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空域一次雷暴天气形成及可预报性分析
- 1
-
-
作者
李新峰
陈博
梅珏
-
机构
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
-
出处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2期134-138,共5页
-
文摘
利用实况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客观预报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夜间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尺度触发机制进行天气学分析,讨论了客观预报在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可预报性问题。结果表明:此次上海空域雷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是东北冷涡底部的短波槽配合低层切变发展东伸,在副高北部形成了西南急流和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700 hPa露点锋南侵导致大面积强对流天气发生;影响上海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由近地面辐合线触发,配合高空不稳定能量的集聚和垂直风切变的增大,为对流风暴强烈发展提供条件;RUC因能快速吸收最新观测,对流范围预报效果在逐次循环中得到提高,但对上海空域的中-β尺度对流均为漏报,没有可预报性。Nowcasting能够提前1.5 h准确预报雷暴移动和强度变化。
-
关键词
雷暴
露点锋
辐合线
可预报性
-
Keywords
thunderstorm
dew point front
convergence line
predictability
-
分类号
P458.1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7.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学华
严红梅
-
机构
金华市气象台
-
出处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
基金
金华市气象局重点课题(2007-1)资助
-
文摘
利用高空场、地面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500 hPa的阶梯槽及冷平流、925 hPa暖湿舌的存在是形成该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底层辐合场为大气运动提供抬升作用;露点锋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IC、K指数分布说明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典型的不稳定层结。
-
关键词
飑线
阶梯槽
露点锋
不稳定层结
-
Keywords
squall line
ladder trough
front of dew point
astaticism horizo
-
分类号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由脉冲风暴引起的局地冰雹过程分析
- 3
-
-
作者
刘九玲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281-284,共4页
-
文摘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7月14日造成台前县清水河与王集大风冰雹的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浅的低压槽、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地面冷锋、中尺度露点锋和雷暴冷出流等的相互作用,导致鲁豫交界出现了多个强局地脉冲雷暴。台前县致灾脉冲风暴发生在前期雷暴的冷出流中,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充足的水汽和露点锋导致该风暴强烈发展,造成了台前县部分乡镇出现了边际尺度的冰雹和短时大风。
-
关键词
露点锋
脉冲风暴
局地
冰雹
过程分析
-
分类号
P458.12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2020年5月29—30日宜春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 4
-
-
作者
邓京
朱庆源
沈立程
-
机构
宜春市气象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196-198,共3页
-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5月29—30日宜春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高空槽东移引导中低层切变线,配合低层不断加强的西南急流以及冷空气的入侵所引起的,降水时间较长;充足的水汽供应、强的辐合抬升以及较强的热力不稳定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境场特征;925 hPa的露点锋区不断有对流系统生成,是此次暴雨过程触发和维持的重要中尺度系统;暴雨过程分为2个强降雨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西南气流加强过程中的暖区暴雨,第二阶段是锋面暴雨,短时强降水特征更加明显,降水强度比第一阶段更加剧烈。
-
关键词
暴雨
辐合抬升
水汽条件
露点锋区
江西宜春
2020年5月29—30日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