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震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映秀震区为例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陈怡
范宣梅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16-3527,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134010)。
-
文摘
2008年汶川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震中映秀附近,同震滑坡形成了大量松散物质堆积于沟道和山区斜坡上,为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物源条件,同时也有大量同震滑坡堆积体在震后发生复活。为了研究震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并进行易发性分析,对震中映秀附近2008年同震滑坡及2009年震后滑坡进行了遥感解译与野外调查复核。在此基础上,选取岩性、同震滑坡面密度、坡度、坡向、高程、相对高差、距河流距离和径流强度指数,8个因子作为震后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法和逻辑回归方法,定量评价了汶川震中区域震后地质灾害易发性,并对两个模型精度进行了比较。将研究区划分为193个小流域单元,将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计算出各分级的CF值,并基于ArcGIS平台分别将CF值叠加得出各流域单元的CF值;利用SPSS计算各因子分级的标准化值,以得出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最终对各个流域单元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发生概率(即易发性)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个区:高易发区、较高度易发区、中度易发区、较低度易发区以和低易发区。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检验CF法和逻辑回归评价方法的精度,AUC(area under curve)值分别为0.840和0.897,评价方法精度较高。
-
关键词
映秀
震后地质灾害
确定性系数法
逻辑回归模型
易发性评价
-
Keywords
Yingxiu
post-earthquake disaster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certainty factor metho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西藏樟木口岸震后滑坡灾害变形InSAR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韩冬建
杨成生
董继红
-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48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637)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CHD,30010226920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M-245)。
-
文摘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西藏樟木口岸是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也是西藏最大的边贸中心口岸。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之后,西藏樟木口岸因多次发生滑坡灾害,而导致口岸关闭。为了调查樟木口岸区域滑坡灾害的分布和变形情况及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减灾防灾,利用InSAR技术对覆盖该区域的Sentinel-1A和ALOS-2两种卫星影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通过分析视线向年均形变速率图,圈定了17处疑似滑坡,并对其中的5处典型滑坡进行时间序列形变特征分析,监测识别出的滑坡基本沿318国道所在一侧的波曲河左岸分布。InSAR调查结果表明受地震影响樟木地区的滑坡多分布在沿波曲河左岸的陡峭山体上,中尼公路迪斯岗至友谊桥段的古滑坡出现了局部复活的现象,同时樟木镇居民所在的城区也发育有扎美拉山危岩体崩塌滑坡灾害。
-
关键词
西藏樟木口岸
震后地质灾害
滑坡
SAR
小基线集
Stacking技术
-
Keywords
Zhangmu Port in Tibet
post-earthquake geological disaster
landslide
SAR
small baseline subset
stack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