守治疗后 ,浅前房恢复时间为 5~ 10d ,平均 ( 7 5± 1 0 4)d ,4眼经手术治疗后 ,浅前房恢复时间为术后 1~ 6d ,平均 ( 3 67± 1 45 )d。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与术前高眼压、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尽量降低术前眼压 ,避免和减轻术中眼压骤降情况 ,术毕时形成前房 ,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 ,术后应用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 ,避免精神紧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脉络膜脱离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眼轴变化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剑波 付莉萍 党永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1-361,共1页
我科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48例(48眼)青光眼滤过术前后及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轴进行测量,以解释人工晶状体眼的屈光不正.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48眼)有晶状体眼小梁切除术史,男18例(18眼),女30例(30... 我科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48例(48眼)青光眼滤过术前后及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轴进行测量,以解释人工晶状体眼的屈光不正.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48眼)有晶状体眼小梁切除术史,男18例(18眼),女30例(30眼),平均年龄62.7岁,术前视力0.8~0.02,屈光度为-23.50 D~+6.25 D,术前及术后眼轴测量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5.40 mmHg、9.5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眼轴变化 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肖以钦 叶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细胞表型转化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我们就细胞表型转化在青光眼术后组织重塑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应用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平滑肌肌动蛋白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桑白皮汤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礼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64-2967,I0030,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桑白皮汤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0例青光眼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治疗组25例,手术加中药组25例,中药组在手术前后两周,服用以桑白皮汤为基本方的中药,并随证加减,观察术后滤过泡的... 目的:观察加味桑白皮汤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0例青光眼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治疗组25例,手术加中药组25例,中药组在手术前后两周,服用以桑白皮汤为基本方的中药,并随证加减,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功能和形态,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滤过手术的成功率,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经过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6个月观察,手术加中药组功能性滤过泡百分比高于手术治疗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累计观察手术成功率对比,手术加中药组高于手术治疗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加中药组和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可减少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桑白皮汤 青光眼过术 过泡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
10
作者 石尧 黄振平 +3 位作者 朱丹 吴勇 薛春燕 尹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 :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 方法 :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 43例 (5 0只眼 ) ,采用 3.2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 ,随访 3~ 2 4... 目的 :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 方法 :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 43例 (5 0只眼 ) ,采用 3.2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 ,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及眼压情况。 结果 :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术后 3个月视力≥ 0 .5者占 72 .0 % ;术前角膜散光 (1.31± 0 .92 )D ,术后 3个月角膜散光 (1.2 5± 0 .87)D ,与术前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角膜地形图显示已恢复术前状态 ;术前眼压为 (2 .18± 0 .32 )kPa ,术后 1个月眼压为 (2 .2 3± 0 .2 8)kPa ,与术前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患者视力 ,同时保持滤过泡功能 ,角膜散光无明显改变且不影响眼压的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 青光眼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邹欢 袁容娣 叶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7,共3页
青光眼滤过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常规手术,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虽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不可避免带来了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生物制剂抗瘢痕的研究,给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带来了新的革命,现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瘢痕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毓敏 楼定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2例(39眼)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史的患者进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最...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2例(39眼)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史的患者进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变化。 结果 术后1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7眼(94.87%),其中术后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5者25眼(64.10%)。术前眼压(单位:mmHg):14.69±5.14,术后1 d、1周、3个月分别为16.92±5.99、1 5.01±3.88、14.06±3.54。术后1d眼压较术前显著性增高,P<0.01。术中1例发生后囊破裂,术后2例发生后发障。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视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51眼原因分析
13
作者 路剑英 张清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3-794,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过术 浅前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浅前房的原因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苹 朱美玲 +1 位作者 龚健杨 刘兴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浅前房的原因、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持续性浅前房并最终通过手术恢复前房的 2 2例 (2 2眼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滤过引流过盛 13例 ,... 目的 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浅前房的原因、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持续性浅前房并最终通过手术恢复前房的 2 2例 (2 2眼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滤过引流过盛 13例 ,脉络膜脱离 6例 ,结膜瓣渗漏 2例 ,巩膜瓣破损 1例 ,2 2例均通过手术恢复前房。结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极少数患者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查明原因 ,通过手术恢复前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持续浅前房 原因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抑制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符书昊 叶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滤过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抗瘢痕化效率高、安全性好并具有更简便的给药方法的抗瘢痕化药物成为提高青光眼滤过术成功率的长期课题,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抗瘢痕化药物和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瘢痕抑制 抗瘢痕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时晶体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忠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浅前房 术后 青光眼过术 严重并发症 手术失败 角膜内皮失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在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应用探讨
17
作者 张志广 吴迺川 刘堃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 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 (2周内 )高眼压的病例 ,应用透明质酸酶结膜下注射观察注射后疗效。方法 将 18例 1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病例分 2组 ,治疗组 11例 11眼 ,给予结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酶 75 0 IU ,隔日 1次 ,一般 2~ 3... 目的 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 (2周内 )高眼压的病例 ,应用透明质酸酶结膜下注射观察注射后疗效。方法 将 18例 1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病例分 2组 ,治疗组 11例 11眼 ,给予结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酶 75 0 IU ,隔日 1次 ,一般 2~ 3次 ;对照组 7例 7眼 ,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 11眼中 10眼眼压控制良好 ,1例加用适利达眼液眼压正常 ,滤过泡形成弥散隆起 ,所有病例视野与术前比较基本保持不变 ,视力基本不变或增减 1行。结论 透明质酸酶在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高眼压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改善了青光眼滤过术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青光眼过术 高眼压 结膜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疗效观察
18
作者 田 骋 孙洪周 +2 位作者 吴建有 王洪亮 吕丽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对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7例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病例避开原有滤过区选择颞侧切口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97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1.0以上25例...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对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7例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病例避开原有滤过区选择颞侧切口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97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1.0以上25例(26%),0.3 以下9例(9%);随访期内无1例眼压升高,原有滤过泡无塌陷。11例(11%)术后5日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结论 避开滤过区手术能使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患眼控制眼压和获得较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疗效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处理
19
作者 郑纯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过术 前房延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冷瀛 马佳 +2 位作者 邵冬 刘英杰 刘祥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方法 ,将 76例 ( 86眼 )难治性青光眼分为用药组 42例 ( 4 4眼 )和对照组 3 4例 ( 4 2眼 )。用药组术中及术后均应用t PA ;对照组未用t PA...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方法 ,将 76例 ( 86眼 )难治性青光眼分为用药组 42例 ( 4 4眼 )和对照组 3 4例 ( 4 2眼 )。用药组术中及术后均应用t PA ;对照组未用t PA。术后随访 18~ 48个月 (平均 3 6个月 )。采用寿命表分析法统计。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的累计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眼毒性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t PA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滤过性手术失败的药物。至少可以在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青光眼过术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寿命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