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霾与非霾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阴离子特征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黄娟
程金平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3-87,10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8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NCET-12-0362)
-
文摘
霾污染的实质是颗粒物污染,水溶性离子是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了探讨霾与非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组分特征,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中(F-、Cl-、NO3-、SO42-)4种水溶性阴离子组分。结果发现,上海市PM2.5和PM10在霾期间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4.0和162.7μg/m3,分别为非霾期间(41.9和65.5μg/m3)的2.72和2.48倍,PM2.5和PM10中水溶性阴离子在霾期间的浓度均值为51.0和60.6μg/m3,分别为非霾期间(18.9和23.5μg/m3)的2.70和2.58倍,从而推断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阴离子在霾期间得到了富集,且PM2.5中水溶性阴离子富集程度更大。霾期间颗粒物中NO3-/SO42-的平均比值高于非霾期间,较高的比值意味着流动源排放的污染物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霾期间流动源的排放贡献大于固定源。通过分析霾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NO3-、SO42-和C1-在霾污染变化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化,除第五个霾周期受浮尘影响以外,其他霾周期与霾响应期SOR大于NOR,说明SO2较NO2更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霾期间SOR的日均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
-
关键词
霾/非霾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阴离子
-
Keywords
haze
atmospheric particles
water-soluble anion
-
分类号
X13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