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被引量:21
1
作者 樊宝丽 赵志刚 +1 位作者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09-2915,共7页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性分配 交配环境 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露蕊乌头不同海拔居群的开花持续期与繁殖分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挺峰 张勇 李亚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6-1580,共5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3个不同海拔居群的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毛茛科)开花持续期和繁殖分配进行了野外观察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露蕊乌头的开花持续期时间延长,且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差异。(2)露蕊乌头的植株个... 对青藏高原东部3个不同海拔居群的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毛茛科)开花持续期和繁殖分配进行了野外观察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露蕊乌头的开花持续期时间延长,且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差异。(2)露蕊乌头的植株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3)露蕊乌头的繁殖分配在地上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研究认为,露蕊乌头在高海拔地区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强调了有性繁殖在高山恶劣环境中的重要性,而高海拔地区开花持续期的延长补偿了传粉昆虫的减少并增加了对传粉昆虫的吸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花持续期 繁殖分配 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露蕊乌头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符华林 李英伦 +1 位作者 干友民 舒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乌头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药效 组织变质 血液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蕊乌头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对不同家系和亲代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樊宝丽 马全林 +2 位作者 张德奎 赵志刚 安婧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03,共7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返青率、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都显著降低,但出苗率显著增加,此外,这些性状受亲代处理与家系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表明露蕊乌头幼苗生长特性有很强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2)即将进入繁殖期的幼苗主要性状不受家系的影响,表明母本对露蕊乌头苗期性状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萌发率 出苗率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蕊乌头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刚 谭川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33-11235,共3页
[目的]优选露蕊乌头药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和乌头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探讨温度、浸润时间和超声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并利用中和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影响露蕊乌... [目的]优选露蕊乌头药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和乌头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探讨温度、浸润时间和超声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并利用中和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影响露蕊乌头总生物碱提取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超声波提取时间(C)>浸润时间(B)>温度(A);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3C2,即温度80℃,浸润时间36 h,超声波处理30 min;在此条件下,乌头碱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稳定性好,提取工艺有一定的特异性,且在操作流程中减少了乌头碱有效成分的损失。该方法优化了露蕊乌头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露蕊乌头总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aconitum gymnandodrum Maxim) 总生物碱 正交试验 中和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露蕊乌头的乌头碱分离及定量测定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符华林 樊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7-208,215,共3页
以乙醚为提取溶剂,从露蕊乌头中分离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乌头碱(aconitine)。并采用改良异羟肟酸法,在波长521 nm处测定露蕊乌头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露蕊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0.381 2%,回收率为97.63%。试验证明该定量... 以乙醚为提取溶剂,从露蕊乌头中分离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乌头碱(aconitine)。并采用改良异羟肟酸法,在波长521 nm处测定露蕊乌头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露蕊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0.381 2%,回收率为97.63%。试验证明该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实用,显色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乌头 分离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蕊乌头花蜜的花序内分布模式及其对传粉者行为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路宁娜 侯盟 赵志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1-836,845,共7页
以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研究材料,调查了花序内不同花的花蜜量和花序内的传粉者访花行为.结果显示,大部分花都具有少量的花蜜(0~0.5μL,均值0.199μL),且低花蜜的花在花序内随机分布,造成花序内局部相邻花之间的花蜜量无规律... 以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研究材料,调查了花序内不同花的花蜜量和花序内的传粉者访花行为.结果显示,大部分花都具有少量的花蜜(0~0.5μL,均值0.199μL),且低花蜜的花在花序内随机分布,造成花序内局部相邻花之间的花蜜量无规律化,从整个花序水平来看,花蜜呈现从底部到顶部降低的趋势.花大小和花蜜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传粉者在一次访问中访问较少的花,其中49.0%的访问仅访问一朵花.传粉者往往从较低的位置开始访花并从较高的位置离开,表现出78.8%为"向上",21.2%为"混乱".预示花蜜分布模式可能解释观测到的传粉者行为,考虑到传粉者缩短访花路径和保持向上移动的方式能够增强植物的花粉输出和降低同株异花授粉的发生,观测到的花蜜分布模式可能进一步对增加露蕊乌头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蜜量 花蜜分布 传粉者行为 雌雄繁殖成功 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浸种对露蕊乌头种子破眠及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文静 赵颖 +1 位作者 魏小红 曹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1-237,共7页
露蕊乌头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极低。本试验以露蕊乌头种子为材料,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探讨GA_3浸种对露蕊乌头种子破眠及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GA_3浸种可以提高... 露蕊乌头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极低。本试验以露蕊乌头种子为材料,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探讨GA_3浸种对露蕊乌头种子破眠及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GA_3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中1 000mg·L^(-1) GA_3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为91.66%和95.67%。黑暗比光照条件下露蕊乌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72.19%、26.58%、32.60%。与对照相比,1 000mg·L-1 GA_3浸种可提高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提高SOD、POD及CAT的活性,可见适宜浓度的GA_3浸种可有效促进露蕊乌头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赤霉素 打破休眠 萌发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蕊乌头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欣瑜 黄恩霞 +8 位作者 张书航 张雨 朱燕丽 刘奕伶 王敬龙 孙璐 宋润杰 赵宝玉 路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探明甘肃露蕊乌头内生真菌的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对甘肃天祝的露蕊乌头样品采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通过MEGA5.05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露蕊乌头内存在... 为探明甘肃露蕊乌头内生真菌的种类与种群分布情况,对甘肃天祝的露蕊乌头样品采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通过MEGA5.05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露蕊乌头内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从其茎、叶、根、花和种子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共33株,经过鉴定,分别属于2纲、3目、3科、4属;总相对分离频率为93.94%;内生真菌对叶的侵染频率最高,茎次之,种子最少;青霉属(Penicillium sp.)在露蕊乌头植株内相对分离频率最高,是露蕊乌头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种,且在上述组织内均存在,分布最广泛;将所得到的菌株使用MEGA 5.05软件作系统进化分析,可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分为种群Ⅰ、种群Ⅱ和种群Ⅲ。试验结果可丰富乌头属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也为后续露蕊乌头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内生真菌 系统分离鉴定 青霉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乌头属藏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10
作者 党艺航 郭坤 +3 位作者 刘凤杰 铁桔红 拉目加 王晓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9-293,共5页
目的考察船盔乌头、甘青乌头、露蕊乌头的形态组织学。方法采用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药材性状及根(露蕊乌头除外)、茎、叶、花粉粒、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船盔乌头根、叶的外观性状,根、叶上表皮的显微特征及... 目的考察船盔乌头、甘青乌头、露蕊乌头的形态组织学。方法采用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药材性状及根(露蕊乌头除外)、茎、叶、花粉粒、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船盔乌头根、叶的外观性状,根、叶上表皮的显微特征及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别依据,甘青乌头根、叶横切面观与另外2种药材具有明显差异,露蕊乌头的花序特征与另外2种药材具明显区别。结论本研究补充完善了3种乌头属藏药材现有的生药学特征与质量标准规范,同时对该濒危品种的种群数量保护及同属间药材混淆品的区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盔乌头 甘青乌头 乌头 形态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苋科、毛茛科2种药用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占仓 伊永进 +4 位作者 朱军 孟岩 王果平 李晓瑾 阎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补充、丰富新疆植物资源的种类,本文首次报道了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县和岳普湖县考察时发现的2个新疆药用植物新记录种。方法野外考察期间通过采集标本并借助相关资料准确鉴定、求证后确定为2个新疆新记录种。结... 目的为进一步补充、丰富新疆植物资源的种类,本文首次报道了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县和岳普湖县考察时发现的2个新疆药用植物新记录种。方法野外考察期间通过采集标本并借助相关资料准确鉴定、求证后确定为2个新疆新记录种。结果 2个新疆新记录种分别是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华莲子草A. paronychioides A. Saint-Hilaire和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露蕊乌头A. gymnandrum Maxim。结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华莲子草的详细形态描述和在新疆的分布地信息,为日后针对性研究提供基础;提供了露蕊乌头在我国青藏高原以外的产地信息,且在天山北坡的发现否认了其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系及近邻地区仅分布种的研究现状,对其在冰期后现有的群落扩展格局将被重新考证。凭证标本存于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XT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华莲子草 乌头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