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大学生职业性格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建斌 沈娟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89,共3页
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时代"迈进之时,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职业困惑。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作为一种人职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测试与职业规划领域。文章运用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 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时代"迈进之时,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职业困惑。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作为一种人职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测试与职业规划领域。文章运用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性格培养的状况,为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性格培养提供信息、寻找路径,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兰德 人格类型理论 大学生 职业性格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兰德理论视域下学生投入对不同学科学习成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舒忠梅 徐晓东 屈琼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本文借鉴霍兰德理论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山大学2014年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学生所就读的学科、投入状况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学生投入作为学科和学习成果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生所就读学科与学习成果... 本文借鉴霍兰德理论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山大学2014年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学生所就读的学科、投入状况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学生投入作为学科和学习成果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生所就读学科与学习成果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且因不同的学生投入表现而不同。其中,学生所就读学科与其投入状况及学习成果显著直接相关,学生投入与学习成果显著直接正相关,部分学科通过学生投入与学习成果间接相关:文科和工科通过学生投入与社会人文思辨能力、基本理科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学习成果分别呈显著间接正相关和显著间接负相关,社科与社会人文思辨能力通过学生投入显著间接正相关,学生投入在理科和医科与学习成果之间起到了一定的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人才培养应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制定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投入和学习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投入 学习成果 间接影响 霍兰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面理论的大学生职业兴趣心理测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守盈 郭海辉 关丹丹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必然需要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服务。为了使人们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职业,心理学家不断深入对职业兴趣的研究。层面理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研究策略,可以将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空间结构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克服... 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必然需要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服务。为了使人们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职业,心理学家不断深入对职业兴趣的研究。层面理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研究策略,可以将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空间结构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克服了传统统计技术要求变量呈正态分布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等假设的约束,成为研究心理现象的另一重要途径。本研究运用北京市的5831位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查数据,在理论上将职业兴趣分为职业人格类型与职业声望两个层面,对大学生职业兴趣结构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职业人格类型层面区域系数为0.661;职业声望层面的区域系数为0.667;大学生职业兴趣结构为二层面雷达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理论 职业兴趣 霍兰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