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8
1
作者 霍步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18,共4页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检验中国文化贸易偏离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经济学分析,为未来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流向提供指导,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扩大文化...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检验中国文化贸易偏离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经济学分析,为未来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流向提供指导,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扩大文化贸易出口、培育海外文化消费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员制 文化贸易 需求相似理论 文化贸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影响因素测度研究——基于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扩展和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宏伟 《出版科学》 CSSCI 2011年第2期46-51,共6页
首先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和拓展,并将该理论应用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图书版权贸易中,进而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结构不仅适用,而且以该理... 首先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和拓展,并将该理论应用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图书版权贸易中,进而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结构不仅适用,而且以该理论为基础进行修正后的模型分析可以较好地测度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促进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文化贸易 图书版权贸易 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位似偏好、异质性消费者与国际贸易:一个文献综述
3
作者 龙世国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7,共11页
深入研究需求侧视角的相关经济理论对于中国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受制于位似偏好和代表性消费者假设,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从国家间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和企业异质性... 深入研究需求侧视角的相关经济理论对于中国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受制于位似偏好和代表性消费者假设,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从国家间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和企业异质性等供给侧视角来解释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需求侧层面的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将位似偏好替换为更符合现实消费行为的非位似偏好,考察了需求侧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差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将代表性消费者替换为异质性消费者,研究了消费者在收入和偏好等方面的异质性对企业行为、贸易流量和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进一步地,基于特殊形式的非位似偏好下加总异质性消费者需求问题,分析了收入差距和收入差距相似性对贸易流量、贸易模式及出口动态等方面的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非位似偏好和异质性消费者框架下的贸易理论模型,探索需求侧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并完善和补充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位似偏好 异质性消费者 需求相似理论 人均收入 收入差距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德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现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娟 《价格月刊》 2009年第8期70-72,共3页
国际文化贸易发生的原因应该从需求方面进行解释,而不是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供给方面进行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检验林德需求相似理论在中国文化贸易中的适用性,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 国际文化贸易发生的原因应该从需求方面进行解释,而不是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供给方面进行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检验林德需求相似理论在中国文化贸易中的适用性,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即偏离林德需求相似理论的实证结果,并研究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贸易 需求相似理论 林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