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震源模式讨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回顾性预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大地震的成因与预测是很复杂的,很难用一个模式把它们全面概括起来,所以文中用4个模式来描述。这4个模式分别是叠加模式、组合模式、立交模式和调制模式。它们在震源孕育和发震过程中各有各的功能。叠加模式是讨论孕震力源问题的,组合... 大地震的成因与预测是很复杂的,很难用一个模式把它们全面概括起来,所以文中用4个模式来描述。这4个模式分别是叠加模式、组合模式、立交模式和调制模式。它们在震源孕育和发震过程中各有各的功能。叠加模式是讨论孕震力源问题的,组合模式是讨论震源结构问题的,立交模式是讨论孕震断层面上的凹凸齿合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的,调制模式是讨论临发震前震源处的不稳定与外因的关系问题的。文中用以上4个模式讨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回顾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模式 汶川大地震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讨论震级与震源尺度和孕震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智培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根据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 ,分析了地球内部放射热能向孕震区积聚的过程 .建立了力学模型 ,对孕震区岩石弹性势能、位移势能、高能气体热能与地震波能量的转换作了定量分析 .分别推导出地震震级与震源尺度、地形变、地震矩、孕震时间... 根据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 ,分析了地球内部放射热能向孕震区积聚的过程 .建立了力学模型 ,对孕震区岩石弹性势能、位移势能、高能气体热能与地震波能量的转换作了定量分析 .分别推导出地震震级与震源尺度、地形变、地震矩、孕震时间的关系式 .所得结果与前人给出的相应公式和实际震例相符 .据此 ,从能量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起压气体裂隙 震源模式 地震震级 震源尺度 孕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讨论P波初动符号的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智培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4-20,共7页
利用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1]分析研究了P波初动符号的分布.根据理论推导,不同倾角含超压气体裂隙可分别形成P波初动符号的四象限分布图象和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圆锥曲线形P波节线.按节线形状和失稳方式进行了地震分... 利用含超压气体裂隙震源模式[1]分析研究了P波初动符号的分布.根据理论推导,不同倾角含超压气体裂隙可分别形成P波初动符号的四象限分布图象和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圆锥曲线形P波节线.按节线形状和失稳方式进行了地震分类.所推论的初动P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模式 超压气体 裂隙 P波 初动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后之孕震模式的震源参数确定及震例分析
4
作者 陆明勇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18-26,共9页
按照修正后的孕震模式和断裂力学理论,得出了一组震源参数,并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论证在震源区存在液体。最后,以该模式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的孕震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修正后... 按照修正后的孕震模式和断裂力学理论,得出了一组震源参数,并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论证在震源区存在液体。最后,以该模式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的孕震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修正后的模式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模式 孕震过程 震源参数 震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SV/P,SH/P和SV/SH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海英 朱元清 郭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为了准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引入了用SV P ,SH P和SV SH振幅比修正使用P波、SV波和SH波极性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采用解析法在震源空间内寻找符合地震波观测极性和振幅比的解。该方法能够降低单纯使用初动极性确定震源机制解... 为了准确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引入了用SV P ,SH P和SV SH振幅比修正使用P波、SV波和SH波极性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采用解析法在震源空间内寻找符合地震波观测极性和振幅比的解。该方法能够降低单纯使用初动极性确定震源机制解的不确定性 ,提高震源机制解的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震源模式 初动极性 地震波 观测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态空区法与中、强震预报 被引量:11
6
作者 秦保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本文在组合模式和立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报中、强地震的动态空区法,应用该法对我国大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单空区确定地震危险区有重要改进。文中还讨论了由动态空区出现的频次增多、地震共轭条带以及中小地震... 本文在组合模式和立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报中、强地震的动态空区法,应用该法对我国大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单空区确定地震危险区有重要改进。文中还讨论了由动态空区出现的频次增多、地震共轭条带以及中小地震活动性加剧等判定震源断层的致锁和解锁时间,由此预测未来主震的震级和发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震源模式 地震空区 活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1 位作者 焦姣 李鑫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讨论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震的震源组合模式。用临界慢化的观点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前震。以异年倍九律与磁暴二倍法相配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发生日期。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震源组合模式 前震序列 临界慢化 异年倍九律 磁暴二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