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 Hg,1 k Pa=7.5 mm Hg)和高眼压组(>21 mm 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Master中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患者视力并改善眼压,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明显正相关。计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状体度数时,术前平均眼压正常者应选SRK/T公式较为准确,而术前平均眼压高时Hoffer Q公式更合适。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6)。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15±2.47)mm Hg(1 k Pa=7.5 mm Hg)、(23.94±3.07)mm Hg,术后眼压分别为(14.95±1.86)mm Hg、(13.72±2.41)mm Hg,2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P=0.294);2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62)。2组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0、0.924,P=0.199、0.3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 Hg,1 k Pa=7.5 mm Hg)和高眼压组(>21 mm 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Master中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患者视力并改善眼压,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明显正相关。计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状体度数时,术前平均眼压正常者应选SRK/T公式较为准确,而术前平均眼压高时Hoffer Q公式更合适。
文摘目的 对比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白内障的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分为2组,A组50例5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50例5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0±0.17和0.69±0.14,均较术前的0.27±0.02和0.26±0.04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4.93±2.97)mm Hg(1 k Pa=7.5 mm Hg)和(14.82±3.01)mm Hg,均较术前的(36.62±3.30)mm Hg和(37.18±2.96)mm 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但B组有27眼眼压高于21 mm Hg,需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A组、B组术后12个月的前房深度分别为(4.56±0.04)mm和(4.60±0.07)mm,均较术前的(1.46±0.25)mm和(1.44±0.27)mm明显加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B组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术后13眼出现浅前房,1眼前房少许出血,3眼发生恶性青光眼;B组术后未见浅前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均能有效控制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
文摘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6)。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15±2.47)mm Hg(1 k Pa=7.5 mm Hg)、(23.94±3.07)mm Hg,术后眼压分别为(14.95±1.86)mm Hg、(13.72±2.41)mm Hg,2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P=0.294);2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62)。2组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0、0.924,P=0.199、0.3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