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损加固后RC柱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硕 赵作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整理了国内外相关规范与相关研究中对RC柱抗震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发现均是针对未震损未加固的RC柱。以相关试验得到的未预损未加固、未预损直接加固、预损后再加固的RC柱骨架曲线为对象,直接套用现有针对未震损未加固RC柱的性态划... 整理了国内外相关规范与相关研究中对RC柱抗震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发现均是针对未震损未加固的RC柱。以相关试验得到的未预损未加固、未预损直接加固、预损后再加固的RC柱骨架曲线为对象,直接套用现有针对未震损未加固RC柱的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进行划分,得到对应各抗震性态分隔点处的位移角限值,发现3类RC柱在相同位移角下对应的性态不一致且差距较大,说明不能直接套用既有针对未震损未加固RC柱的抗震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对50组不同预损情况与加固方式的RC柱骨架曲线进行对比,发现预损程度、加固方式和RC柱设计参数等因素对震损加固后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震损加固后RC柱的抗震性态划分方法和指标限值需要进一步考虑这些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RC柱 性能 性态划分方法 指标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聚合物砂浆加固震损构造柱约束砖砌体墙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崎云 高晓鹏 +2 位作者 曹万林 刘文超 李佳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为研究斜向碳纤维布条带或斜向聚合物砂浆条带与外覆角钢组合的加固方式对震后砌体结构的加固效果,对模拟经过地震作用的三面带构造柱约束砌体墙片进行抗震加固,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三面砌体墙均采用角钢外覆加固,面层采用不同方式处理... 为研究斜向碳纤维布条带或斜向聚合物砂浆条带与外覆角钢组合的加固方式对震后砌体结构的加固效果,对模拟经过地震作用的三面带构造柱约束砌体墙片进行抗震加固,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三面砌体墙均采用角钢外覆加固,面层采用不同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聚合物砂浆条带的加固方式能很好地恢复震损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碳纤维布条带在限制裂缝开展以及提高震损结构延性方面有一定贡献;面层采用斜向聚合物砂浆条带加固的震损墙体延性和承载力均较低。工程实际应用中,建议考虑两种材料的复合加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砖砌体墙 加固 碳纤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耗能支撑加固震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子雄 张鹏 +2 位作者 梅真 黄群贤 刘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30,共8页
进行3榀采用摩擦耗能支撑修复震损框架试件和2榀对比框架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采用一种新型摩擦耗能支撑修复震损框架的效果和摩擦耗能器预紧力对加固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对试件的破坏特征、... 进行3榀采用摩擦耗能支撑修复震损框架试件和2榀对比框架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采用一种新型摩擦耗能支撑修复震损框架的效果和摩擦耗能器预紧力对加固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对试件的破坏特征、强度、刚度和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摩擦耗能器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接近理想矩形,摩擦耗能支撑工作性能稳定;耗能支撑加固后的震损框架水平承载力和抗侧刚度显著提高;随着摩擦耗能器预紧力增大,加固效果明显提升;耗能支撑加固震损框架的耗能能力可以恢复甚至大幅度提高,且耗能支撑是加固框架的主体耗能部位。研究成果可为震损框架的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器 摩擦耗能支撑 震损加固 预紧力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震损RC框架节点低周反复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克旭 赵志鹏 尹帅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813,共6页
在前期节点加固试验研究基础上,运用有限元Opensees程序软件对试验进行仿真模拟.提出了节点损伤分区的概念,将节点的震损分为梁柱端部损伤区和节点核心损伤区两部分并差别处理;结合梁柱节点单元的特点,提出使用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在前期节点加固试验研究基础上,运用有限元Opensees程序软件对试验进行仿真模拟.提出了节点损伤分区的概念,将节点的震损分为梁柱端部损伤区和节点核心损伤区两部分并差别处理;结合梁柱节点单元的特点,提出使用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加固后震损RC框架节点核心区平均受剪应力-应变关系;同时提出将柱子损伤模型推广应用到节点时对损伤D值折减的方法.结果表明模拟滞回曲线与试验曲线符合较好,建立的加固震损RC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试验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变形性能,为进一步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RC框架节点 节点伤分区 震损加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及外包钢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墩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成祥 吴永昂 +1 位作者 罗恒 胡序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3-742,共10页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受力复杂,震害严重,在实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研究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经碳纤维布(CFRP)及外包钢复合加固后的地震易损性,以原型、直接加固、中损加固、重损加固4榀双层框架式桥墩为研究对象,采用...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受力复杂,震害严重,在实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研究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经碳纤维布(CFRP)及外包钢复合加固后的地震易损性,以原型、直接加固、中损加固、重损加固4榀双层框架式桥墩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以折减材料性能来模拟地震损伤,利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精细化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桥墩的低周往复荷载分析,对比模拟与试验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规范反应谱为目标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选择2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桥墩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以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以位移延性比作为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定义4种损伤极限状态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以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和增强系数定量评估桥墩复合加固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震损加固后的桥墩比加固前更不容易受到地震的损坏,对于轻微、中等、严重、倒塌4种损伤状态,中损加固后桥墩的增强系数分别为90.5%,106.3%,119.6%,127.2%;重损加固后桥墩的增强系数分别为85.1%,100.4%,113.2%,120.6%。因此,在重度地震损伤范围内,CFRP和外包钢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层框架式桥墩 震损加固 碳纤维布 外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及钢板复合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成祥 周星宇 倪铁权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CFRP及钢板复合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OpenSees开放平台,通过折减材料的刚度和强度模拟地震损伤,建立3榀分别为未加固、中度损伤加固和重度损伤加固的两跨三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对... 为了研究CFRP及钢板复合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OpenSees开放平台,通过折减材料的刚度和强度模拟地震损伤,建立3榀分别为未加固、中度损伤加固和重度损伤加固的两跨三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分析,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对震损加固前后的结构数值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绘制出结构倒塌破坏阶段的易损性曲线,通过计算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来评估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未加固构件、中度损伤加固构件和重度损伤加固构件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1.8、2.18、2.07,中度损伤加固构件和重度损伤加固构件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较未加固构件分别恢复并得到提升21.1%和15.0%,且满足“大震不倒”要求。因此,CFRP及钢板复合加固可以有效恢复并提高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 震损加固 CFRP 钢板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绞线布置方式对新型组合技术加固震损RC柱 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杜娜 何明胜 +1 位作者 李玉成 郭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9-455,共7页
楔形钢板箍-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SPSP)是一种新型组合加固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施工方便及应用面广的优点。本文以斜拉钢绞线网布置间距为参数,采用SPSP技术对2个震损柱进行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SPSP技术对震损柱的加固效... 楔形钢板箍-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SPSP)是一种新型组合加固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施工方便及应用面广的优点。本文以斜拉钢绞线网布置间距为参数,采用SPSP技术对2个震损柱进行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SPSP技术对震损柱的加固效果,并分析斜拉钢绞线布置间距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预损伤柱相比,通过SPSP技术加固严重损伤的RC柱后,其承载力基本接近,耗能能力减少3%~15%,但延性提高17.6%~23.5%;与斜拉钢绞线布置间距为80 mm损伤柱相比,布置间距为40 mm的柱承载力提高了7.5%,延性提高2.4%,各个阶段耗能提高了11%~13%。这说明钢绞线网布置间距小、钢筋绞线网更密,对裂缝的控制范围更大,抗震性能中的各个指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钢板箍 钢绞线网 聚合物砂浆 震损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加固震损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路沙沙 徐红 +2 位作者 张亚楠 谢雨航 刘少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3-681,共9页
基于Perform-3D软件,采用碳纤维加固和粘钢加固方法对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分别以3、6、9层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对震损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加固效果。结... 基于Perform-3D软件,采用碳纤维加固和粘钢加固方法对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分别以3、6、9层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对震损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①随着高度和PGA的增加,3、6、9层震损后的碳纤维和粘钢加固结构IDA曲线簇的整体收敛性均较好;②总体上粘钢加固可以提高结构对地震动随机性的收敛性,但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对于地震动随机收敛性的增益效果逐渐减弱,该加固方法对3层高度的震损低层框架结构加固效果明显;③碳纤维加固对于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能力较粘钢加固更强,对于6层高度的震损中层框架结构,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其对罕遇地震的抵抗能力;④对适用于9层高度的震损高层框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加固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加固 RC框架结构 性分析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圆圆 陈岩 +1 位作者 张蕾 沈风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为了提升既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共设计了7种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聚合物砂浆和损伤裂纹宽度对采用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破坏现象、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钢筋... 为了提升既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共设计了7种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聚合物砂浆和损伤裂纹宽度对采用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破坏现象、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钢筋混凝土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都发生了剪切破坏;相较于未加固的对比试件,直接加固试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耗能能力相对更强;抹聚合物砂浆有助于提升直接加固试件的耗能能力,损伤程度较小的试件在损伤加固处理后的耗能能力更强。加固处理后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承载力增强,且混凝土强度等级更大的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相对更好;抹聚合物砂浆后加固试件的承载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而未抹聚合物砂浆的加固试件的极限位移相对更大;损伤加固处理后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变形能力。加固处理有助于提升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但是抹聚合物砂浆试件的变形能力会略有降低;损伤较小的试件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提升试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初始刚度,而损伤较大后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恢复到损伤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直接加固 震损加固 破坏形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抗震性能、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云 陈章彦 +1 位作者 郭阳照 张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3-767,共15页
为改善普通填充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黏弹性阻尼器的原理和构造,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本文介绍减震填充墙(板)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给出适合构筑减震层的材料及其滞回性能;对减震... 为改善普通填充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黏弹性阻尼器的原理和构造,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本文介绍减震填充墙(板)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给出适合构筑减震层的材料及其滞回性能;对减震填充墙(板)单元、带减震填充墙(板)平面框架进行性能试验,揭示减震填充墙(板)通过相邻砌体(墙板)单元间的相对运动迫使减震层发生剪切滞回变形、耗散地震输入能量的减震机理,建立减震填充墙(板)平面内"双斜撑"力学模型;通过带减震填充墙(板)三维框架的动力时程分析,验证地震下减震填充墙(板)可通过削减墙体自身对主体结构的刚度效应,显著降低对主体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保护墙体不破坏的有效性;对减震填充墙(板)的平面外性能进行试验及分析,揭示减震填充墙(板)"拱承载机制"的平面外工作机理及"四铰拱"的破坏模式;介绍减震填充墙(板)在楼梯间、(震损)加固建筑等应用场景中的原理及构造;给出减震填充墙(板)今后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 填充墙 装配式减墙板 性能 震损加固 楼梯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