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
被引量:
54
1
作者
姜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22,共18页
作为对我国近年来发生争议的热点案件的一个理论回应,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被提出。我国目前的犯罪论体系均是以应罚性为中心展开的,缺乏对需罚性的判断,从而带来严重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犯罪论体系须认真对待刑法体系内的...
作为对我国近年来发生争议的热点案件的一个理论回应,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被提出。我国目前的犯罪论体系均是以应罚性为中心展开的,缺乏对需罚性的判断,从而带来严重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犯罪论体系须认真对待刑法体系内的应罚性与刑法体系外的需罚性。从理论上,需罚性就是从刑事政策或宪法上判断有无刑罚处罚的必要性,是以预防的必要性为理论根据架设起刑事政策或宪法与刑法体系之间的桥梁,具有兼顾体系正义与个案正义的合目的性。同时,将需罚性导入我国犯罪论体系具有立法与司法基础,与我国实定法之间具有融贯性。我国应当建构应罚性与需罚性并重的犯罪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的必要
性
犯罪论体系
比例原则
但书条款
需罚性
应
罚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法中的犯罪合作模式及其适用范围
被引量:
31
2
作者
姜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4,92,共13页
社会转型时期法定犯数量大量增加,带来司法实践中严重的"刑、民交叉""刑、行交叉"问题,故有必要重视犯罪合作模式。犯罪合作模式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后以自身的努力弥补犯罪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其行为被评价为犯罪的...
社会转型时期法定犯数量大量增加,带来司法实践中严重的"刑、民交叉""刑、行交叉"问题,故有必要重视犯罪合作模式。犯罪合作模式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后以自身的努力弥补犯罪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其行为被评价为犯罪的意义降低,虽具有应罚性,但并无需罚性。犯罪合作模式作为责任折抵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因而会带来犯罪赦免效果。犯罪合作模式不是基于报应,而是立足于恢复,需要在应罚性基础上判断需罚性,当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罚性而欠缺需罚性时,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故其与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国刑法有关犯罪合作模式的规定属于立法创新,有助于划清刑、民边界和完善轻罪体系,并具有扩大适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合作模式
犯罪赦免
需罚性
责任折抵
目的理
性
犯罪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为解构与危险溯源:“网络暴力”的刑事治理
被引量:
16
3
作者
付玉明
刘昕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79,196,197,共12页
网络暴力刑事治理的难点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流程的判断标准并不明晰,且众多参与主体责任划分界限并未统一。解决路径为:采行为主义立场,将刑事治理对象由整体网暴现象转向网暴引发行为,结合行为事实本质与规范评价厘清网...
网络暴力刑事治理的难点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流程的判断标准并不明晰,且众多参与主体责任划分界限并未统一。解决路径为:采行为主义立场,将刑事治理对象由整体网暴现象转向网暴引发行为,结合行为事实本质与规范评价厘清网暴结果引发的行为范畴。在不法层面,以法益侵害为中心,围绕人身法益与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双层性,探寻抽象危险证立下积量入罪的可行路径。在有责性层面,区分罪责与预防必要性,采取行为基准下考量行为人危险的实质判断模式。整体援引比例原则,贯通行为应罚性与危险需罚性,融入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项子原则,以刑事治理为手段,实现法益保护目的与言论自由保障效果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暴行为
需罚性
抽象危险犯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
被引量:
57
4
作者
姜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44,共16页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需根据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类型确定。其中,事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是不具有需罚性,即不具有刑事政策意义上预防的必要性,属于功能责任论的范畴。如果企业积极、有效实施刑事合规计划,而无法...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需根据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类型确定。其中,事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是不具有需罚性,即不具有刑事政策意义上预防的必要性,属于功能责任论的范畴。如果企业积极、有效实施刑事合规计划,而无法避免企业下的自然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则不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只需追究单位之下自然人的相关刑事责任。企业刑事合规的激励机制包括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企业实施单位犯罪后,如果企业作出刑事合规的承诺,并予以有效实施,则可以对企业不起诉,以实现正向激励;如若作出刑事合规承诺的企业再次实施单位犯罪,则应当对其加重处罚,以实现负向激励。从实体法上明确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范围,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警惕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陷阱,确定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有助于把我国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
需罚性
实体法根据
功能责任论
合规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
被引量:
54
1
作者
姜涛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22,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法体系的合宪性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7AFX018)
江苏省“333”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对我国近年来发生争议的热点案件的一个理论回应,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被提出。我国目前的犯罪论体系均是以应罚性为中心展开的,缺乏对需罚性的判断,从而带来严重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犯罪论体系须认真对待刑法体系内的应罚性与刑法体系外的需罚性。从理论上,需罚性就是从刑事政策或宪法上判断有无刑罚处罚的必要性,是以预防的必要性为理论根据架设起刑事政策或宪法与刑法体系之间的桥梁,具有兼顾体系正义与个案正义的合目的性。同时,将需罚性导入我国犯罪论体系具有立法与司法基础,与我国实定法之间具有融贯性。我国应当建构应罚性与需罚性并重的犯罪论体系。
关键词
预防的必要
性
犯罪论体系
比例原则
但书条款
需罚性
应
罚
性
Keywords
The Necessity of Prevention
The Systematic Theory on Crime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Proviso Clause
the Need of Punishment
Deservedness of Punishment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法中的犯罪合作模式及其适用范围
被引量:
31
2
作者
姜涛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4,9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刑法体系的合宪性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7AFX018)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MZD042)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经费支持
文摘
社会转型时期法定犯数量大量增加,带来司法实践中严重的"刑、民交叉""刑、行交叉"问题,故有必要重视犯罪合作模式。犯罪合作模式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后以自身的努力弥补犯罪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其行为被评价为犯罪的意义降低,虽具有应罚性,但并无需罚性。犯罪合作模式作为责任折抵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因而会带来犯罪赦免效果。犯罪合作模式不是基于报应,而是立足于恢复,需要在应罚性基础上判断需罚性,当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罚性而欠缺需罚性时,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故其与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国刑法有关犯罪合作模式的规定属于立法创新,有助于划清刑、民边界和完善轻罪体系,并具有扩大适用的必要。
关键词
犯罪合作模式
犯罪赦免
需罚性
责任折抵
目的理
性
犯罪论体系
Keywords
Criminal Cooperation Pattern
Crime Pardon
Necessity for Punishment
Liability Offset
System of the Theory of Crime with Rational Purpose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为解构与危险溯源:“网络暴力”的刑事治理
被引量:
16
3
作者
付玉明
刘昕帅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79,196,19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动驾驶事故风险的刑事治理研究”(22BFX049)。
文摘
网络暴力刑事治理的难点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流程的判断标准并不明晰,且众多参与主体责任划分界限并未统一。解决路径为:采行为主义立场,将刑事治理对象由整体网暴现象转向网暴引发行为,结合行为事实本质与规范评价厘清网暴结果引发的行为范畴。在不法层面,以法益侵害为中心,围绕人身法益与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双层性,探寻抽象危险证立下积量入罪的可行路径。在有责性层面,区分罪责与预防必要性,采取行为基准下考量行为人危险的实质判断模式。整体援引比例原则,贯通行为应罚性与危险需罚性,融入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项子原则,以刑事治理为手段,实现法益保护目的与言论自由保障效果的平衡。
关键词
网暴行为
需罚性
抽象危险犯
比例原则
Keywords
Online violent action
Need for punishment
Offender with abstract danger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
被引量:
57
4
作者
姜涛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44,共16页
文摘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需根据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类型确定。其中,事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免责依据是不具有需罚性,即不具有刑事政策意义上预防的必要性,属于功能责任论的范畴。如果企业积极、有效实施刑事合规计划,而无法避免企业下的自然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则不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只需追究单位之下自然人的相关刑事责任。企业刑事合规的激励机制包括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企业实施单位犯罪后,如果企业作出刑事合规的承诺,并予以有效实施,则可以对企业不起诉,以实现正向激励;如若作出刑事合规承诺的企业再次实施单位犯罪,则应当对其加重处罚,以实现负向激励。从实体法上明确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范围,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警惕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陷阱,确定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有助于把我国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
需罚性
实体法根据
功能责任论
合规激励机制
Keywords
enterprise crime
non-prosecution in enterprise criminal compliance
punishability
substantive law basis
function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compliance incentive mechanism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需罚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
姜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刑法中的犯罪合作模式及其适用范围
姜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为解构与危险溯源:“网络暴力”的刑事治理
付玉明
刘昕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
姜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