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井联采矿区煤—水—生态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解馨馨 杨军耀 陈军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40,共6页
针对露井联采矿区的特点,系统分析了煤—水—生态协调发展机理,优选了煤炭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3个维度6个方面21项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的3个指标为经济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绿地面积。采用博弈论将层次分析法和... 针对露井联采矿区的特点,系统分析了煤—水—生态协调发展机理,优选了煤炭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3个维度6个方面21项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的3个指标为经济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绿地面积。采用博弈论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得到权重,构建了煤—水—生态协调发展的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安太堡—安家岭露井联采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15—2020年间3个维度的发展水平逐年好转,综合系统的评价值由0.36上升到0.65,且其内部耦合也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由0.35增加到0.47。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露井联采矿区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井联采矿区 煤—水—生态协调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博弈论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朔煤矿露井联采区生态环境演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伟 白中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494-500,共7页
采用实地调绘、遥感解译、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区平朔露井联采区2006~2080年期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水土流失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以期为平朔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提... 采用实地调绘、遥感解译、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区平朔露井联采区2006~2080年期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水土流失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以期为平朔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共挖损、压占和占用土地面积10791.81hm^2,挖损、压占和占用耕地面积6239.30hm^2。因井工开采诱发地面中度以上沉陷损害土地资源面积2198.60hm^2。(2)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20.44~25.33之间变化,环境质量状况在山西省属于较差等级,废弃地全部复垦成林草地情况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最好。(3)由于采掘规模的不断扩大.植被的彻底破坏,矿区水土流失明显增加,但在后期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下。随着林草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露井联采矿区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