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动物模型DBA/2J小鼠的眼部特征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帆 吴玲玲 +4 位作者 郭秀娟 杨丽萍 李颖 吴乐萌 王冬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月龄DBA/2J小鼠的眼压、眼部特征及组织学变化。方法清洁级DBA/2J小鼠36只,3、5、7、9、11、14月龄各6只,3、9、14月龄的C57BL/6J小鼠各6只为对照。分别对实验鼠行眼前节照相,前房微管法眼压测量。用尼氏染色法对鼠视网膜... 目的评价不同月龄DBA/2J小鼠的眼压、眼部特征及组织学变化。方法清洁级DBA/2J小鼠36只,3、5、7、9、11、14月龄各6只,3、9、14月龄的C57BL/6J小鼠各6只为对照。分别对实验鼠行眼前节照相,前房微管法眼压测量。用尼氏染色法对鼠视网膜切片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计数,光学显微镜下对视网膜冰冻切片行视盘的形态学观察。结果鼠眼前节检查表明,DBA/2J小鼠从5月龄始逐渐发生虹膜色素播散、虹膜萎缩,虹膜透照可见瞳孔变形。眼压从7月龄开始升高,9月龄眼压升至高峰,14月龄降至对照组水平。各月龄DBA/2J小鼠眼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00,P<0.05),各月龄C57BL/6J小鼠眼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9,P=0.781)。DBA/2J鼠RGCs数量从7月龄开始减少,9~11月龄减少明显,各月龄DBA/2J鼠RGCs计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4,P=0.000),各月龄C57BL/6J小鼠RGCs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16,P=0.211)。DBA/2J小鼠视盘凹陷于9~14月龄开始逐渐加深,而各月龄C57BL/6J小鼠的视盘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随月龄的增长,DBA/2J小鼠眼前节病变逐渐加重,表现出继发性青光眼的相关形态学改变。DBA/2J小鼠是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和视神经保护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2J 青光眼动物模型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应用特点分析
2
作者 袁晞钒 付琼怡 苗明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9-1446,共8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动物模型应用情况,为其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光眼”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中收集201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日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总结实验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 目的研究青光眼动物模型应用情况,为其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光眼”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中收集201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日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总结实验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检测指标等,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符合标准的400篇文献,其中实验动物多为C57BL/6J小鼠,动物性别以雄性居多;造模方法多采用前房注射物质诱导型、转基因型和激光光凝诱导型;高频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眼压测量、组织病理、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论目前青光眼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种类较多,但是相关中医因素干预较少,建议增加病证结合的青光眼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对青光眼动物模型实验进行挖掘分析,对不同动物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挖掘内容为构建造模成功率高、重现性好、与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模型完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造模要素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