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动荷载下深埋巷道压力拱高度响应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学斌 高山 +1 位作者 过江 叶永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为了揭示深埋直墙拱形巷道压力拱高度在单向水平地震动荷载下的响应规律,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了围岩级别、巷道埋深、地震动荷载强度和地震动荷载作用时间对拱顶竖直方向上的围岩压力拱高度的影响规律。根据数... 为了揭示深埋直墙拱形巷道压力拱高度在单向水平地震动荷载下的响应规律,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了围岩级别、巷道埋深、地震动荷载强度和地震动荷载作用时间对拱顶竖直方向上的围岩压力拱高度的影响规律。根据数值模拟结论,建立围岩压力拱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建立了压力拱高度与围岩级别、巷道埋深、地震动荷载强度和地震动荷载作用时间的相应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围岩等级>动荷载强度>动荷载作用时间>巷道埋深。研究成果可为深埋巷道施工和抗震支护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巷道 震动荷载 压力拱高度 数值模拟 时间序列 灰色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华丽 赵跃堂 +1 位作者 徐迎 朱大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4-98,共5页
假定滑面正应力分布为含有待定参数的修正函数。根据爆破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力和力矩平衡方程,推导出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及强度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强度下,爆破地震动... 假定滑面正应力分布为含有待定参数的修正函数。根据爆破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力和力矩平衡方程,推导出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及强度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强度下,爆破地震动荷载最危险作用方向为180°,此方向边坡安全系数最小;当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0°~180°时,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当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180°~360°时,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当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0°~90°或270°~360°时,随着爆破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安全系数逐渐增加;当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90°~270°时,随着爆破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安全系数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动荷载方向 爆破地震动荷载强度 边坡稳定性 拟静力系数 边坡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原因及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冷希乔 吴剑 陈礼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3,共5页
衬砌裂损是运营期隧道工程的主要病害之一,对隧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以某隧道衬砌裂损的病害整治为依托,基于现场调查和专项检测对衬砌结构安全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在动、静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的原因。计算分析显示:地震... 衬砌裂损是运营期隧道工程的主要病害之一,对隧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以某隧道衬砌裂损的病害整治为依托,基于现场调查和专项检测对衬砌结构安全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在动、静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的原因。计算分析显示: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变形图呈y轴对称,应力图呈中心对称;在松散静荷载作用下采用刚度退化模型的裂损衬砌变形主要为竖直方向变形。而后对病害隧道提出了加固措施,并分别采用松散静荷载和隧规塌落拱荷载对裂损衬砌加固后的承载力进行了验算,为隧道衬砌裂损的加固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裂损 震动荷载 松散静荷载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洞口抗震设防研究
4
作者 郑卢鑫 胡兆兴 +2 位作者 张建俊 孙闯 王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为明确净距与岩体等级对隧道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的影响规律,以云南玉溪宝山高陡边坡段小净距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根据室内力学试验确定模型参数,以校正后的汶川地震波作为震动荷载输入,针对... 为明确净距与岩体等级对隧道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的影响规律,以云南玉溪宝山高陡边坡段小净距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根据室内力学试验确定模型参数,以校正后的汶川地震波作为震动荷载输入,针对震动荷载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探明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一步确定合理的隧道抗震设防长度。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净距条件下,围岩等级越高,衬砌结构位移及轴力、应力的响应值越小,反之亦然;宝山隧道最不利工况条件为Ⅴ级围岩、0.5B净距,在震动荷载作用条件下,隧道峰值位移最大值为62.5 cm,衬砌轴力最大值产生于左、右拱脚处,洞口段峰值达1320 kN,位移曲线下降率升高临界点最大值为78 m(6.0B),最终确定宝山隧道洞口合理设防长度为7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高陡边坡 隧道洞口 震动荷载 抗震设防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有限元及遗传算法的地震作用路堑边坡安全系数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余庆锋 吴立 +2 位作者 利奕年 刘文刚 王先登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研究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动特征,首先对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风化玄武岩残坡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研究区典型路堑边坡土体含水率、液塑限、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然后将试验所得物... 为研究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动特征,首先对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风化玄武岩残坡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研究区典型路堑边坡土体含水率、液塑限、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然后将试验所得物理力学参数代入ABAQUS有限元程序对路堑边坡地震响应进行计算,程序输出的位移场用来分析坡顶位移变化,输出的加速度用来计算加速度分布系数;再将动力有限元输出的应力场代入MATLAB编写的遗传算法程序,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并智能搜索边坡临界滑动面,得到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地震波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滑动面包络线的安全系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震动荷载 安全系数 动力有限元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赣高速公路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洪海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采用双平面滑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了水压力、地震动荷载的作用并进行加固研究,探讨了结构面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压力是边坡破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态的作用是比较显著的;应当将... 采用双平面滑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了水压力、地震动荷载的作用并进行加固研究,探讨了结构面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压力是边坡破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态的作用是比较显著的;应当将总锚固力的标准值提高到2920 kN,才能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锚固角为25°时,锚固效果较好又相对经济;结构面力学参数1φ对边坡稳定性没有影响,参数c1、c2和2φ增大有利于边坡稳定,这三个参数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增强,但是总的来说影响并不大。本文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改善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稳定性 水压力 震动荷载 加固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SLOPE软件对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校小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采用修正后的EI-Centro地震波作为滑坡体动力响应的输入波,运用GEO-SLOPE软件的SLOPE/W模块,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得到滑坡在天然和地震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并确定其最危险滑动面,同时运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安全系数时程图。在此基础上进... 采用修正后的EI-Centro地震波作为滑坡体动力响应的输入波,运用GEO-SLOPE软件的SLOPE/W模块,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得到滑坡在天然和地震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并确定其最危险滑动面,同时运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安全系数时程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八浪沟滑坡在不同峰值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LOPE 拟静力法 安全系数 动力有限元分析 震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udo-dynamic analysis of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lopes considering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被引量:10
8
作者 A.Eskandarinejad A.H.Shafi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91-2099,共9页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to prevent instability and the yield acceleration of reinforced slopes are computed under seismic loading by applying the kinematic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to prevent instability and the yield acceleration of reinforced slopes are computed under seismic loading by applying the kinematic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seudo-dynamic method for a wide range of soil cohesion, friction angle, dilation angle an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coefficients. Each parameter threate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enhances the magnitude of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force and vice versa. Moreover, the yield accele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soil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bu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lope angle.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 work with some of the available solutions in the literatures shows a reasonable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slope seismic stability pseudo-dynamic approach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cohesive sl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