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不同震源模型的西藏定日M_(S)6.8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 |
尹晓菲
强生银
张伟
邵志刚
王武星
袁小祥
李永生
刘浩
|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物理震源模型的跨断层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罗超
曹晓雨
高阳
徐飞
徐旸
王昊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的成因 |
曾融生
朱露培
何正勤
丁志峰
孙为国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53
|
|
4
|
应用动态复合震源模型模拟汶川M_w 7.9地震强地面运动 |
孟令媛
史保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5
|
马衔山北缘断裂西段地震动场估计的震源模型 |
刘海明
陶夏新
孙晓丹
刘陶钧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6
|
基于GP14.3运动学混合震源模型和SPECFEM 3D谱元法的宽频地震动模拟 |
巴振宁
赵靖轩
张郁山
梁建文
张玉洁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7
|
基于NGA数据的震源模型全局参数定标律的统计 |
姜伟
陶夏新
赵凯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8
|
预测汶川8.0级大地震地震动的震源模型 |
刘海明
陶夏新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9
|
唐山地区震源模型及局部场地效应 |
景立平
金星
松波孝治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0
|
层状介质中膨胀圆台体震源模型的应力场、应变场及位移场计算 |
马钦忠
钱家栋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
1997 |
2
|
|
11
|
美国最近三代地震区划图中的断裂震源模型 |
丁锐
张世民
|
《震灾防御技术》
|
2008 |
0 |
|
12
|
运动学震源模型对近断层长周期地震动模拟研究综述 |
郭金萍
陈学良
高孟潭
李昌珑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3
|
芦山地震有限断层混合震源模型模拟 |
孙晓丹
王罡
刘成清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基于FK方法和GP14.3震源模型的2023年土耳其M_(w)7.8级地震宽频地震动合成 |
巴振宁
韩书娟
赵靖轩
刘悦
芦燕
陈三红
|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拐折破裂震源模型 |
余建中
尹祥础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达尔布特断裂地震动场估计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 |
孙晓丹
李鑫
陈翔
李东航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7
|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源破裂机理及邻区应力变化 |
杨建文
金明培
叶泵
黎朕灵
李庆
|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8
|
估计震源破裂模型的经验格林函数法 |
罗奇峰
胡聿贤
朱昱
|
《地震学刊》
CSCD
|
1995 |
0 |
|
19
|
抚顺活断层探测震源计算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黄河
廖旭
万波
赵伯明
|
《震灾防御技术》
|
2007 |
0 |
|
20
|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同震位移场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 |
黎朕灵
金明培
缪素秋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