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回澜立交桥震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孟杰 刘钊 张建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105,共7页
绵竹市回澜立交桥为典型的小曲率半径梁桥,在汶川地震中该桥桥墩普遍出现塑性铰压溃破坏。基于对回澜立交匝道桥的震害情况调查,建立桥梁三维动力数值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分析,在时程分析中考虑了材料弹塑性、边界碰撞效应以... 绵竹市回澜立交桥为典型的小曲率半径梁桥,在汶川地震中该桥桥墩普遍出现塑性铰压溃破坏。基于对回澜立交匝道桥的震害情况调查,建立桥梁三维动力数值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分析,在时程分析中考虑了材料弹塑性、边界碰撞效应以及支座滑移效应等关键非线性因素,并研究了各因素对桥梁地震动响应的影响,最后,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论,得到了回澜立交匝道桥的震害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回澜立交桥 震害成因分析 曲线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省芒市M_(S)5.0地震震害特征
2
作者 刘绍昌 杨健强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2023年12月2日1时36分33秒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24.26°N,98.08°E)发生M_(S)5.0地震,本文基于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资料收集整理与计算分析,阐述芒市M_(S)5.0地震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 2023年12月2日1时36分33秒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24.26°N,98.08°E)发生M_(S)5.0地震,本文基于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资料收集整理与计算分析,阐述芒市M_(S)5.0地震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屋建筑与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及原因,给出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同时与云南省相同震级历史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芒市M_(S)5.0地震震中位于龙陵-瑞丽断裂南段,性质为左旋走滑,其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均为走滑破裂类型;地震最高烈度为Ⅵ度,受灾面积约为334 km^(2),烈度圈呈不规则椭圆状,长轴长27 km,短轴长15 km,等震线长轴方向为北东向,与距震中最近的龙陵-瑞丽断裂走向一致;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低于云南省不同区域同级别历史地震中的巧家M_(S)5.0地震、通海M_(S)5.0地震、云龙M_(S)5.1地震,失去住所人数、平均震害指数(除高于2021年云南省盈江M_(S)5.0地震外)和可比直接经济损失均低于云南省相同震级历史地震。基于本次地震受灾范围小、无人员伤亡、房屋建筑破坏与经济损失轻的震害特征,提出相应的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建议,为提高德宏州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市 M_(S)5.0 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M_(S)5.2地震震害特征
3
作者 刘绍昌 叶阳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2,679,共12页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及原因分析进行详细阐述,给出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并与云南省相近震级历史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隆阳区M_(S)5.2地震震中位于澜沧江断裂带中段,断裂带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均为走滑型破裂类型。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Ⅵ度,受灾面积约为600 km^(2),烈度圈呈不规则椭圆状,长轴长37 km,短轴长21 km,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NW向,与澜沧江断裂走向一致。本次地震造成了9人轻伤,与云南省同级别历史地震相比受伤人数偏多;在房屋建筑中,土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受损相对严重,瓦窑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场地效应和部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屋未按规范施工,抗震性能不达标,使部分房屋受损达到Ⅶ度破坏;工程结构设施中的交通、通信、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交通设施受损相对较严重。基于本次地震受灾范围广,受伤人数多,房屋建筑破坏与经济损失重的震害特征,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建议,对提高滇西地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阳M_(S)5.2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M_S5.9地震震害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孟潭 许力生 +2 位作者 郭文生 万波 俞言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12,共8页
总结了根据应急科考震害调查资料确定的2003 年8 月16 日内蒙古MS5.9 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 反演确定了该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和震源机制解. 根据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和震害分布特征, 探讨... 总结了根据应急科考震害调查资料确定的2003 年8 月16 日内蒙古MS5.9 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 反演确定了该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和震源机制解. 根据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和震害分布特征, 探讨了震害分布特点与震源机制的关系. 从全球强震记录、历史地震资料和该地震的震害特点, 讨论了强地面运动的特点与震中区物理背景的关系. 调查表明, 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呈东西走向, 与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得到的断层走向一致. 极震区面积相对较大, 单层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受损较严重, 可能与当地的震源物理环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震 震害分布 震源机制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害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绍昌 卢永坤 +4 位作者 周洋 代博洋 杨健强 于江 叶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2-460,共9页
通过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开展实地灾害评估调查和震害资料收集,确定灾区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及水利设施震害特征和地震地质灾害特征,给出灾区房屋建筑物震害矩阵,并与省内同级别历史地震震害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开展实地灾害评估调查和震害资料收集,确定灾区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及水利设施震害特征和地震地质灾害特征,给出灾区房屋建筑物震害矩阵,并与省内同级别历史地震震害进行对比研究,对其震害特征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最后针对其震害特征提出相关应急处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民房复杂受损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文通 孙军杰 +3 位作者 陈双贵 田全通 王颖中 吴丽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6,共8页
由于地震前后连绵降雨,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6度)的民房破坏特征及受损程度,显著区别于以往强震下的破坏、受损情况。基于本次地震现场考察及相关灾害复查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低烈度区民房破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造成有别于以往... 由于地震前后连绵降雨,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6度)的民房破坏特征及受损程度,显著区别于以往强震下的破坏、受损情况。基于本次地震现场考察及相关灾害复查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低烈度区民房破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造成有别于以往的民房复杂性受损的成因,并就灾区现有易损民房提出了针对性的避免类似地震破坏以及由此产生难以预期的人员伤亡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甘东南农村地区民房结构简陋及使用年限较久、地基条件较差和降雨相对较多,是形成地震低烈度区民房受损特征极具复杂性的内因;地震前后遭受大范围的强降雨、山地地形造成的场地效应、余震较多且有强余震发生,则构成了上述复杂特征的外因;该次地震在低烈度区造成的农村民房破坏的复杂性和受损程度的特殊性,可以解释当地政府报灾数据与既有经验预判之间存在的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低烈度区 农村民房 破坏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