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雪峰山西侧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
27
1
作者
汪正江
谢渊
+3 位作者
杨平
卓皆文
何江林
谢尚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811,共17页
对古地理格架的重新认识和台缘礁滩相的识别是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对雪峰山西侧震旦系—早古生代的重点层系开展了较大比例尺的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研究表明,中上扬子海相盆地经历...
对古地理格架的重新认识和台缘礁滩相的识别是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对雪峰山西侧震旦系—早古生代的重点层系开展了较大比例尺的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研究表明,中上扬子海相盆地经历了裂谷盆地(820~720Ma)、被动大陆边缘碎屑岩陆架建设与初始碳酸盐台地(720~540Ma)、被动大陆边缘统一碳酸盐台地的形成与发展(540~490Ma)、淹没台地与前陆盆地充填(490~420Ma)4个大的演化阶段。除第一阶段因热演化程度过高(Ro>3%)外,后3个阶段在雪峰山西侧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灯影期、清虚洞期和红花园期台边缘相带发育,陡山沱期、牛蹄塘期、五峰—龙马溪期发育区域性优质烃源岩,黔东世、武陵世和早志留世分别发育区域性厚层泥页岩、含膏岩系和沙泥岩封盖层,生储盖组合完整,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系列图件编制和重要认识的提出为深入开展雪峰山西侧地区有利勘探区块优选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地区
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
盆地
演化阶段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被引量:
21
2
作者
许效松
尹福光
+3 位作者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0,共10页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 ,反馈钦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 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 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 ;第 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 ;第 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 ;第 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 ,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 ,为挤压的构造背景 ;第 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 ,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 ,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 ,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 4界面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 ,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 ;第 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防
海
槽
盆地
迁移
沉积
-
构造转换面
早
古生代
-
中生代构造演化
广西
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超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郑述权
张帆
+1 位作者
钟广荣
张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79,共6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埋藏深度在5 000~6 000m,地层可钻性差、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等复杂地质条件制约了钻井速度。针对钻井提速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与现场试验...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埋藏深度在5 000~6 000m,地层可钻性差、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等复杂地质条件制约了钻井速度。针对钻井提速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与现场试验,初步形成了适应该地区的钻井提速技术模式:①优化井身结构,较传统井身结构缩短了大尺寸井眼长度,减少了作业时间,同时又能够满足完井与后期生产作业的要求。②个性化设计PDC钻头,应用效果表明较已完钻井机械钻速提高了31%~473%,在侏罗系沙溪庙组试验刚体PDC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6.57m/h,已接近空气钻进效果;在适合井段试验等壁厚长寿命螺杆配合PDC钻头复合钻进,机械钻速较常规转盘钻机械钻速提高44%。③配合使用有机盐低固相钻井液,抑制性较聚磺钻井液更强,亚微米粒子含量减少,实现了辅助提高机械钻速的效果,井壁较使用聚磺钻井液的更稳定。2012年完钻的6口深井平均机械钻速由1.69m/h提高到2.54m/h,平均钻井周期从302d缩短到189d,实现了该区震旦系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盆地
乐山
-
龙女寺古隆起
早
古生代
震旦纪
PDC钻头
等壁厚螺杆
有机盐钻井液
快速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雪峰山西侧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
27
1
作者
汪正江
谢渊
杨平
卓皆文
何江林
谢尚克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81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东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演化与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批准号:41072088)和<华南新元古代"楔状地层"沉积序列及其大地构造属性研究>(编号:41030315)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编号:1212010782003)和<扬子东南缘Rodinia超大陆解体及沉积-成矿响应综合研究>(编号:1212011121111)
文摘
对古地理格架的重新认识和台缘礁滩相的识别是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对雪峰山西侧震旦系—早古生代的重点层系开展了较大比例尺的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研究表明,中上扬子海相盆地经历了裂谷盆地(820~720Ma)、被动大陆边缘碎屑岩陆架建设与初始碳酸盐台地(720~540Ma)、被动大陆边缘统一碳酸盐台地的形成与发展(540~490Ma)、淹没台地与前陆盆地充填(490~420Ma)4个大的演化阶段。除第一阶段因热演化程度过高(Ro>3%)外,后3个阶段在雪峰山西侧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灯影期、清虚洞期和红花园期台边缘相带发育,陡山沱期、牛蹄塘期、五峰—龙马溪期发育区域性优质烃源岩,黔东世、武陵世和早志留世分别发育区域性厚层泥页岩、含膏岩系和沙泥岩封盖层,生储盖组合完整,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系列图件编制和重要认识的提出为深入开展雪峰山西侧地区有利勘探区块优选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地区
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
盆地
演化阶段
油气地质
Keywords
western side of the Xuefeng Mountain
Sinian
-
early Paleozoic marine basin
evolution stage
oil
-
gas geology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被引量:
21
2
作者
许效松
尹福光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宁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 ,反馈钦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 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 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 ;第 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 ;第 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 ;第 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 ,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 ,为挤压的构造背景 ;第 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 ,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 ,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 ,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 4界面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 ,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 ;第 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
关键词
钦防
海
槽
盆地
迁移
沉积
-
构造转换面
早
古生代
-
中生代构造演化
广西
沉积序列
Keywords
Qinzhou
-
Fangcheng trough
basin migration
sedimentary
-
tectonic transform surface
Early Palaeozoic
-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超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郑述权
张帆
钟广荣
张果
机构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79,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2012ZD01-04-01)
文摘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埋藏深度在5 000~6 000m,地层可钻性差、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等复杂地质条件制约了钻井速度。针对钻井提速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与现场试验,初步形成了适应该地区的钻井提速技术模式:①优化井身结构,较传统井身结构缩短了大尺寸井眼长度,减少了作业时间,同时又能够满足完井与后期生产作业的要求。②个性化设计PDC钻头,应用效果表明较已完钻井机械钻速提高了31%~473%,在侏罗系沙溪庙组试验刚体PDC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6.57m/h,已接近空气钻进效果;在适合井段试验等壁厚长寿命螺杆配合PDC钻头复合钻进,机械钻速较常规转盘钻机械钻速提高44%。③配合使用有机盐低固相钻井液,抑制性较聚磺钻井液更强,亚微米粒子含量减少,实现了辅助提高机械钻速的效果,井壁较使用聚磺钻井液的更稳定。2012年完钻的6口深井平均机械钻速由1.69m/h提高到2.54m/h,平均钻井周期从302d缩短到189d,实现了该区震旦系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井。
关键词
四川
盆地
乐山
-
龙女寺古隆起
早
古生代
震旦纪
PDC钻头
等壁厚螺杆
有机盐钻井液
快速钻进
Keywords
Sichuan Basin, Leshan
-
Longniisi palaeohigh, Sinian, Lower Paleozoic, PDC bit, equal
-
wall thickness screw rod, organic salt mud, fast drilling
分类号
TE2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雪峰山西侧震旦纪—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汪正江
谢渊
杨平
卓皆文
何江林
谢尚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许效松
尹福光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超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郑述权
张帆
钟广荣
张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