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体重管理服务需求-资源-技术协同匹配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婷 左超然 方鹏骞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64-968,共5页
围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体重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需求-资源-技术”协同匹配的概念框架,系统解析集团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对不同体重管理需求的服务响应逻辑,梳理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构建体重管理资源分层配置体系... 围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体重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需求-资源-技术”协同匹配的概念框架,系统解析集团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对不同体重管理需求的服务响应逻辑,梳理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构建体重管理资源分层配置体系,提升基层服务可及性;建立集团内标准化体重管理协同机制,强化多学科联动;推进体重管理关键技术下沉应用,提升精准干预能力;搭建体重管理全流程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闭环与动态追踪;健全体重管理多元支付机制,缓解居民经济压力等,提高体重管理服务的可及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体重管理 匹配机制 需求-资源-技术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防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兴梅 谢志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1,共8页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更加难以区分和辨识。本文通过提升相关者认知,规范科研诚信制度,采用先进的“动态对抗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检测技术(如结合区块链和神经网络指纹检测技术追踪溯源、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跨语言检测)等三个维度,建立“认知-制度-技术”协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形成“价值驱动-制度保障-技术赋能”的良性互动格局,认知、制度、技术三要素在动态环境中基于协同效应,通过正向反馈循环形成治理合力,为学术诚信建设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术不端防范 学术道德认知 制度保障 技术赋能 认知-制度-技术协同 防范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制度协同”视角下数字服务贸易的“新里昂惕夫之谜”破解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林 陈思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6,共10页
针对数字服务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突破“技术-要素”割裂分析范式,构建“技术-制度协同”理论框架,创新性整合技术生态位宽度与技术组合互补性,设计技术专业化指数以解析新里昂惕夫之谜。基于2008~2024年WTO跨境面板数据... 针对数字服务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突破“技术-要素”割裂分析范式,构建“技术-制度协同”理论框架,创新性整合技术生态位宽度与技术组合互补性,设计技术专业化指数以解析新里昂惕夫之谜。基于2008~2024年WTO跨境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技术专业化与数字服务贸易呈显著负向关系,印证新谜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路径的调节呈现异质性特征,“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形成四元形态,即均衡协同型国家实现“技术多样性-制度弹性”的动态适配,技术主导型面临路径锁定风险,制度主导型遭遇规则空转困境,低效协同型呈现系统失灵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竞争本质是技术能力与制度适配的协同效率竞争,破解新谜题需建立“技术-制度适配度”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里昂惕夫之谜 技术-制度协同 数字服务贸易 技术专业化 技术生态位 制度适配性 知识产权保护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靳世鑫 苏承国 +3 位作者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土-碳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框架,提出耦合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逐次逼近法的双层嵌套算法以实现框架的迭代求解,得到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洛阳市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各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水资源供给量实现了协同优化,区域水资源总量增加了0.2923亿m^(3),净碳排放量减少了0.3814%(折合90698 t标准煤),GDP维持稳定,各行政单元间供需水比值的差异程度达到最小。【结论】研究成果为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生态-经济-社会需求 二元水循环 相互作用关系 双层嵌套算法 影响因素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质-域-流-生”的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
5
作者 杨钦 胡鹏 +4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闫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得分分别为59.6、46.1和56.8,均低于全国水平的64.8,水资源保护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评价结果识别了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较全国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水量维度评价得分差距较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最突出;有效解决生态基流被挤占、地下水采补不平衡等问题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协同保护 水生态系统受损 “量----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端协同环境下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的资源调度机制
6
作者 泮佩言 胡炳涛 +4 位作者 冯毅雄 张志峰 汪勇 李传江 谭建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13-3525,共13页
为了更好提升工业5.0场景下用户计算任务的服务质量,同时考虑任务调度决策以及终端设备、边缘算力服务节点、云计算中心的协同资源分配,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云-边-端协同的算力网络资源调度机制。首先提出一种融合算力网络与云... 为了更好提升工业5.0场景下用户计算任务的服务质量,同时考虑任务调度决策以及终端设备、边缘算力服务节点、云计算中心的协同资源分配,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云-边-端协同的算力网络资源调度机制。首先提出一种融合算力网络与云边协同的云-边-端协同架构,将计算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网络节点计算、通信、能源约束下的最小系统总成本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一种考虑任务动态到达的改进深度Q网络求解该问题,并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引入新的奖励方式、网络参数软更新、经验回放与双网络机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在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方面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架构 算力网络 任务调度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发展度评价
7
作者 顾王婧 吴兆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 为研究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WEFN)的协同发展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后的距离协同度模型为基础,与TOPSIS和灰色关联理论等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以太湖流域为例,测算2007—2019年各子系统的发展度、协同度,评价其协同发展状况及WEFN的协同发展度。结果表明,太湖流域WEFN协同发展度总体处于中等发展阶段,且存在由中等向良好阶段发展的趋势,呈波动上升。太湖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各子系统发展度、协同度与协同发展度存在差距,但基本处于中等与良好阶段。其中,水资源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较高,而能源对水资源及粮食的协同度是影响流域协同发展度的主要因素。子系统间协同度偏低是造成WEFN协同发展度较弱的原因,应以提高能源在水资源、粮食相关产业中的利用效率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突破口,促进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源-粮食 协同发展度 灰色关联 协同优化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不确定下卡车-无人机协同的路径优化研究
8
作者 陈兆芳 李文静 黄文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0-72,共13页
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部分受灾点的应急物资需求呈现波动性,为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对需求不确定下的卡车-无人机协同的路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引入需求不确定水平参数,建立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的鲁棒路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一种... 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部分受灾点的应急物资需求呈现波动性,为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对需求不确定下的卡车-无人机协同的路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引入需求不确定水平参数,建立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的鲁棒路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IALNS),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删除与修复算子以增强解的多样性,同时通过模拟退火过程更新解,保证解的收敛性;然后,利用Solomon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比较,GA、PSO与IALNS算法的平均GAP分别为15.18%,12.91%,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最后,对需求不确定水平参数、无人机载重以及续航里程进行灵敏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鲁棒优化模型和IALNS算法可以保证受灾点在需求波动下卡车-无人机路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优化 卡车-无人机协同 需求不确定 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红涛 周宁 +5 位作者 余秋颖 袁冲 胡珂欣 李军伟 陈琳琳 王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5-248,共14页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六因素对包封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与ζ电位的影响,随后利用Plackett-Burman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制备工艺,并探究其结构、稳定性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原花青素浓度0.6 mg·mL^(-1)、脂胆比7:1、旋蒸温度45℃、超声功率180 W、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3 s时,包封率94.84%、DPPH自由基清除率69.07%、粒径182.96 nm、PDI 0.247、ζ电位-18.43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具有单层、多层和多囊结构;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在pH为8.0、20℃以下避光储存更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保存率影响低于原花青素溶液,影响顺序为Fe^(3+)>Mg^(2+)>K^(+);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经纳米脂质体封装后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研究表明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有效提升了原花青素在纳米脂质体中的封装效率与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 原花青素 纳米脂质体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系统协同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10
作者 王焰新 杜尧 +2 位作者 甘义群 王亚芬 邱文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4,共8页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与经济区域,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及流域治理碎片化等问题。地下水和地表水在水量交换与污染物迁移中存在密切关联,单一治理模式难以实现资源优化与生态保护。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体现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与经济区域,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及流域治理碎片化等问题。地下水和地表水在水量交换与污染物迁移中存在密切关联,单一治理模式难以实现资源优化与生态保护。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体现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流量及防控复合污染等方面,但面临法律法规缺失、跨部门协调不足、监测修复技术薄弱及利益冲突等挑战。基于水循环耦合理论、系统动力学及集成水资源管理框架,提出构建涵盖科学认知、过程模拟、协同控制与政策管理的四层治理体系,采用区域-场地协同调查、污染通道阻断及水土修复等技术方法,加强智能化监测、多学科交叉,完善协同治理的政策法规,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及加强公众参与,以实现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地表水协同治理 长江流域水环境 污染协同防控技术 集成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的时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1
作者 燕铁斌 许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理论框架涵盖4类空间组合(脑区西医/中医+上肢/下肢中医/西医)和3种时序(先脑/先肢/同步)构成的12种干预模式,表现出显著的条件依赖性(如病种、疗程、基线状态)和人群异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肢体康... 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理论框架涵盖4类空间组合(脑区西医/中医+上肢/下肢中医/西医)和3种时序(先脑/先肢/同步)构成的12种干预模式,表现出显著的条件依赖性(如病种、疗程、基线状态)和人群异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肢体康复在某些情况下可产生协同增效,但也可能出现有限增益或拮抗效应。目前特别缺乏系统比较先脑/先肢/同步不同时序效果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已被较成熟地应用于揭示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脑功能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中西医结合 经颅直流电刺激 时空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广超 颜宁 +2 位作者 王明强 李相俊 马少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5,I0028-I0030,共14页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部能源与碳排放配额同时出清,且解决在不同季节下碳排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IES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IES的“电热气碳”耦合运行框...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部能源与碳排放配额同时出清,且解决在不同季节下碳排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IES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IES的“电热气碳”耦合运行框架,采用离散化处理打破碳交易与能量交易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针对各类型主体的功率特性构建多能一致性动态平衡模型;其次,统一融合碳能交互价格,构建新型碳能交互市场,将低碳需求信号引入到各季节的碳能交互价格之中,提出考虑季节排碳规划和需求响应的“碳-能”协同响应策略;最后,以IES运行的经济性与低碳性为目标,依据季节性优化调度流程下发运行计划。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的新型碳能交互市场与“碳-能”协同响应机制对IES的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带来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交互市场 低碳需求信号 “碳-能”协同响应 季节性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烃生产技术与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倩倩 侯雨璇 +2 位作者 慕彦君 王春娇 付凯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6,共10页
α-烯烃是生产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润滑油、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的关键原材料。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以乙烯为原料的α-烯烃生产技术,分析了全球及中国α-烯烃产能、消费、贸易等市场供需现状,并预测了2024—2027年全球及中国α-烯烃市场供需情... α-烯烃是生产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润滑油、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的关键原材料。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以乙烯为原料的α-烯烃生产技术,分析了全球及中国α-烯烃产能、消费、贸易等市场供需现状,并预测了2024—2027年全球及中国α-烯烃市场供需情况。基于市场分析,结合中国α-烯烃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中国更适合发展选择性乙烯齐聚技术,未来应持续开发高效催化剂和改进现有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工艺选择性和高碳烯烃收率;建议中国企业应审慎投资α-烯烃项目,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注重加强其上下游产业投资与研发布局,强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确保中国α-烯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烃 生产技术 市场供应 市场需求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
14
作者 吉兴全 李元芳 +3 位作者 叶平峰 于子涵 杨明 张玉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182,共9页
针对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协同不充分导致规划层面电网的低碳运行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矛盾凸显以及低碳运行经济成本上升的问题,提出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在规划层引入低碳-经济协同效应的概念,... 针对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协同不充分导致规划层面电网的低碳运行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矛盾凸显以及低碳运行经济成本上升的问题,提出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在规划层引入低碳-经济协同效应的概念,衡量源-网-荷-储在低碳性和经济性上的协同作用,并将碳交易机制融入规划模型,以决策各线路、机组以及储能投建位置和容量;在运行层考虑源-网-储与主动负荷间的协同,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和Shapley值法构建以阶梯型碳价为引导的碳排放模型,进而设计由负荷侧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性引导用户参与碳减排的需求响应机制,挖掘源-荷间低碳性和经济性在时序上的协同潜力。将调整后的负荷曲线反馈至上层模型中,通过迭代实现源-网-荷-储与低碳-经济双重协同规划。IEEE RTS-24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双重协同规划方案的投资成本、总运行成本和总碳排放量比传统低碳规划方案分别下降了9.4%、6.0%和8.9%,有效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规划 低碳-经济协同效应 双重协同 SHAPLEY值法 需求响应 碳排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产业领域前沿科技多维耦合与协同演化分析——基于“网络-时序”等价转换视角
15
作者 张玉洁 巴志超 +2 位作者 孟凯 刘蕾蕾 王柳虹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9,84,共14页
[目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需要部署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协同,而探测科学-技术关联正是挖掘科技协同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针对科学-技术系统多尺度非线性关联特征,本研究从复杂网络与时间序列相互表征视角出发,构建人... [目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需要部署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协同,而探测科学-技术关联正是挖掘科技协同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针对科学-技术系统多尺度非线性关联特征,本研究从复杂网络与时间序列相互表征视角出发,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网络,设计“网络-时间序列”等价转换方法,将科技知识网络显化为非线性时间序列,采用知识网络距离、序列同步性指标测量科技协同演化。[结果/结论]本文的研究方法能够挖掘科学-技术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关联;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协同演化关系趋于紧密,且由于科学研究细化和技术分化效应,科学与技术知识结构差异性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关联 知识网络 时间序列分析 协同演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储能和电-碳耦合的配电网多平衡区协同低碳运行方法研究
16
作者 吴新华 杨杰 +2 位作者 吴雨霏 刘斌 汤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3,共13页
配网侧的电力平衡区(electric balance zones,EBZ)可以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EBZ内的分布式能源进行有效聚合,为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为促进EBZ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种多EBZ和配电网协同优化框架。文中分析... 配网侧的电力平衡区(electric balance zones,EBZ)可以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EBZ内的分布式能源进行有效聚合,为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为促进EBZ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种多EBZ和配电网协同优化框架。文中分析EBZ内多元素的碳、电模型,并根据储能充放电特点进行精细化建模,刻画共享储能的碳排放特性,基于分时电价提出配电网多EBZ电-碳耦合需求响应模型,实现配网侧差异化多EBZ内源-荷精细化“电-碳”联动,建立基于共享储能和电-碳耦合的配电网多EBZ协同低碳优化调度模型:上层配电网发布电-碳耦合电价,下层需求侧的各EBZ生成有效的减排方案,从而实现配网侧源网荷储“电-碳”协同优化,进而实现配电网整体的低碳经济运行。通过浙江某地区配电网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提升配电网低碳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Z 共享储能 -碳耦合 需求响应 协同低碳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元调节资源的配-微电网分布式调度方法
17
作者 陈艳波 殷佳濠 +3 位作者 强涂奔 田昊欣 梁宇新 张智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69-2484,共16页
为解决配电网中传统的集中式优化调度方法难以有效兼顾多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计及多元调节资源的配-微电网分布式调度方法。综合考虑主动管理元素和需求响应机制,建立配电网运行模型和微电网运行模型... 为解决配电网中传统的集中式优化调度方法难以有效兼顾多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计及多元调节资源的配-微电网分布式调度方法。综合考虑主动管理元素和需求响应机制,建立配电网运行模型和微电网运行模型;采用模糊机会约束方法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构建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配-微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目标级联算法,将模型分解为配电网子优化模型和微电网子优化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能够在保证各主体信息隐私的前提下,实现配-微电网的协同优化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主动管理 需求响应 模糊机会约束 目标级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聚合型虚拟电厂电-冷-柔耦合需求响应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丽晓 李嘉琪 +3 位作者 晏二保 秦方博 高明 钱瞳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128,共10页
虚拟电厂需求响应策略是当前电力系统调动需求侧灵活性的有效手段,新型电力系统负荷侧通常装设分布式电源如光伏,接入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并配有储能资源,形成典型资源聚合型虚拟电厂。针对负荷侧大量分布的典型资源聚合型虚拟电厂,建... 虚拟电厂需求响应策略是当前电力系统调动需求侧灵活性的有效手段,新型电力系统负荷侧通常装设分布式电源如光伏,接入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并配有储能资源,形成典型资源聚合型虚拟电厂。针对负荷侧大量分布的典型资源聚合型虚拟电厂,建立其电系统、冷系统的耦合能流模型,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详细刻画个体粒度的电动汽车柔性充电负荷,调动系统的电-冷-柔耦合资源,提出系统参与价格型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不同策略,并对比2种策略对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系统峰谷差、挖潜柔性资源的作用,为需求响应市场由激励型向价格型转向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需求响应 柔性负荷 --柔耦合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技术-资源协同影响生态经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兆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0-594,共5页
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的潜力,建设体制合理与社会和谐环境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的以资源为基础,以政策与制度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是制度、技术、资源... 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的潜力,建设体制合理与社会和谐环境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的以资源为基础,以政策与制度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是制度、技术、资源等重要影响变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技术创新、资源利用三者共同作用于生态经济运行过程都呈现出了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将制度、技术、资源分别视为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层、中层和低层子系统,以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为基础,建构了生态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制度、技术、资源与生态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制度-技术-资源协同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式及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水的核心地位
20
作者 韩子晨 王兵兵 +1 位作者 万魁 蒋一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7-204,共8页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合偏离度整体保持在0.135以下的低水平,但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2001—2020年粮食产量和能源开采量均保持上升态势,粮食产量较高。前期能源开采量大于粮食产量,2005年后,粮食产量高速增长,远超过能源开采量。综合效益持续升高,协同模型的经济效益较理想。据此,提出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内部的联动性和共生性、科学规划水资源调配、能源开采和粮食生产等资源一体化调配方案、提高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水平、拓宽资源跨区流动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模型 一体化配置 综合偏离度 综合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